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
慈航小学 蒙英
《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课文介绍了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并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这篇课文含有《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两篇文章,且均为略读课文。略读课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自读与交流,当然,也应该很好地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根据文章的特点,《客家民居》大体的步骤是这样的:由学生参照课前阅读提示,独立阅读、思考自学提示的要求,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客家民居有什么特点?”“文章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现出客家民居特点的?”这两个问题。
在教学中,初次尝试充分放手,学生在自读课文后,便用课件出示了一个高度概括“客家民居”特点的表格,学生4人组成学习组,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后填表完善,并最后推选代表小组总结发言。整个过程中,其他组员帮助补充,而我却遇到了问题“学生无论怎样也无法概括到位”,进而我进行引导,谁知不觉中又变成了我为主导;其次,在让学生自己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时,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调动自身的知识记忆库,能找到一些说明方法的例子,可当某些关键句、含有众多知识点的句子需要我多问个为什么的时候,都集体哑言了。很明显这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对于这样的文章,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尝试,在本课的第二篇文章《傣家竹楼》,我完全是让学生自学:自读课文,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了解傣家竹楼的特征后,填写表格。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句子,说出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最后从中找到相关的表达方法来谈你的学习收获。虽然学生的汇报中还是可以看出有相当多的漏洞,譬如信息收集的不完全,概括的不到位,表达方法感悟不深等,但是学生通过学习,能感受两种民居的异同,感受它们各自不同的地域造就不同的艺术魅力。同时学以致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