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6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常见病分析及对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06: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无锡市新区硕放实验小学 曹秋涛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是数学课堂信息传递、反馈的主要媒介,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用语言阐释、演绎数学冰冷外表下的和谐和美丽,如何用教学语言把数学严谨的学术形态转化成形象生动的教育形态,是数学教师应该倾其一生思考和学习的。然而剖析当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常见病比比皆是:啰唆重复者有之,模糊不清者有之,信口开河者有之,单调乏味者有之。

    一、啰唆重复的教学语言——失却简洁性

    例1有的教师说话喋喋不休、翻来覆去,总是担心学生听不清、学不懂;有的教师说话时夹带着“嗯”“啊”“这个”“那个”等毫无意义的口头禅;还有的教师会在学生回答后附带“同意吗”“对吗”等暗示性话语。

    例2某教师执教“认识分数”,从分物体的活动得到蛋糕的一半,接着问:“‘一半’该用什么数来表示?”一个学生说:“用分数。”教师板书1/2。接着问:1/2是什么数?学生哑然。教师一连催问,学生就是不能说出教师期待的答案“分数”。

    【分析】教师教学语言啰唆重复,容易使学生茫然,不能确定重点、难点;教师语言啰唆重复,抢夺了本应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容易使学生思维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师语言啰唆重复,最终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消极厌学。例2中“1〖〗2”的名称是一种规定性的知识,教师反复催问“1〖〗2是什么数”,显然是啰唆重复的废话,招致的结果是宝贵的教学时间在师生的焦虑中无情地流逝,倒不如教师直接揭示它的名称。例1中的口头禅是数学课堂中常见的现象。

    【对策】那么,如何使数学教师的语言简洁明了而不拖泥带水、啰唆重复呢?首先,“管住自己的嘴巴”,摒除非数学的题外话、口头禅,在重复的地方要三思而后行,想想是不是重点或难点,想想你的重复对课堂的进展和学生的发展有无负面的影响。经验告诉我们:语言越是啰唆,越是讲不清、道不明。其次,锤炼教学语言,做到惜墨如金、简约含蓄。普通教师喜欢面面俱到,倾囊相授,而高明的教师则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去点拨去启迪。具体做法有:年轻教师可以预先写出课上可能说的每一句话,然后在课后通过回忆比对,找出课上说了多少废话、套话;有条件的教师可以用摄像机拍下上课全过程,课后进行分析,找出自己教学语言的弊病;也可以请同事专门记录你的教学用语,对你进行语言会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07:00:00 | 只看该作者
二、模糊不清的教学语言——失却准确性

    例3在“百分数的意义”一课的开始,某教师出示“绿峰林场去年种杨树100棵,成活了98棵;种杉树400棵,成活了380棵;种松树500棵,成活了485棵”,然后问:仔细观察,你认为选择哪种树比较好?问题一出,班里鸦雀无声,学生一个个低下头躲避教师期待而焦急的眼光。经历了一段令人窒息的冷场后,终于有一个学生及时“救驾”:只要求出每种树的成活率。该教师喜出望外,接着追问:那么,怎么求出这三种树的成活率呢?课堂似乎顺利地转入到下一个预定的环节。

【分析】上例中的冷场是教师教学语言含糊不清而人为制造的尴尬——宝贵的教学时间在教师的焦虑和学生的不知所措中无情地流逝。“仔细观察,你认为选择哪种树比较好”这句话是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树呢,还是让学生根据成活率的高低来选择?如果是前者,则完全是一个非数学的问题,与本课无关;如果是后者,则学生还没有接触成活率,他们是很难从成活率的角度去思考的。(那位“救驾”的学生是得到了教师的暗示,还是预先做了预习,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教师想抛出一个供学生探究的问题,然而学生缺乏相应的认知储备,也不知道探究的方向。教师倒不如问:请你先算算每种树的成活棵树占总棵树的几分之几?

【对策】首先,教师要对一堂课的总目标和每个教学环节的分目标清清楚楚,才能在课中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提问的要求,提出的问题也才能紧扣目标。其次,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来思考自己要说的每一句话,想想: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他们能听懂你说的话吗?再次,教师要理清自己的思维,杜绝“口是心非”“言不由衷”的话不经意间从自己的嘴巴滑出。万不得已时可预先写下课上要表达的每一句话,反复练说,日久天长,就能心口一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07:00:00 | 只看该作者
三、信口开河的教学语言——失却严谨性

例4一位教师在“单式条形统计图”一课的结尾处,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他先出示一幅统计图(见下图)。

学生在观察并说出中国近五届奥运会金牌数后,教师就随口问了个问题:请猜测一下在第29届奥运会(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可能获得多少块金牌。有的学生猜36块,有的猜40块……总之,在一股爱国热情的膨胀中,学生猜的块数越来越多。

【分析】这样的猜测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发展吗?这样的猜测有依据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制约一个国家获得金牌数量的因素很多,如综合国力、体育水平、参赛项目的选择、运动员的发挥、优秀运动员的数量等等。仅仅依靠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去猜测,那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另外,在小学阶段,能反映数据变化趋势和可能性的统计图应该是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仅仅反映各个数据的大小,教师这样信口开河的教学语言可能导致学生对条形统计图认识的模糊和误解。

【对策】要避免数学课上出现例4中不负责任地信口开河的弊病,教师首先要准确把握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否则难免会犯“以其昏昏,使其昭昭”的毛病,其次,教师也要注意,学科间的融合要以不丢失数学科学性为前提。上例中的教师也许想把德育和数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但事与愿违,这样的融合让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产生了错觉。最后,激情之中的信口开河容易丧失数学的严谨性,教师要善于处理好激情和严谨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07:00:00 | 只看该作者
四、单调乏味的教学语言——失却趣味性

例5一些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学语言就像一杯白开水,单调乏味,对学生毫无吸引力。充斥于课堂的是“对不对、好不好、同意吗、做对的举手”诸如此类如机器程序控制式的缺乏思维含量的问话,或者是冷冰冰的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对话,或者是“你真棒、你真聪明”等言不由衷的评价语言的反复使用。单调乏味的语言犹如一支循环播放的催眠曲,让学生昏昏欲睡,注意力涣散。

【分析】不能否认数学是一门偏重于理性知识传授的学科,它具有严谨的知识体系、抽象而简洁的表达形式,然而这仅仅是数学的学术形态。数学教师的作用在于把数学这种严谨而抽象的学术形态转化成生动形象的教育形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来营造一个热烈、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案例中的教师正是缺乏对数学知识表达形式的改造过程,仅仅采用“数学—数学”的冷冰冰的教学方式,以至于造成教学语言单调乏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23: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