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3-29 08:21:00
|
只看该作者
三、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建设开放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不是口语教育过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段话强调的是应该对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而不是单纯靠讲解和接受语文知识。在阅读教学中,这种语文实践主要是多评,以及在多读的基础上感悟、积累、运用。
阅读技能只有在阅读实践中才能形成,个性化的理解、体验、感情也只有在读中才能实现。阅读教学要求真务实,必须坚持以读为本,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保证学生的课堂阅读时间和质量。
如陈老师在教学课文描写收复台湾的战斗过程段落时,先是激趣,然后再引导学生把这部分内容写成剧本,让学生做一名编剧,并且给予提示,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把敌人乱作一团的惨象写下来。提供映示:1、以“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作开头,用“有的……有的……”句式来描写。2、以“敌人狼狈极了”作开头,接着往下写。3、参考词语:“丧家之犬、漏网之鱼、心惊胆战、哭爹喊娘、闻风丧胆、负隅顽抗、屁滚尿流、像……像……像……、魂飞魄散、丑态百出。”让学生根据提示自由结笔,学生写完之后,分别让学生把所写的“剧本”在全班诵读。这样,既深刻体验了课文的内含,又让学生在课文原有材料基础上进行拓展,使得生成与发掘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使得教材内容和体现的内含在课堂上得以延伸,使得课堂教学的功能出现了倍增效应。其根本在于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性,让学生的学习转变为个性主动参与探究、参与创造、参与发现的过程。
四、对学生评价标准的改变,注重发展与提高
新课程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评价是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譬如在分析、归纳“收复”与“建设”哪个重要时,陈老师在评价时分别说“也就是说,收复台湾很重要,如果不能收复,就谈不上建设了,对吗?你的意思是,建设和收复一样重要,也应该大些是吗?瞧,这两位较上劲了。一个认为收复重要,一个认为建设和收复一样重要,真好!老师真高兴!他俩都善于读书,很会动脑子。我相信,还有很多的同学想发表自己的看法。”针对学生的不同表述,老师都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而且,这种评价是动态的,是基于学生的变化而变化,它既能引发学生反思,又能激发学生的自信,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的发展,激发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和发散性形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评价是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换言之,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的需要服务。因此,评价不只是进行甄别、选拔,评价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