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话稿 高段一组交流总结
探寻语言文字运用的真谛
安徽省淮南市教育局教研室 朱广久
尊敬的全国小语会和全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研究中心的领导,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两天的倾听,海量的信息,几多拨云见日,几多共振共鸣,几多思维碰撞,几多疑惑犹存。这正是本次高端论坛带给我们的一份沉甸甸的收获。
我们高段一组的论坛结合昨天的三节课,尤其是结合刘广祥老师《船长》一课的教学,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教研的实践,就语文教学如何把握语言文字运用的年段特点,见仁见智,畅所欲言,发言内容丰富,思考角度多元,在一个较为广阔的教研背景下探讨高段落实语言文字的途径、策略和方法,同时也思辨地分析了常态课堂在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谨防的偏差和误区。
作为高段一组的发言代表,内心惶恐,担心不能把大家的思考、大家的智慧、大家的困惑完整地表达出来。现作简要汇报:
一、关于语文教学中语用目标的确定
执教《船长》的刘广祥老师认为,教师拿到文本,要充分准确地挖掘文本的核心价值,包括文本的思想情感价值和语言运用价值。教学的切入点越小,抓得越实;铺得越开,反而低效。落实语言运用不能面面俱到,要力争一课一得,得得相连,最终自然地达成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的目标。
就语文教学中语用目标的定位,黄国才老师形象地概括为“四个视角”。他说,语文教师要善于站在不同视点看待学段目标:平视——本年段必须达成的教学目标;俯视——本年段目标的如何从中、低段目标发展而来;仰视——往上如何发展,上一学段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有效衔接;环视——回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圆面上来。
二、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内涵界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这个表述,金崇俊老师认为,从课标的论述看,“语言文字运用”的定位似乎更全面更准确了,但从教学实际操作来看,由于理解更为泛化,造成操作更加困难,教师对语言文字运用的理解反而更加模糊了。语言文字运用是否可以界定为:对具体语言材料的积累、感悟、运用,认识语言表达的特点,总结语文表达的方法并在语言实践中实现有效迁移。高段的语言文字运用首先要思考“用”什么。用什么呢?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首先就应该如何用学法——在阅读中自然地习得学法,运用学法。
三、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价值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价值,余洪礼老师认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要努力构建立足于常态的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1.要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价值,达成年段教学的基本目标的时候,注意求精当,求扎实。2.要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思维价值。注重语文学科思维价值的独特性,注意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不能把内容理解当作思维训练。要真正引导学生静心思考、深入思考、独立思考、个性化思考。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问题设置的有效性和深刻性。3.要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价值。要注重课堂的训练性和实践性,做到每课有训有练,而且要练会、练熟、练成能力。4.要关注语言文字训练的积蓄价值。让课文中有价值的语句通过感悟、品读、背诵等方式沉淀在学生的心中,成为长久的滋养。
一些老师认为,综合性、实践性点出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途径和呈现形式。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的视野,要重视生活中的语言实践。非连续文本的阅读,例如看懂药品说明书、看懂地图和路标等等,都是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语言文字运用。
四、关于高段的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运用
关于高段的阅读教学,朱广久老师认为:1.要从语文课程的角度看阅读教学。语用能力的培养任务和载体应该是多元的,要通过进一步加强口语交际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习作教学、课外阅读指导等多种途径,培养孩子的语用能力。阅读教学的首要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会阅读,让孩子通过扎实有效的阅读实践积累语言,熏陶思想,习得方法,形成受益终身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高段阅读中默读、批注、浏览、质疑等能力的训练,理解、分析、概括、比较、联想等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一句话:阅读教学给予学生的应该是五谷杂粮,要实现吸收与表达、语言习得与情感陶冶的营养平衡。2.高段阅读教学可以有不同的类型:阅读积累型、听读欣赏型、读写迁移型、比较阅读型、群文略读型,等等。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训练重点,有不同的语用价值实现途径。但是,各种课型最终殊途同归——共同致力于学生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的提高。3.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起点,着眼于整体,服务于学段目标,不要把语言训练碎片化。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有的老师就高年段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的落实提出“一个结合三个并重”:整体入手与突出重点结合,理解内容与学习表达并重,自主建构与指导提升并重,方法指导与迁移运用并重。这个观点体现出对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的完整深入的思考。
王雷英老师用五组关键词来阐释语文教学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之道。第一组:言与义。言与义之间的转换需要老师设计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实现。第二组:取与舎。从学校层面,课堂教学是落实语用能力培养的主阵地,高年级孩子在阅读文本中会搜索到大量信息,教师要善于从中优选出有价值的教学信息。第三组:疏与密。课堂教学板块的安排要疏密有致。第四组:众说与独语。“众说”指同桌之间的交流,即泛说;“独语”指老师的独自表达。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学法归纳和情感升华处,往往需要教师精彩的独语。第五组:文体与学情。不同文体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要让孩子初读文本后,提出“我”的问题,教师再依据学情确定语用训练重点。熊春萍老师认为,语文教学要处理好运用之术与立人之道的关系,既要研究语用训练的方法技巧,又要把握文章的思想精髓,不能丧魂失魄。
五、习作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运用
对于如何落实习作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运用,刘军老师认为,一是“指导前置”,也就是相关的表达方法,力争在阅读课上落实;二是关注学生书面语言的积累,避免学生的“表达痛苦”。要处理好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关系,口语表达强,不等于书面表达强,要加强书面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训练。经常不断的随堂练笔,为习作教学提供了最有效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的储备。另一些老师认为,阅读教学中的练笔要建立在潜心会文、获得阅读体验过程的基础之上,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相对完整的时间默读静思,诵读感悟。刘广祥老师的《船长》一课教学,课堂上有一个不少于6分钟的时间段,学生带着主干的问题默读批注,刘老师悄悄巡视,小声指导,我觉得这个时段从外显的课堂环境来说,才是语文课堂有别于其他学科课堂的典型特征。相当多的课堂,特别是高段课堂,我们看到的是,老师的设计一个接一个,教学一环套一环,孤立看来,每个环节都很有创意,甚至也都是在做语言文字运用的活,但是整节课,由于想实现的东西偏多,学生始终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面,集中精力配合着老师完成一个又一个设计,根本无法潜心深入文本去揣摩、品味、体验语言文字表达之境界。这样的课堂,就像一部作品,有佳句有佳段却无佳篇。朱熹云:“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已省察”,他批评读书“贪多务广”者“意绪匆匆,常若有所奔走追逐,而无从容涵泳之乐”。语文课,尤其是高年级语文课,注定是要思、要悟、要品的,语文课要从容一些,太急促的节奏不利于孩子的思考。语文课上的练笔,要把握好契机,依据文本的语言形式自然迁移,要杜绝随意的低效的言不由衷的拓展练笔活动。
《学语文之友》杂志社黄利梅编辑从语文教学旁观者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思考:1.语文是什么,学语文干什么?她认为,学语文除了用于阅读写作之外,生活中语文的运用偏少。要教会孩子在生活中自然地运用语文。2.提倡无压力阅读。阅读课上得过细,文本的过度分析,会破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关心凤老师在总结小组论坛时表示,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看,语文阅读首先是给孩子的一种人格塑造。文本的理解,既要理解文本内容,还要理解表达方法。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读——把文本读成一段话、一句话甚至一个关键词,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画——画出文章的结构图,来理清文章的脉络;导——有针对性的启发、点拨和指导,既有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也有情感、价值观的引导。
当然,在昨天的研讨中,我们也留下了若干的困惑、若干的期待。带着问题来,在研讨中解决了若干问题,然后带着新阐述的若干问题回到一线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究,这才是真正的研讨,这才是小语教学教研工作者执着的追梦情怀。
各位同仁,由于昨天记录匆匆,加之能力所限,我整理的发言稿难以概括各位老师的精彩,难以涵盖老师们对高段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真知灼见,谨以此就教于大家,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