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9-3-30 07:20:00
|
只看该作者
三是从第二学段开始逐册安排《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这部分内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载体,以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为线索,帮助学生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回顾与反思,适当提升对相关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进一步感受符号化、数形结合、转化、试验与调整、归纳与发现、猜想与验证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增强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探索新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以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例题中安排了一道类似中国古典算题“鸡兔同笼”的问题。在呈现问题之后,首先鼓励学生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大胆进行尝试,进而依据小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解题经验呈现了“假设10只船全是大船”的情形,让学生直观地看出:如果10只船全是大船,那么一共就能乘坐50人,而这与实际的乘船人数并不相符。由此,启发他们进行进一步的试验和调整:如果有9只大船和1只小船,就能乘坐48人;如果有8只大船和2只小船,就能乘坐46人……在这个过程中,不难发现:每减少1只大船同时增加1只小船,乘坐的总人数就会减少2人。于是,只要把4只大船替换成小船,乘坐的总人数就会减少8人,问题便得到了解决。
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试验和调整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的作用,教材还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假设有5只大船和5只小船”的情形,启发他们依据总人数的多少,进行相应的试验和调整。此后,教材再通过引导学生反思上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用其他方法求出答案等一系列活动,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和加深对相关数学思想方法的体会,感受相关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和价值。
三
在中小学数学教材中努力体现和反映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使之贯穿于问题提出、知识展开和拓展应用等各个环节,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共识。但教材本身毕竟是一个静态的结构系统,况且数学思想方法大都又内隐在该系统的表层之下。因此,如何使数学思想方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发挥充分、恰当和有效的影响,是一个极富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此仅作一些粗线条的勾勒,以为引玉之砖。
1.多层次审视内容价值。当我们面对一个教学内容时,首要的任务当然是要分析这个内容在相关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对学生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的数学学习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需要学生对这个内容理解或掌握到何种程度?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时会遇到怎样的困惑和障碍?等等。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当适当考察该内容对学生长远的数学学习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此,有必要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脉络,了解这些内容背后的背景资料,挖掘历史上产生这种数学知识的思想根源,复原数学先辈们当时所面临的困惑以及解决问题的心路历程,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引申和扩展。例如,教学圆周率时,通常我们会让学生先测量几个大小不同的圆片的周长和直 径,并计算出比值。在此基础上,揭示“这个比值是固定不变的数”,而这个数就叫做圆周率。问题是,像这样的测量误差总是很大的,祖冲之等数学先辈们显然不是采用这样的方法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那么,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再说,人们现在已经能够应用计算机把圆周率的值计算到上亿位小数,这样的计算似乎也不可能沿袭割圆的方法,那么,求圆周率的方法从古至今又发生了怎样的变革?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了解,相信能使我们对圆周率的教学价值及其过程有更为透彻的理解。
2.合理选择问题延伸方向。“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活动总是由问题驱动,并不断引向深入。好的问题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启发学生自觉投入积极的思维,而且应该寓数学意识、数学传统和数学思维方式于其内,对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的精神实质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小学数学而言,在面向基本内容的简单问题得以解决之后,如何选择问题延伸的方向则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B常存在如下三种关系:甲比乙多1,甲比乙少1,甲与乙相等。当学生认识到上述现象的基本特点对相关数量关系有所感知之后,接下来的关键就是:在怎样的情形之下,甲比乙多1?在怎样的情形下,甲比乙少1?在怎样的情形之下,甲与乙相等?一种思路是引导学生关注物体排列的形式,是封闭的环形,还是一条直线?排成直线的物体两端是否相同?等等。另一种思路则是启发学生把间隔排列的物体一组一组地圈一圈(当然不需要全部圈完),利用“一一对应”的思想确定数量间的关系。显然,后者更接近问题的本质,也更有利于学生体会相关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