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3-10 07:33:00
|
只看该作者
一石激起千层浪
课堂是教师、学生、文本三位一体对话的过程。对话展开得成功与否,取决于对话内容的选择。如果说文本就像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当我们进入神秘莫测的海岛,没有向导的指引,容易迷失方向,有价值的问题就像一盏夜航灯,让我们闲庭信步,不断发现美丽的风景。值得探究的问题可以贯穿全课,一气呵成,必然会生成许多精彩。《自然之道》,篇幅不长,但内涵深刻,四年级的学生如何面对挑战,透彻地理解和感悟?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给学生大胆质疑的机会。备课时,我设想有的学生可能会对海龟离巢入海的生活习性很感兴趣,有的也许对向导的矛盾行为和想法产生疑义,有的可能想对海龟与海鸟的生死搏斗探个究竟,还有的对自然之道的含义还会有不同看法,等等。可是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问题的解答必须有所取舍。这就需要教师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引导学生学会提问。为此,我设计了“了解学情,顺学而导”的环节:先让学生默读全文,边想边做上记号。接着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倾听学生问题的同时,及时记下有价值的问题,简单问题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阅读文本解决,或者将众多小问题归纳为有探究性意义的大问题。课堂生成的问题教师要始终引导学生紧扣“自然之道”这一中心问题。
备课时,教师还应挖掘教材,预设研读的着力处,即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兴趣点和触发点。第四自然段的教学,我抓住向导最矛盾的细节,即向导的情感和行为的不统一造成悲剧的发生,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向导明明知道后果,还要抱起幼龟走向大海。通过各自观点的阐述和激烈的辩论,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展现了学生文本体验的丰富性。
探究性问题提出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师生共同梳理得到的,还可以是学生在读书中生成的;出现的时机也在相宜的时候,或在整体感知时,或在读书感悟间,或在掩卷沉思中,不一而足。只要“石”使用得恰当,激起的“千层浪”就会达到异彩纷呈的效果。
浓妆淡抹总相宜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方法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利器。学习方法的习得有多种途径,如自悟、他授、合作、生成等。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渗透学法,哪怕是一课一得,也会让学生受益无穷。
《自然之道》一课的教学,在指导学法上我也颇费脑筋。中年级学生不同于低、高年级,他们有一定自主识字的能力,但还需要教师指导字音、字形容易混淆的生字学习,从而巩固学习效果。为遵循学习的“自然之道”,我设计安排了复习巩固环节,针对学生“啄”字少了一点的错误提问:“怎么记不容易出错?”学生“把那一点想象成啄木鸟捉的虫子”,这是多么天真可爱的记忆方法,简单巧妙地巩固了生字。
文本感悟的深浅决定了问题价值的高低。质疑问难环节,教师应注意倾听学生的问题,评价学生的问题,适时引导学生总结提有价值的问题的方法,如抓住关键词提问、针对题目提问、联系上下文提问,等等。阅读释疑环节,肯定学生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的方法,抓住关键词品读析句、体验情感的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读悟交流环节,引导学生潜心涵泳,捕捉字里行间的信息,熟读精思、大胆表达。升华延伸环节,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再跳出来,通过阅读课外书籍,了解更多的自然之道;一起走进大自然,观察动植物的生长或其他自然现象,开展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每节课点滴方法的积累,语文素养的培养就能实现“万事功到自然成”的最高境界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只有不断学习,遵循教与学的“自然之道”,简简单单,顺学巧导,语文这一湾清泉才能不断向着“真实、扎实、朴实”的境界生生不息地流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