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3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于“加涅教学事件”设计的教学案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07: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拿着菜谱烧菜

基于“加涅教学事件”设计的教学案例

江苏常州北郊中学 李 岚



1.引言



加涅认为,教学就是用于促进内部学习的一系列外部事件,其最终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在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运动技能、认知策略和态度五个方面的发展。教学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随着学习结果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①。加涅等人(R.M.Gagne & M.P.Driscoll,1988)在信息加工理论的基础上,将教学分成九个顺序性的事件,是将学习的内部过程同外部的教学活动相适配的成功尝试。



可以这样说,尽管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理论也曾招致一定的批评之声,但毫无疑问,它仍是迄今为止最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教学步骤。九大教学事件的提出表明,教学过程一定要建立在对学习过程的深刻认识上,如果我们能够积极而又灵活地安排教学活动,那就能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2.加涅对教学事件的描述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综合吸收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设计理论。加涅认为,根据所学内容的差异,学习具有不同的形式。学习任务可以被归纳为几种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学习任务类型需要不同的教学策略,而教学策略是由一些基本的教学事件组成的。学习的内部心理过程可以分为几个方面:警觉、期待、恢复工作记忆、选择知觉、语义编码、接受与反应、强化、暗示提取以及概括。学习者的内部过程与外部条件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与这九个内部过程相对应,加涅提出了促进学习的九个外部因素--教学事件:引起注意、告知学生目标、激活相关的原有知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发学习行为、提供反馈、评估学习行为以及促进记忆与迁移②。这些外部教学事件与内部学习过程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07:20:00 | 只看该作者
外部教
学事件
事件的内容
内部学习过程
引起注意
呈现促动信息(标题和先行思考题)
警觉
告知学生目标
告诉学习者在学习本课后能做什么
期待
激活相关的原有知识
复习以前课程内容或提供起点测试
恢复工作记忆
呈现刺激材料
取决于教学目标类型:
- 对于言语信息,呈现新信息;
- 对于定义概念,呈现定义;
- 对于规则使用,介绍对象间的相互关系;
- 对于问题解决,呈现涉及应用规则的代表性问题
选择知觉
提供学习指导
因教学目标的类型而异:
- 对于言语信息,显示助忆符或关联对象,或将新信息加框;
- 对于定义概念,提供概念的正例和反例;
- 对于规则使用,逐步地演示规则应用步骤;
- 对于问题解决,让学习者尝试规则的各种可能用法
语义编码
引发学习行为
呈现精心设计的问题(必须与目标相符),让学习者应答
接受与反应
提供反馈
反馈可包含不同类型的信息:
- 确认学生反应的正误;
- 强化信息(赞扬);
- 处罚信息(批评)
- 说明信息(讲清学生对或错的原因)
反馈信息的使用可因学习类型和学生性质而异
强化
评估学习行为
向学生提供一个小型测试,并按一定的标准判断其是否达到了“掌握”程度
暗示提取
促进记忆与迁移
向学生提供操练与练习,或变化题型,或要求学生产生不同的解法
概括

需要说明的是,九大教学事件中的第八项——“评估学习行为”,实际上是第六、第七项教学事件——“引发学习行为”
和“提供反馈”的循环重复。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新知识的初步理解需要有三次的尝试练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07:20:00 | 只看该作者
3 加涅教学事件的特点



这个模式的构建以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模式为框架,遵循信息加工和认知心理学的一般观点,为设计有效的个体学习活动提供了具体的基本思路。教学设计者的任务就是提供特定的活动和技术以促进每一个教学事件的有效进行,其最终目的在于激发和支持学习者内部的学习过程。这一模式较好地适用于各种学习活动,但由于不同的学习结果需要不同的学习条件,这就使每一种教学事件以及不同教学事件的组合在具体运用上有不同的要求,这些不同的要求即体现为不同教学策略的运用。



因此,加涅特别指出③,以上九个教学事件的展开是可能性最大、最合乎逻辑的顺序,但也并非机械刻板、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并非在每一堂课中都要提供全部教学事件。



4 基于加纳教学事件的教学设计



基于加纳教学事件,我设计了一堂市级公开课——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现将流程记录如下。



教学目标:



1.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2、能够区分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别。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4.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重难点: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学生讨论转基因超级鼠的实验过程,明确处理后的雌鼠体内有几种受精卵,区别是什么。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能理解两种受精卵的不同在于是否转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此时再设一问,学生立刻联想到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控制个体大小。接下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呼之欲出。



通过对超级鼠做“发色”后子代性状的猜测,巩固“基因控制性状”,理解遗传的不是性状,而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课前准备:调查表,调查自己和父母的常见性状。



教学流程:



4.1 引起注意



由于是借班上课,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既引起学生注意又拉近师生距离,我选择抓住他们的好奇心。在皮亚杰(J.Piaget,1896-1980)④看来,儿童就像小科学家,他们通过对自己的假设进行检验来发现世界是如何运作的。因此,人生而理性,人总是企图了解周围世界,这就是皮亚杰对人的根本看法。



于是一上课,我在投影仪上展示图片(注明Jerry和鼠小弟):“来认识一下新朋友——Jerry和它的弟弟鼠小弟。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Jerry一直都有个烦恼:鼠爸、鼠妈、还有我最爱的鼠小弟都是小巧玲珑型,唯独我又高又壮,莫非我根本不是鼠爸鼠妈的孩子?”



今年是鼠年,本节内容中又涉及到白鼠这一经典实验,所以我选择用它来做主角和线索。那么要给它起一个怎样的名字呢?能够让学生第一眼看见它就喜欢它,愿意和它一起学习。脑海中顿时浮现出《猫和老鼠》中Jerry的形象,这一形象自出道来就深受人们喜爱,所以当我介绍这一新朋友时,学生们立刻就“沸腾”起来了。加上电影《精灵鼠小弟》的影响,给另一只鼠起名为“鼠小弟”,两个大明星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



Jerry的烦恼让学生也同样烦恼,他们已经踏上了解谜之路。



4.2 告知学生目标



“Jerry决定要解开自己的身世之谜。怀着雄心壮志的Jerry正想着要去找谁帮忙,不知不觉间竟随着人群被挤进了一个展览馆……”



处于形式运算(11、12岁以上)阶段的儿童⑤,其思维最大特点是已经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能根据种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相信演绎得到的推论,使认识指向未来。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我用拟人的方法消除了学生的畏惧感,而且“解谜”这种推理对学生本身是很有吸引力的。



因此,本节课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帮助我们的朋友解开身世之谜,学生在极大的兴趣和兴奋中,明确了今天的任务。



4.3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



映入眼帘的是几张照片(投影展示图片)



a、“父子两”  他们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呢?



像这样,亲子间的相似性,我们称为遗传



b、“瞧这一家子”(一窝不同肤色的猪)  这一家和刚才那一家有不同?        



像这样,亲子间、子代个体间存在差异,我们称为变异



c、眼睛、鼻子、耳朵、毛色等,都属于形态结构特征,咱们可以称之为“性状”。



d、《左撇子》



你能迅速找出图片中的不同特征吗?



惯用手属于行为方式特征,行为方式特征还包括蜘蛛织网、蜜蜂跳舞等先天性行为,这些都可以称为“性状”。



e、《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刘翔和张怡宁》



他们分别有什么不同特征呢?



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性别都是生理特性。七年级学过的血型也是生理特性,也属于性状。



4.4 引发学习行为



结合刚才了解到的几方面特征,你能对Jerry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Jerry:“性状是特征的总和,究竟包括哪些特征呢?”



4.5 提供反馈



肯定学生概括的定义,作必要补充。



4.6 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



a、现在结合《课前调查》,看看你和父母的性状表现形式相同吗?说说你和父母的哪些性状表现不同。



b、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出现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咱们称为“相对性状”。图片展示相对性状。



4.7 引发学习行为



a、你能说说还有哪些相对性状吗?



b、题目检测:“是非由你断”



4.8 提供反馈



给出判断题答案



4.9 激活相关的原有知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



a、这趟来展览馆,Jerry可是学到了好多东西。Jerry又有了新的疑惑,性状到底怎么遗传给后代呢?想着想着Jerry一头撞在墙上,一抬头,它发现墙上竟然有自己的照片,莫非身世之谜就快解开了?



b、结合教材27页,你能向Jerry描述一下它的出生过程吗?如果需要,可以寻求同伴互助。



4.10 引发学习行为,提出反馈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Jerry了解了自己的出生过程,但身世之谜还是没有解开。现在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A、鼠妈输卵管中有几种受精卵,有什么区别



B、这个过程中,是什么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控制这一性状的什么?



C、试着分析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这里的三个问题相对于教材中有所不同,教材中是这样设计的:



A、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B、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



C、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如果延用教材中设计的问题,第一个问题题眼中已经包含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对于学生的思考极为不利;第三个问题也不具备思考性,因此,我对思考题重新做了设计,课堂上学生反馈很好。



4.11 评估学习行为



a、你现在能解开Jerry的身世之谜了吗?为什么家里唯独他又高又壮呢?



b、Jerry终于解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原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



4.12 促进记忆与迁移



a、为了庆祝,Jerry也时尚一次,把毛染成了紫色。假如他的妻子也染成紫色,他们的孩子会是“紫鼠”吗?为什么?



b、这次展览馆之行,Jerry还认识了很多和自己身世类似的朋友。展示图片,引出转基因技术。



c、奥运会即将到来,假如技术允许,你能利用转基因技术为奥运献一计吗?



d、今天学到了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07:21:00 | 只看该作者
5 反思



钟启泉⑥认为:“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者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要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



我也以这三面来总结一下这节课:



整堂课大致进程与我的预设相差不远,总体来说,比试讲的时候有了很大的进步。以Jerry的身世之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跟随Jerry的脚步去解决问题,也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减少了陌生感。将一堂抽象的课设计为解谜之行,用拟人的方式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整堂课学生能够跟着我的预设往下走。从教学效果看,学生学得颇有成效,老师教得得心应手。由此证明:只有当所教的内容可以引起学生积极从事再创造的活动,才会有效地被学生同化⑦。



学生课堂参与度较好,对于最后应用转基因技术也提到了很多新构想,但对于涉及伦理的一些方面我应该提出让学生再讨论,培养他们辩证性思维的能力。一味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忽略了转基因技术的负面影响。但这个环节的设计还是不错的,结合北京奥运会,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并且为国家增光添彩,增强民族自豪感。我认为,这样一个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技术的兴趣,并且这兴趣会延伸到课后。当然,我的建议“整合同学们的金点子,寄给北京奥组委”,就是希望生物学习延续到课后,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充满着创新的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8 15: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