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9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 让数学课堂回归本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12:5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交流 让数学课堂回归本真
江苏省句容市天王中心小学 唐 伟
摘要:本真是自然存在的,绿色的形态。追求数学教学之本真就是追求原汁原味的数学教学。反朴归真的教学更能体现数学的本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本文针对当今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用案例的方法列举了小学数学课堂中在情境创设、探究活动、教师提问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再通过案例的方式呈现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本真,即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加强学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启发性,数学问题.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进行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不少数学老师挖空心思,刻意追求形式,通过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异常饱满。但是形式的背后透露出浮华,折射出令人深思的问题:数学思维少了、思考感悟少了、能力提高少了。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反思,如何扎扎实实的教,让数学课堂更加充满“数学味”。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时下,创设教学情境似乎成了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成为连接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纽带,在激发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地情境中学习数学”。确实,创设有意义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但是现实课堂中,有些教师为情境而情境,画面花花绿绿,眼花潦乱,学生看半天,都没能发现主题。



案例(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



出示十分精美的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儿童公园”的精彩画面。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这个儿童公园太漂亮了!里面有许多的玩具。



生2:我发现了这儿有过山车。



生3:还有碰碰车。



(老师分别予表扬,表扬他们的金睛火眼,真会发现问题。)



师(耐心地):还有什么新发现?



生3:我发现小朋友们在玩荡秋千。



生4: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在做游戏。



师(着急地):除了这些,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5:还有摩天轮,上面的小朋友们在和我们招手呢。



师(有些失望):还发现了什么?



……



(十多分钟过去了,在老师“还发现了什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但始终没有发现老师所要的“数学信息”。)



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节很热闹的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但不难看出这段教学活动明显偏离了教学目标。本来只需寥寥数语就能概括出的“情境”,结果由于老师的“你发现了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岔开了话题。由于老师不敢轻易地去否定学生,还继续给予鼓励,任由学生发言,使数学课变味了,冲淡了教学的主旨。不能使学生的思维有的放矢,不能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搜集信息并提出相关问题,不能直接切入本课的核心环节,为本课学习服务。



案例(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



屏幕出示情景图。



师:图上有什么动物?小猴是怎样排列的?



生:小猴是2个2个排的。



师:想知道小猴一共有多少只?怎么办?



生:2+2+2。



师:不加能看出来吗?怎么看的?



生:可以2个2个地数:2、4、6。



师:对!既然是2个2个排的,我们可以这样数1个2、2个2、3个2,学生跟着一起数一遍。



(屏幕上再添加兔的情景图)



师:兔有多少只?你能用加法来表示吗?



生:3+3+3+3=12



师:怎么数呢?



生:1个3、2个3、3个3、4个3。



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到算式中数一数。



这位老师的处理是直接切入:“图上有什么动物?小猴是怎样排列的?”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样的图画就表示3个2。这样就让学生建立清晰的几个几的表象,目标明确,表面上很简单,但内涵却是丰盈的。抛弃了一些故弄玄虚,毫无价值的东西,课堂上更多体现的是扎实、有效,让一些盲目的泛化现象得到回归,充满着数学的朴实美和简洁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12:50:20 | 只看该作者
二、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去体悟与理解知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建构主义大力倡导的理论,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自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变活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但在热闹的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



一位老师执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时提了一个问题:长方形的周长如何计算呢?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起合作讨论,一起探讨解决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顿时下面立刻像炸开了,教室里就听到同学们的声音,学生们争得面红耳赤,看起来讨论很激烈。两分钟后,教师说“停”,下面马上静下来。然后汇报,象征性地让几个学生说一说,老师也没有及时帮助进行梳导。这样的探究活动并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探究有形无实,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给定的程序和步骤机械地经历探究过程,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



下面请看另一位老师在执教《梯形的面积》时组织的探究活动。



师:请同学们考虑,怎样用已学知识计算梯形面积?



生:能不能将梯形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者三角形来计算?



师:现在请大家利用剪刀和梯形纸板剪一剪、拼一拼,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梯形的面积。



……(学生动手操作)



生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通过旋转、平移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生2:把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对折,然后沿折痕剪开,将一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高是梯形高的一半,上底、下底之和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推导出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这位老师组织的探究活动,通过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主动获取知识,在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注重问题的启发性



有位教育家说:“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提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就越有利。然而,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提问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能准确地把握提问时机,缺乏提问的艺术和技巧,提出的问题没有质量等等现象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非常必要。



案例(一):《1亿有多大》教学片断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亿”这个计量单位,你们能想象出1亿有多大吗?



生1:我猜想1亿栋楼房摞起来可以冲到月球上去。



师:你的想法真奇特!但是1亿栋楼房能摞起来吗?



生2:我猜想1亿张纸摞起来大约有姚明那么高吧!



师:比姚明要高多了!



生3:我猜想我的指甲里大约1亿个细菌吧?



师:是吗?那你可要讲卫生哟!



生4:我猜想1亿张纸摞起来可以冲到天空上去吧,1亿粒米大约有一个房间那么多吧。



师:同学们,你们的猜测有很大胆,到底谁猜得比较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1亿有多大”。



这位老师提的问题过于空泛、引导也缺乏数学含量,以至学生只能瞎猜。这样的提问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又很空洞,没有让学生得到应有的锻炼。



案例(二):《圆的周长》教学片断



(演示:屏幕上显示一个圆,圆周上的一点闪烁后,沿圆围绕一圈,然后闪烁圆周)



师:同学们,什么是圆的周长?



生:圆一周的长度,叫圆的周长。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圆的周长展开后,会怎样?



生:一条线段。



师:那么如何测量圆的周长呢?(板书:圆的周长)



(接着启发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探索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



师:你是怎样测量圆的周长的?



生:我用滚动法测量出圆的周长。



师:如果要测量的是大圆开水池,你能把水池立起来滚动吗?



(学生哄笑,齐声回答不能)



师:还有什么办法测量圆的周长呢?用滚动法、绳测法可以测出圆的周长,但是有局限性。那么能不能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规律呢?



师:圆周长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我们要找到这个规律,先做一个实验,你能发现什么?



(实验:两个球同时被甩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圆。



学生欣喜地发现:圆的周长的大小与半径有关。圆的周长的大小与直径有关)



师:圆的周长到底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积极动手测量,得出结论:“圆的周长是这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圆的周长到底比它的直径的3倍多多少呢?这里,我给同学们讲一个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测量圆周率的故事……



黄爱华老师这段课的显著特色是恰到好处的质疑问难,步步为营启发引导,造成环环相扣的认知冲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和创造思维。



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才能“问”活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



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我们应时刻反思:在滚滚而来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坚守什么?舍弃什么?有没有打着改革的旗帜,进行着华而不实的教学?我们应该做到不管外面风向如何,潮流如何,都要有自己的思想,都要有自己的坚守,去粗取精、去虚求实、与时俱进。让我们还它那份质朴与宁静,洗尽铅华,返璞归真!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教学月刊》  2012 .



[2]  《新课程》   2011.



[3]  《小学教学研究》  20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6 00: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