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首席研究员 刘保延
在亚健康中医基本证候研究中,我们将亚健康定义为:人体持续3个月以上出现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而无明确疾病诊断,或有明确诊断但所患疾病与目前不适状态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人体低质状态。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体系
我们认为,人体状态即人体的功能状态,是指人体运动状态与运动方式的自我表现。中西医两种医学都在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其目标均是调控机体的功能而达到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作用。但由于在研究中所选择的切入点不同,则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途径与模式,形成了各自的发展规律。
西医学在近代还原论理念的指导下,在人体解剖学和血液循环学说的原始驱动下,以人体的形态结构作为切入点,采用分析、分离和鉴别等方法,借助近代科技的先进技术,形成了从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等不同层次微观结构(物质)及其机能变化的认识,形成了“以病为中心”的防病抗病体系。
中医学则在东方文化与人文哲学的环境中,在整体观念指导下,以人体状态作为切入点,借助人体感觉器官,采用观察、类推和求道等方法,运用抽象化模型“司外揣内”,阐述了人体内部结构与外部联系相互作用的运动变化规律。此种方法,借助层面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或高度将人体抽象概括描述为藏象、气血、经络、病因、病机、证候等概念,建立了中医学以人为中心的健康保障体系与其独特基础理论与实践方式。
正由于中医药学从人体运动状态入手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健康保障与整体医学体系,其与以病为中心的抗病防病体系相比较,就具有在疾病质变间量表阶段从人体状态来辨识人体运动状况的特点和优势。这为中医在两千多年前,提出“治未病”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如今以治未病为抓手,推动医学战略前移与战略下移,构建独具我国特色的健康保障、健康风险管理体系奠定了基础。
人体状态分为3类8种
“KY3H个体人健康状态”的分类方法以中医学为理论基础,依据传统医学理论中对人体健康状态中“未病”、“欲病”和“已病”阶段的认识,探索建立“以个体人为对象,以个体人健康状态为中心”的人体健康状态的分类方法。将“个体人”根据健康程度的差异,依次划分为“健康态”、“未病态”和“轻度欲病态”、“中度欲病态”、“重度欲病态”和“轻度已病态”、“中度已病态”、“重度已病态”八种状态。这种分类的方法是对以中医健康保障理念与方法为基础的个体人健康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的探索,将是一个低物质成本(可以负担得起)、安全、有效,人人都可方便使用、与中华文化紧密相关,并将健康管理、健康文化、健康保险有机结合的体系。
划分人体状态强调“个体”
首先充分引用现代医学的疾病诊断标准对“已病之人”进行区分,不同疾病的医学诊断标准明确了“个体人”在疾病状态下其解剖、病理、生理等相对独立的清晰特征,据此可以在“已病”和其他“个体人”特征中间建立明确的界限。其次,根据中医理论和辨证的方法,将无不适症状且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的“个体人”界定为“未病之人”。在排除了“已病之人”和“未病之人”后,将其他人群界定为“欲病之人”。
未病之人 可以划分为两种状态,即绝对健康和相对健康的状态,分别命名为“健康态”和“未病态”。
健康态:是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正常的前提下,保持机体内部功能活动的稳态和协调和有序,且与外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生命活动的理想状态,无任何不适症状,不具备任何疾病的危险因素和潜在趋势。
未病态:是指具有某些不适,但未见与此直接关联的危险因素和潜在趋势,但可能存在其他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潜在趋势,其“未病”的状态是相对的。
欲病之人 是指具有某些不适症状同时已经出现了若干相关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和趋势的个体人。
重度欲病态:对“欲病之人”健康状态的划分主要采用理化等检测检验指标接近疾病诊断标准(临界值),且体质类型的评级也达到较重程度等作为较重程度的界定标准。
轻度欲病态:将体质类型、证候类型(宏观和中观参数)等生命指征具有相对良好的测量结果,且理化等检测检验指标接近正常值范围的欲病之人界定为较轻程度。
中度欲病态:介于“重度欲病态”和“轻度欲病态”之间的人,则归入“中度欲病态”。
已病之人 是指已经具有明确的疾病诊断,并有病理、生理、机能等明显的变化的个体人。“已病之人”的健康状态可划分为“轻度已病态”、“中度已病态”和“重度已病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