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品德教学论文 依据农村特点 上好品生课程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4-1 12:25
标题:
小学品德教学论文 依据农村特点 上好品生课程
农村教师品德社会论文 依据农村特点 上好品生课程
福建省上杭县庐丰乡横岗小学 周继章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依据,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综合性课程。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积极有效的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让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但现在农村许多教师误认为,农村教学条件设施不如城市小学,难以开发课程资源,其实,农村却有城市望尘莫及的山川、田野、动植物等资源。因此如何依据农村特点,对农村课程资源优势的开发和利用,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上好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本文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立足当地实际 活用品生教材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是以全新的视角揭示了该课程的特点和发展发展方向,如何运用课程标准的新理念重新审视教材,处理教材,对农村小学的品德科教师是一次挑战,它需要教师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小学的区域特点和学生特点,来深入开掘出教材中的魅力与价值,来体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由于乡村学校的儿童对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十分熟悉,对四季的变化体会十分细腻,具有乡土气息的事物能直接进入他们的视野。为此,首先,教师应改变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观念,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科书进行细致研究,结合当地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爱好特点灵活地使用,做到主动借助教科书的引导开发活动资源,主动设计主题活动。其次,适当地拓展、调整个别教学内容。如对《秋天的收获》(人教版二上 下同)一课,在我们闽西地区秋季来得早,一般在10月10日就已收割完秋季水稻,而按计划进度这课却要在11月15日左右才能上,足足差一个月的时间,想让学生亲身体验在田间看看农民收割水稻,体验丰收的喜悦是不可能了,怎么办?于是我对课程做了调整,提前学习《秋天的收获》这一课程内容。其次该课P34-35上的教学插图是拨花生、摘苹果、割麦子、摘棉花四幅秋天收获的画面,但这些在当地都是没有的,如果按部就班授课,是绝对无法让学生激发起丰收的喜悦之情。我便结合当地有种水稻、地瓜、黄豆等植物的习俗,把农村田间变成儿童可参与的学习空间,开展“拾稻穗”“捡地瓜”“割黄豆”这一活动引入课程设计中,让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帮家里干点活,由于学生即看到了农民收割的情景,又亲身参与了劳动,所以在上该课让学生说出内心的体验与感受时,个个畅所欲言,适时学习教材上的诗歌,这样学生既体验到了丰收的喜悦,也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改变活动形式 丰富课程资源
农村的儿童社会交往活动较少,生活视野比较封闭,个性心理较内向、害羞,加上校园文化生活不太丰富,教师观念还较落后等,这些都给品德与生活的活动设计与实施带来不利影响。比如在教学中我注意到许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到农村生活中组织进行,但教师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很少主动带学生到外面去观察体验,于是课堂上生硬地创设情境,只是简单地组织学生“玩一玩”“唱一唱”,不能使学生主动体验生活,积累经验,更谈不上发展多种学习能力和生活技能。如上《我生活的地方》这一单元时,我改变活动的方式,采取了以下对策进行解决。一是借助艺术欣赏,让学生不断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在上《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时,由于大家都同一村落的学生,家乡的山和水都是一样,如果开展“说说我的家乡”活动,说说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哪儿是自己最喜欢的地方?等等,就变得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我把学生找来自己在房屋外照的相片,录着同学唱有关家乡歌声的磁带以及自己画的家乡画都带到班里举行“赞扬家乡的美”的主题活动。在分组欣赏中还引导学生大大方方地说说家乡的美,重新以积极的情感认识美好的生活,体验大胆创造的欢乐。看着沉浸在艺术氛围的孩子们,我又即兴启发他们,唱一支自己最喜欢的赞美家乡的歌献给小伙伴,写一句寄托着美好愿望的话献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和老师。这些艺术欣赏活动都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孩子们幼稚的心灵,形成积极向上,乐于展示才干的品质。二是结合学校活动资源的创建引导学生采集植物标本(如农作物的种子、根、叶;各种昆虫,水生动物等),矿物标本(如山地上的沙岩、风化岩、花岗岩,各种金属等)。同时成立制作小组,利用牛皮纸、小药瓶、包装盒、红胶泥等材料指导学生制作精巧的小工艺品,使学校活动资源室的展品进一步丰富起来。在上《家乡的物产多又多》一课时,把学生带到这里参观,从自己的一件件作品中获得新的发现。感受创造探索的乐趣,形成爱动手活动,积极探究的意识,感受到家乡的物产多又多,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三是把教材设计的活动内容变成童趣横生的小游戏。让学生参与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儿童化和情趣化,比如在上《我家门前新事多》一课时,我设计了“小小讲解员”活动,挑选几名学生分别担任小导游员、小美食家、小建筑师、小裁缝师、小科学家,从“衣、食、住、行、用”五个方面去介绍自己所看到、听到家乡的新事,教师即兴地参加某一组的活动,对他们在游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有时模仿各种人物的动作进行示范,让学生获得启发,更加有信心地扮演各种角色,表达自己的愿望。我体会到上好品德与生活课,一定要让学生的身心都要“动”起来,学习状态“活”起来,才能改变学生消极接受教育,被动认识学习内容的不利状况,使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的心灵,更贴近他们的实际,照顾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学得活泼,学得快乐,学有所获,那么课程目标一定会成功地实现,课程改革实验的质量一定会得到提高。
三、利用农村资源 拓宽评价方法
因地制宜,利用农村学校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果园、田园、林中、溪边,亲身投入拾麦子、搬玉米等实践性课堂中让学生受到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表现自己,拓宽评价的方法。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在期末考试评价中,我采用了综合评价方法。①调查问卷评价。如:这册书中哪幅画你最喜欢,哪幅图最不喜欢,怎么改?②展览会评价(师评、学生互评、自评)。如画一幅最有创新意识的画;制作一件最喜欢小物品(要求可以独做,也可以合作);从自己成长资料袋中拿出最有价值的一件作品。③激励每个儿童,自由创作作品(可由家长合作进行)。④讲述参加一次实践活动的过程。如:拾稻子,帮妈妈做家务活等。⑤到学校资源室考查知识,如找一找哪些种子是秋天的果实,哪些种子是夏天的果实,从各种树叶颜色上分辨夏天、秋天、春天、冬天的树叶标本。⑥测评每个儿童自身兴趣、爱好。老师找准学生闪光点,最后给予描述性的、以鼓励语言为重点的评价。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