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幼教论文 家园互动合作,强化养成教育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6-2 18:35
标题:
幼教论文 家园互动合作,强化养成教育
家园互动合作,强化养成教育
荣成市工业幼儿园 董晓婧
摘要:良好的习惯,对幼儿的一生都有积极的作用。而幼儿的生活,是由家庭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组成,只有家园联手共同实施幼儿习惯养成教育,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几年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要想实施幼儿习惯养成教育,首先和家长一起确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共同制定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计划,选择优秀的教材辅助教育;其次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家园互动合作采取各种方法,坚持长期渗透;同时构建多种家园沟通渠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习惯、习惯养成教育、家园互动合作。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1]”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老夫子也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2]”各种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也会影响人的一生。很多时候,我们对事情的判断和反应, 都能反映出我们从小养成的各种习惯。英国有这样一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从幼儿时期,就注重培养各种好习惯,会给人的一生带来具有积极有益的重大影响。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幼儿在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已经养成了很多习惯,这些习惯都折射出家庭对他们的影响。在幼儿园,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具体情况,加强好习惯的养成、坏习惯的纠正。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只是幼儿园在发挥纠正作用,家庭方面没有进行协助,效果会很差,甚至会被抵消,出现“宝宝在家一个样,在幼儿园是另一个样”的现象。由此我们认为在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中,必须家园联手共同努力,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一、明确教育目标,制定养成计划。
1、明确习惯养成教育目标:家长虽然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但是他们最熟悉自己的孩子,也知道孩子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入园后,家长对幼儿园的集体教育寄予很高期望,希望孩子能够改正不良习惯,获得进步。通过和家长探讨,制定的教育目标,不但可以贴近幼儿生活,适合个别幼儿的因材施教,还可以让家长获得习惯养成教育的理念,了解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内容等,很好地协助家园同步进行习惯养成教育。
2、制定习惯养成教育计划: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基础上,先制定出习惯养成教育的计划,其中包括幼儿生活、卫生、礼仪、学习等全方位的习惯养成,然后通过反复和家长探讨,对内容进行不断丰富和修正,并通过协商,确定每个孩子最急需纠正或养成的一两个方面的习惯,加大教育力度,重点实施培养,并为每个孩子详细列出极具针对性、富有可行性、蕴含科学性的习惯养成计划书。将制定的计划书发放给每一位家长,并以此为依据,共同进行教育工作。
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持续的、发展的教育过程。心理学认为孩子想养成一个习惯需要的时间是七天至一百天的时间,这期间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反复进行提示,固化幼儿的行为和思想。这个重复过程的长短因人而异,所以在日常的交流中教师要反复跟家长做好沟通,指导帮助他们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坚持不懈地执行计划中的内容,做好长期工作的心理准备。
3、选择习惯养成教育教材:以往我们选择的养成教育教材都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儿歌、歌曲、故事、儿童剧等,这些内容和形式虽然喜闻乐见,但是大多内容孤立,缺乏系统性。后来在家长的推荐下,我们使用了清代儿童启蒙教材《弟子规》,它的内容包涵了幼儿在生活、卫生、礼仪、品德、学习、社会等各方面的行为准则,全面系统,字句简练,平仄押韵,朗朗上口,幼儿喜欢反复朗诵。在与家长的探讨中,我们还明确了“《弟子规》不是用来背诵的,而是用来照着做的”这样的观念,将教材定位于行为规范,指导幼儿一日习惯的养成,同时将诗歌、歌曲、故事、儿童剧等作为辅助教材,贯穿渗透,丰富补充,并与《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相结合,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渗透习惯养成教育。
二、创新教育方法,强化习惯养成。
1、每日强化训练:每天幼儿园都有习惯养成教育集体活动的时间,同步在家园联系板块提供当日活动内容让家长了解,便于在家庭中进行协助教育活动。活动具体内容为学习朗诵《弟子规》中的一段话,通过故事、儿歌等让幼儿掌握原文的意思,道理上通达,生活中履行。例如学到“晨则省,昏则定”,要求幼儿早晨要问长辈:爸爸(妈妈)昨天晚上您睡的好吗?傍晚看见长辈要问:您今天过得快乐吗?教师和家长在生活中继续不断提示幼儿,理解并做到背诵下来的句子。教师还可将学习内容改编成情境表演,强化幼儿意识,明确正确行为,刺激习惯行为的养成。
2、每周档案记录:每学期初都要为每名幼儿建立习惯养成档案,记录幼儿阶段性习惯养成情况。每周家园各自记录、交流一次,确定幼儿本周在家、在园的各种行为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应对解决,不断更新教法,促进发展提高。对幼儿的优异表现可采用拍照、录像的方法,及时记录,强化习惯的养成。
3、发挥榜样力量:蔡礼旭老师说过“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上行下效”[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习惯教育最有效果的方法,就是身教。因此我们要求孩子养成的好习惯,教师和家长自己首先要做到,这些良好的习惯,会在和幼儿相处的时间里,自然而然地影响孩子,起到示范作用。幼儿之间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对于好习惯多的孩子,可以用他们作为榜样引领其他幼儿,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
4、把握教育时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是只在特定的教育活动的时间里,更多的是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和家长应该具有高度的教育敏感,在每天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里,抓住时机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能够将学习的内容深入地与生活联系应用起来。例如喝水的时候,在稍稍提示的情况下,幼儿就愉快地念出儿歌“取杯子,要谦让。饮水时,须坐稳。量要足,慢慢饮。[4]”很短的时间,便可改变拥挤现象。
幼儿初期的学习,仅是停留在“被动地按要求做”的层面,随着强化力度的加大,生活阅历的积累,幼儿便会逐渐理解儿歌内容,将强制性要求变成自身的自觉行为,一旦发现自己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能及时改正,固化好习惯的养成,甚至能够在他人行为不符合规范的时候及时指出,真正做到严以自律,明辨是非。
三、加强家园联系,注重家园沟通。
1、开辟交流平台,完善沟通渠道:家园共同教育要达到预期的目的,需要有良好的沟通作为基础。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创设各种交流平台,及时和家长交流,积累经验,解决问题。我园设有家长信箱、家长委员会、家园联系板块、网站论坛、调查问卷、家园联系簿等交流平台,能够让不同条件的家长,都有方便的途径和教师交流。
我们还开办了家长学校、专家课堂等活动,让家长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明确自己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应该扮演的角色,积极和幼儿园联手,配合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使幼儿能够在家园之间得到衔接起来的教育。
经过一阶段的工作,幼儿有了一定的进步,我们便开展“良好习惯养成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来园,观看孩子的一日生活。家长通过孩子间的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自己以往教育的不足,有的放矢地改变自己;同时专业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如何不断提示幼儿,抓住教育契机,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促进习惯的养成的做法,更是具有很好的启发教育意义。
2、收集反馈信息,完善教育内容:每次的家长会、调查问卷、家长来信等情况我们都会做好统计记录,分析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解决存在的问题。例如在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开展半年后,有的家长反应孩子行为习惯进步很大,会拿着学会的儿歌等,来衡量爸爸妈妈的行为,指出爸爸妈妈的错误。但有时不分场合,语气强硬。这样的信息反馈过来,我们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认为原因一是家长没有坚持参加良好习惯养成活动,自身存在不良行为习惯,我们及时说服家长做好榜样,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敬佩父母,尊重父母。原因二是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还有待提高,劝告提醒的方式方法不够恰当,应按照《弟子规》里所讲“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对待长辈要有爱心和恭敬心,劝谏时态度要柔和。不久之后家长很高兴地来反应,带孩子去做班车的时候,爸爸在吸烟,孩子亲热地搂着爸爸的脖子,说开了悄悄话:“爸爸,吸烟有害健康,这里人多,更不能吸烟了!”说着,还用手指着禁止吸烟的警示牌,让爸爸看。
本学期我们采用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多方访谈等形式,一步一步记录着孩子成长的足迹,家园联手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成为我班的教学特色,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园领导、同事、家长对我们班级的孩子赞赏有加,认为他们有礼貌、讲卫生、守纪律、有爱心。特别是在几次园内大型庆典活动中,我们班级的孩子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能够很好地自律,安静地观看演出和讲演,适时地鼓掌回应,活动结束时有秩序地离开,就坐的场地没有留下任何垃圾,成为了其他班级孩子学习的榜样。看到孩子的成长,我们家园双方都很欣慰,因为这是我们共育的成果。我们坚信只要家园双方继续联手共建,互动合作,共同努力,幼儿必将能够持续发展,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以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摘自《叶圣陶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
[2]出处:汉•贾谊《新书•保傅》。
[3]摘自《细讲弟子规》,华艺出版社,作者蔡礼旭。
[4]摘自《幼儿礼仪教育》。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