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3-31 09:39:22
|
只看该作者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主要有:①北击匈奴,在河套地区设九原郡(秦疆域图),南平百越,在其地设南海等三郡(秦疆域图),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秦统一后,对商鞅变法以来的法律进行修订、补充,作为统一法律颁发全国。
③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战国时因诸侯割据,各国度量衡差异较大。秦统一后,以商鞅变法时的度量衡为标准,全国划一。颁布诏书,铭刻在官府制作的度量衡器上作为全国标准使用器具。战国时的货币繁杂多样,秦统一后废除六国旧货币,以圆形方孔钱“秦半两”为统一货币。还规定“车同轨”,舆宽一律六尺。
④统一文字:战国时,各国“文字异形”,给统一后的政令推行及经济文化交流造成很大困难。完成统一的当年,秦始皇就下令“书同文字”,以整理后较规范的“小篆”为标准,并写成文字范本推行全国。后来又出现了简化字体“隶书”。隶书的出现,是我国文字由古体转化为今体的里程碑。
⑤修建以都城咸阳为中心通达全国各地的驰道。
⑥为转运粮饷,开凿了沟通湘水和漓水的灵渠(今广西兴安县北,长33千米),使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⑦秦统一后,连接、增修秦、赵、燕三国旧长城,建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⑧进行大规模移民(秦将全国富豪之家12万户迁到咸阳,置于中央直接控制之下;南平百越后,并迁50万内定居民到岭南定居;北击匈奴后迁中原三万户屯垦实边。)
以上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大作用。
秦朝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的修建,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积极作用:①对于防御当时匈奴南下,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保障人民生产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②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③秦朝的万里长城奠定了后世长城的基础,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消极影响:①人为地阻隔了农牧文化的交流,对民族融合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②长城的修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增加了人民的赋税、徭役负担。
如何评价秦始皇
①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符合人民的愿望,也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②创立了皇帝制度,自称“始皇帝”,天子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从此“皇帝”就成了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并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后来,历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沿用“皇帝”的称号。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使皇帝能够有效地控制封建朝廷和地方权力。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通过以上措施,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秦首倡的一系列中央集权措施,对后世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始皇的专制统治为后世专制主义的推行提供了一份蓝本。
③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影响了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
④秦始皇统一货币,为后来封建王朝货币基本制式;统一度量衡,改变了战国以来度量衡的混乱局面,便利了经济交往和发展;统一车轨和驰道,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军队的调遣,以维护国家的统一。这些措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⑤秦始皇统一文字等措施促进了文化的统一,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积极作用。
⑥秦始皇修筑长城,有效防止了匈奴的南下,对中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又是秦朝徭役沉重的表现。
⑦进行大规模的移民,促进了民族融合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秦始皇不愧为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⑧另一方面,秦始皇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农民赋役沉重,还用严刑酷法统治人民,加深了人民的苦难,阶级矛盾激化,又是暴君的典型。
秦朝的历史地位
①完成统一,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自公元前230—211年,秦先后灭六国;统一西南、东南和南方越族地区,击退匈奴后取得河套地区。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使统一思想深入人心;
②开创的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改进。如皇帝制度、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中央官制制度、郡县制度;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车轨、驰道、秦律的制订等。
③秦朝因暴政而亡国的教训,为汉初统治者所吸取,促成西汉初年兴盛局面的出现。秦朝徭役繁重,刑罚严酷,赋税沉重,结果引发农民起义而速亡。汉初统治者以秦亡为训,实现休养生息政策,导致“文景之治”盛世局面的出现。
④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最雄伟的建筑之一。
【同步知识检测】
1.战国时期,秦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主要是因为( )
A.占据富饶的关中 B.重用人才 C.商鞅变法 D.比较彻底重视水利
2.“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3.以下有关秦朝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
B.其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
C.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D.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4.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巩固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 )
A.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发展社会经济
C.巩固国防抵御侵略
D.加强民族交流
5.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6.秦王赢政把“皇帝”作为自己名号的主要目的是( )
A.永续秦的统治 B.树立个人权威
C.加强中央集权 D.巩固秦的统一
7.秦朝官员下列的权限中,属于丞相的是( )
A.负责管理军事 B.负责国家监察事务
C.执掌群臣奏章 D.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8.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不包括( )
A.掌管奏章 B.管理军事 C.下达诏令 D.兼理监察
9.按秦朝制度,调动军队的权力归( )
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
10.最早在地方设县开始于( )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
11.秦朝中央官吏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12.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是( )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强化中央机构 D.统一文字
13.“废分封,设郡县”的主要目的在于( )
A.确立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C.巩固刚刚统一的封建国家 D.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4.秦朝郡县制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 )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15.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最主要差别是( )
A.地方长官的名称 B.地方长官权力的大小
C.地方长官的任免方式 D.皇帝是否总揽一切大权
16.废除封建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17.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 )
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18.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的政治作用是( )
A.促进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B.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C.巩固了国家统一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19.有关秦朝修长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起到了少受少数民族侵扰的作用
B.修长城的耗费,是秦灭亡的原因之一
C.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城防
D.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性和智慧
20.古人对秦朝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下列哪项最接近史实( )
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代)也。”
D.“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二、材料解析题
21.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材料二 延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回答:①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②上述材料反映的争论发生在什么时候?此论争有何重要性?
③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原因何在?他采取“求其宁息”的措施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
22.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尉缭说:秦王这个人,尖高鼻子,细长的眼睛,鸷鸟一样的胸膛,豺狼一样的声音,刻薄寡恩,心如虎狼,处于穷困时容易谦卑下人,得志时也容易吞噬人。……如果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人都要成为他的俘虏了。不能和他长期相处。尉缭就逃走了。秦王发觉了,坚决地挽留他,让他做秦国国尉,终于采用了他的计策。
──译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之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收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摘自贾谊:《过秦论》
回答:①尉缭是怎样评价赢政的?
②贾谊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
③你对这二人的评价有何看法?
【检测参考答案】
1.C2.B3.D4.A5.A6.B7.D8.B9.A10.A11.D12.B13.C14.D15.C16.A17.C18.C19.C20.D
21.①分封制的废或立问题。
②秦统一不久。统一后建立什么样的行政体制,关系到能否长治久安的问题。
③李斯。分封诸侯国将重蹈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措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影响:秦废分封,设郡县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巩固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22.①尉缭认为赢政刻薄寡恩,心如虎狼,不能与之长处。
②贾谊肯定秦始皇发展前代君主的功业,攻灭六国统一全国及北抗匈奴的建树,批评秦始皇以天下为私产,不施仁义而愚民、弱民、防民的暴政,以至“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③尉缭仅从音容体貌个性特征方面丑化赢政,而没有注意赢政统一全国的雄才大略,失之于偏颇。贾谊之评价从大处着手,相对尉缭全面,客观。但也并非定论。如“废先王之道”、“收天下之兵”就是废除旧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应予肯定。即使是“焚百家之言”,也有巩固统一的作用,不能简单的全盘否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