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7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伤仲永教学资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07: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整体把握







《伤仲永》是王安石的一篇杂文体的散文,通过方仲永的故事,说明人的知识才能决不可单纯地依靠天赋,而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与学习,文章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叙方仲永由神童而变为庸人的过程;第二部分就上述而发了一通“受于天”与“受于人”的议论。议论是叙事的升华,叙事乃议论的基础。叙述方仲永事迹时,又分两层来写:一写少年聪颖,一写长大庸碌。全文缘事明理,抑扬见意,富有启发性和说服力。



文章先以褒扬之笔极写方仲永“受之天”的“通悟”,这又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父异焉”,一是“邑人奇之”。仲永的奇异,由家内扩展到社会,其中有他个人的特异,又有家人的作用。因家人首先的异,炫耀于人,使得乡人皆异。其根本之点,还在于仲永本身的异行。仲永本身的异有四:一异在五岁时忽啼求书具。方仲永家“世隶耕”,与书具无缘。只有“兵家儿早识刀枪”,哪有田家子忽思书具!“忽啼求”之状,就使人不明其原,且“啼”求,要求强烈,又不失儿童之状,更让人感到大惑不解。二异在不学而能书。居然“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这是罕见的天赋之才。三异在不学而能诗。一下子就能写出“以养父母、收族为意”的四句诗,不能说不是奇迹。四异方仲永不是偶尔能写首把诗,而是随时随地“指物作诗立就”,并且“其文理就有可观者”。方仲永在家中的异行,使得他父亲“传一乡秀才观之”,为了辨其正误优劣,请秀才鉴别;为了炫奇显异,向秀才夸耀,也就导出了“邑人奇之”的结果。写方仲永后来所为,则大别于前。到十二三岁时,虽还能作诗,可是已“不能称前时之闻”,和过去说的情况已不相符了。到了二十岁时,虽有少许文化,然而“泯然众人矣”,沦没到和一般人一样了。作者通过方仲永前期和后段的大幅度的变化,为后文的议论铺设了充分的基础。但是作者对方仲永的褒扬是扬中有抑,第一部分以扬笔写方仲永之天才,已经暗藏抑笔于其中,预示着方仲永未来的发展。只是这时的抑笔系暗笔,使人不易察觉,直至读过后面议论,才使潜意透出。方仲永幼有奇才,其父却是一个庸人。他“世隶耕”,不明事理,不通文墨。因而到了仲永五岁时,未尝识书具,他家也没有笔墨。本身缺乏文化修养,也不懂得教育原理。其父还是一个世俗之人。当乡间之人以仲永为奇人后,请他父亲去作客,叫仲永当场表演,有的更以钱币买仲永的诗和字,“父利其然也”,以为借此有利可图,就天天拉着仲永到处去见邑中之人。他为了图利,并不考虑儿子的前途,于是葬送了儿子的天赋。其父更是一个愚人。仲永之父认为儿子有天才,居为奇货,炫耀牟利,“不使学”。殊不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材。方仲永有再高的天赋,终不免要沦为“众人”。方仲永由聪慧过人,到泯然众人,这个悲剧完全是由其父的愚昧、庸碌、贪利造成的。作者在扬仲永之才时,已隐喻贬斥之意,这也为后面的叙述作了铺垫,更为后段的议论语设了条件。



作者在充分叙述方仲永由神奇之童变为平庸之人的基础上进入议论。这样,议论就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事能动人,理可服人。议论时又分两层来写,一写方仲永受之于天,比一般人资质超过很多,可是因为不受于人,后天没有好好地学习,也不可避免地沦为众人。二写一般人不受于天,本来就是普通的天资,又不受于人,不努力学习,岂不更会成为平庸之人吗?这段议论之所以使人信服,一是议与叙切合。仲永幼慧如神,证明确是“受之天”,幼而能指物赋诗,长而泯为众人,理从事出,无一偏颇。二是对比有力。像方仲永这么通悟之人,尚且因不学而沦为庸人,那么那些本来就属“众人”者,又不“受于人”,岂不是更不能跳出“众人”范畴吗?两相对比,鲜明地突出了要说的道理。



(作者:徐应佩 周溶泉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现代版的“伤仲永”



刘克文



2001年,沈阳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录取了一名“神童”——高考成绩超分数线60 分,年龄却只有14岁的王思涵。但目前,这名本应于今年从大学毕业的“神童”却因为多门成绩零分,已经被学校“责令退学”。(7月11日《新京报》)



想当年,以低龄高分荣极一时;看如今,却因为多门功课零分而出局,真是一出活脱脱的“伤仲永”现代版。此情此景,令人感慨万千。



感慨之一,教育规律何时能够真正受到尊重?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认为:“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这些说法,非常契合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然而观诸今人,往往却是“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定授以三百字,常恐其精神力量有余”。很多教师和家长,惟恐学生有闲暇,恨不得一天培养出个“神童”,总是要求孩子们学习、再学习,导致很多学生小小年纪便成为“过劳一族”,正所谓“有厌苦之患,而无自得之美”。在如此教育方式下,资质较差的学生固然会被拖垮,资质较好的学生同样会被拖垮。王思涵似乎就是如此:他小学只读了三年,然后用4年时间完成了初、高中6年课程。中学期间,他每天连吃饭时也是看书的,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



感慨之二,各级学校教育能否少些功利性?当前有很多学校,之所以热衷于“神童制造”,其首要的考虑并不是学生本身健康成长,而是为了自己所谓的“名声”。容易想见,在当年“神童”初成时,无论是其所毕业的中学,还是录取他的大学,会是何等骄傲自得意气风发!但谁又想到过“神童”光环下的那些孩子将会遭遇的困难?



纵观王思涵事件,曾经的“神童”遭遇如此的人生波折,过错不仅在其本人,学校更有其责任——包括他就读过的各个学校,其中尤以大学责任最大。王思涵14岁升入大学时,还是个孩子,仍然需要有人监护。据悉,王思涵考上大学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积劳成疾去世了。王思涵说,自父亲过世后,他就学不进去了。我不知道,这四年来,学校可曾有人对其予以心理辅导?或许没有吧,否则,他怎会沦落至多门成绩零分的地步?



由此想到,王思涵固然现在功课落下了很多,然而对至今才只是18岁的他,“开除”果真是最好的办法吗?若按学校的“规矩”,或许开除是应该的,但又为什么不能再给他两年机会?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冷酷呢?对此,笔者一时也难以判断,颇感疑惑。



感慨之三,国人的“神童情结”何时能除?世上当然会有一些超常儿童,我也赞成对超常儿童进行一些特殊教育。但是,超常儿童毕竟可遇不可求,并且其“超常”也只是相比的,并非可以没有限度的接受知识。而如果孩子本非千里马,却非要以千里马驭之,岂非摧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伤仲永







1.相关基础知识



(1)了解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因此也称王临川。“博文强记,为文动笔如飞”,二十二岁中进士。1048年任鄞县知县,注意改革吏治,“起堤堰,决陂塘”,注意兴修水利,并于青黄不接时“贷谷于民”,减少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又可使官仓的粮食“新陈相易”。不久任舒州通判,曾写诗抒发“诛抑兼并”的政治主张:“丰年不饱食,水旱尚有时?”(《感事》)“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材”(《兼并》),揭露吏治腐败。1058年为三司度支判官,次年赴京上万言书,主张变法,以“合于当世之变”。他认为变法的先决条件是选拔人才,因此主张废除靠文辞取仕的科举制度,要从“乡党”提拔官吏。他还认为国家财政困难,主要不是因为官多俸禄多,而应从增加社会财富入手,以发展生产作为理财的前提。其意见未被仁宗采纳。1067年,神宗即位,王安石受到重用,由江宁知府召为翰林学士。他向神宗提出“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所急也。”受到神宗的赏识。1068年(熙宁元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1069年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变法的领导机关。变法以理财为中心,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内容大致为理财、强兵、育才三个方面。理财方面主要有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均输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等;强兵方面主要有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和设置军器监;育才方面编纂颁行《三经新义》,作为变法的理论根据。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对人民的掠夺,因此遭到他们的反对。王安石曾于1074年和1076年两次被迫辞去宰相职务。1085年神宗一死,新法全部废除。第二年,王安石也死去。后来被封为荆国公,也称荆公。王安石变法虽然不能根本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但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缓和了阶级矛盾。国库收入增加并有积蓄。所以列宁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也是思想家,他的名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反映了他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这是王安石变法的思想基础。王安石还是一个文学家,其主要著作有《三经新义》、《字说》、《临川集》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中学历史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隶、谒、谒、扳、称



(3)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之:



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于: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爱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4)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5)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③余闻之也|久。



2.内容理解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自读和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工具书和查阅相关资料,获得对本文的内容理解。



翻译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其一,直译;其二;曲译。我们主张初学文言的同学采用直译的方法,要逐字推敲用法、含义,在对词语的意义了解的基础上,整合信息,连贯、通畅的翻译句意,掌握文意。



下面译文仅供参考: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3.结构把握



(1)把握整体结构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简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二部分:第3段,作者阐明观点看法。



说明:第一部分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以议论为主。



(2)层次细化分析



a.阅读课文第1、2段,思考: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明确: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泯然众人矣”。



b.思考: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



明确:



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



“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利其然”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c.阅读课文第3段,思考: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明确:



讲了两层意思:从“王子曰”到“不至”,揭示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



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4.语言揣摩



要引领学生领悟课文语言表达简洁、洗炼的特点,可通过设置问题,启发思考,进行探究。例如:



1.文中“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三句中的几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什么作用?



明确:真切、形象,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理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泯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伤仲永



福鼎市茂华中学 唐炯武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训练,注意朗读的节奏、感情、语气,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赏析能力。



(2)能借助工具书独立翻译课文,并能复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



(3)准确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端正学习态度。



【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世说新语》两篇,同学们一定对那个聪明机智的陈元方留有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再来说说几个类似的故事,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将珍藏在你脑中的故事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生(主动上台,老师带头鼓掌):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故事略)



生:老师同学们好,我给大家讲一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故事略)



生:大家好,我给大家说一个《郭沫若智对对子》的故事……(故事略)



师:是啊,刚才上台的三位同学都讲得很好,这三个故事讲了同一个道理,我们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同学们七嘴八舌在议论)——自古英雄出少年。但是一个人即使很聪明,在小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但如果他此后就不再学习,也会怎么样?



生:很危险。(大家笑)



师笑着问:为什么啊?



生:因为他小时候很聪明,大家对他的期望就会很高,但他如果长大后不认真学习,就会不学无术,大家就会看他的笑话,那当然就很危险了。(同学鼓掌表示认同)



师:但他如果是天才呢?不学习是不是照样能取得成就?



生齐答:不会。



师:谁能否用一句名人句言来证明你们的观点?



生:所谓天才,就是一分的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



师:谁说的?



生:爱因斯坦。



师: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生:世界上是没有天才的,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



师:回答得很好。但是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看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怎样从天才变成常人的。



二、介绍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王安石,对于王安石我们同学都有哪些了解?



生: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生:我们学过他写的《京口瓜洲》。



师:你能背吗?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我还能背他写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师:是小学时学过的吗?



生:不是,是我自己背的。



师:这很好,我们学生课后一定要多读多背,积累多了,语文的成绩自然就能提高了。对于王安石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生:好象有个王安石变法什么的?



师:你能讲讲吗?



生:王安石当了宰相,就去变法了,好象还和司马光有仇(大家笑)



师笑着问:有什么仇呢?



生摇头,其它同学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去查找书本,也可以去请教历史老师。下节课再来告诉我吧。



师补充: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荆公诗笺注》。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三、诵读练习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更应注重朗读。哪个同学自告奋勇把课文读一篇。



生朗读。



师:你能给自己评评,读得怎么样呢?



生(笑):读得不错。



师:具体点。



生:声音比较大。



师:还有吗?



生:能读出感情。



师:同学们来评评?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声音响亮,感情真挚。



生:我感觉她读最后一段感情把握不够准确。



师:哦?详细点。



生:我认为最后一段应该读得慢一点,才能体现作者惋惜的感情,但是她读得很大声,而且很快,好象作者有点高兴的样子。



师:你分析得很好,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应该是……



生:幸灾乐祸。



师:对。你们说作者对方仲永应该是什么情感?



生齐答:惋惜。



师:那就应该读得委婉一点。还有吗?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字读错了:“即书诗四句”的“即”应读“jí”音,她读成了“jì”;还有一个地方她也读错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应该是“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她读成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师:很好,你听得很认真。读文章除了要咬字准确外,还应注意情感的把握,同时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篇。



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解自读课文,字词理解有困难的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请同学们帮忙。



四、字词积累



师:你们在自读过程中有遇到困难吗?或者有什么新的发现?提出来大家交流。



生:我们小组不知道“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为什么要译成“当宾客对待”。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有谁能给他们帮忙吗?



生:因为“宾客”是名词,“当宾客”是动词。这和“不耻下问”的“耻”的翻译是一样的。



师(带头鼓掌):很好,我们读书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学会积累,要学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知识,按孔子的话来讲叫做……(学生齐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知识化成自己的能力。这篇课文还有很多类似的用法,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多又准。



学生讨论,查找。



生:我们认为还有“父异焉”的“异”;“邑人奇之”的“奇”;“父利其然也”的“利”都是属于这一种用法。



师:好。你们小组一口气就说出了三个,其它同学就没有机会了。同学们回去后把这些内容抄到积累本中,牢牢记住。还有问题吗?



生:我们对文中出现的几个“之”理解得不是很准确,想听听老师的看法。



师(笑):你们把问题直接抛给了我,是对其他同学的不信任吧。其实我已经给同学们概括了“之”的四种基本用法,你能想出来吗?



生:(尴尬地摇头)



师:有谁能帮助他们吗?



生:一种是代词;一种是助词,翻译成“的”;还有一种是动词,译成“到,往”;如果都不是上面三种的,就不翻译。



师:“之”的用法很复杂,但上面的四种用法已经足够解决这篇文章遇到的问题。不信,你再看看?



生:老师,我懂了。“忽啼求之”的“之”是代词,代替书写工具……



师:对。读书就要善于动脑筋,要学会积累,学会分类记忆。只要同学们能做学习的有心人,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的。大家看看字词方面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摇头示意。



五、复述故事,分析课文



师:那好。下面我们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给复述一篇。谁?



生上台复述(内容略)



师:你们说他复述得怎么样?



生:很流利,声音也比较大。



生:能有自己的创造,比如讲方仲永写诗很快,他用了“唰唰唰”,很形象生动。



生:还很有表情,讲少年方仲永写诗快的时候,他的脸上还露出一种得意的样子,看了很想笑。



生:条理很清楚,把方仲永才能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都讲得很清楚。



师:复述的同学复述得很好,同学们的点评也很到位。你刚才讲到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那到底经历了几个阶段呢?你能概括吗?其他同学也都认真想想。



生:我认为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写他小时候写诗的天才时期。



师:你用了“天才”一词?为什么?



生:因为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书写工具,就能写诗。



师:如果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他的才能,你认为应该用哪一个呢?



生:“书”



其他同学反对:应该是“即”



师:为什么?



生:“即”说明他写得很快,连想都不要想。



师:文中还有类似的表达,找出来。



生:“指物作诗立就”的“立”。



师:对。从这两个字,我们确实可以看出小时候的仲永是一个天才。接下去。



生:第二个阶段是写他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师: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一句话?



生:“不能称前时之闻”



师:好。那第三个阶段呢?



生:第三个阶段是他二十岁时,已经和平常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师:证据?



生:“泯然众人矣”。



师:“泯”是什么意思?



生:消失。



师:这里指什么消失?



生:才能消失,天才消失。



师:方仲永少年时能“指物作诗立就”,长大后“不能称前时之闻”,到他成年时竟然“泯然众人矣”。造成这种悲剧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答:“不使学”。



师:为什么“不使学”?



生:“父利其然也”。



师:这说明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是一个很愚昧的人。



师: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师:对。读了方仲永的故事后,大家都会替他感到……



生:惋惜。



生:哀伤。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时间在1分钟左右。谁带一个头?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要勤奋刻苦地学习,否则就会像仲永一样最后才能消失,成了一个平常人的。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天才,也不会五岁就写诗。(大家笑)更应该认真学习,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有所作为。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天下的父亲千万不能像方仲永的父亲一样“不使学”。(大家笑)因为假如仲永的父亲有让他学习的话,说不定仲永就能成为一个大诗人,跟李白、杜甫一样。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后天的学习是最关键的,方仲永很有才能,但没有学习,最后一事无成。而许多大科学家,他们小时候并不很聪明,比如大发明家爱迪生。



师:同学们都谈得非常好。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补充,写到练笔本上。



六、结束语



今天的语文课就要结束了。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了《伤仲永》这篇文章,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而且很有创意,让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吸取方仲永的教训,珍惜大好时光,只要懂得了“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收获。



【教学反思】



上完了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样,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顺畅如流水。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近两个月不懈地训练及反复的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具体授课过程中,又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一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王安石变法”,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又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则留给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习惯。



(2)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课堂上,我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这一大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纵横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诵读与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4)多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各种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说”的训练,就有让学生讲故事,复述故事,谈感想等。



【专家点评】



这是一节文言文阅读课,体现了语文教学传统和新课改理念较好的融合。文言文阅读有些基本的规律,教学必须尊重。文言和现代汉语有一些语言的隔阂,学生阅读存在语言障碍,这就是现实。因此,不论怎样改革,怎样突破语言学习的障碍,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发现教师对语言的分析揣摩,用了较多精力。有两点应该倡导:其一,教师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通过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初步疏通文意。在此,教师比较放手。这样的做法,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就一般情况来看,学生可以独立阅读,解决大部分字词困惑。其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集体研讨,总结语言规律。这样可以用经济有效的方式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例如:



生:我们小组不知道“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为什么要译成“当宾客对待”。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有谁能给他们帮忙吗?



生:因为“宾客”是名词,“当宾客”是动词。这和“不耻下问”的“耻”的翻译是一样的。



师(带头鼓掌):很好,我们读书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学会积累,要学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知识,按孔子的话来讲叫做……(学生齐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知识化成自己的能力。这篇课文还有很多类似的用法,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多又准。



上面教学片断中,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敏锐发现这个问题很有研究价值,便由此进行发散,学生举一反三,得出规律性知识,也借以形成了阅读能力。这样的教学处理非常精彩!


2009-01-19  人教网
下载:  



      

  
【上一篇】案例展示
【下一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07:29: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上完了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样,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顺畅如流水。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近两个月不懈地训练及反复的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具体授课过程中,又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一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王安石变法”,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又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则留给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习惯。



(2)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课堂上,我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这一大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纵横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诵读与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4)多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各种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说”的训练,就有让学生讲故事,复述故事,谈感想等。



【专家点评】



这是一节文言文阅读课,体现了语文教学传统和新课改理念较好的融合。文言文阅读有些基本的规律,教学必须尊重。文言和现代汉语有一些语言的隔阂,学生阅读存在语言障碍,这就是现实。因此,不论怎样改革,怎样突破语言学习的障碍,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发现教师对语言的分析揣摩,用了较多精力。有两点应该倡导:其一,教师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通过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初步疏通文意。在此,教师比较放手。这样的做法,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就一般情况来看,学生可以独立阅读,解决大部分字词困惑。其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集体研讨,总结语言规律。这样可以用经济有效的方式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例如:



生:我们小组不知道“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为什么要译成“当宾客对待”。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有谁能给他们帮忙吗?



生:因为“宾客”是名词,“当宾客”是动词。这和“不耻下问”的“耻”的翻译是一样的。



师(带头鼓掌):很好,我们读书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学会积累,要学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知识,按孔子的话来讲叫做……(学生齐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知识化成自己的能力。这篇课文还有很多类似的用法,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多又准。



上面教学片断中,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敏锐发现这个问题很有研究价值,便由此进行发散,学生举一反三,得出规律性知识,也借以形成了阅读能力。这样的教学处理非常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8 17: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