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48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窗》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14 19:2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窗》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
A 基础储备卷
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
1.辨音组词(5分)
sè chóng
⑴塞 sāi ⑵重
Sài zhòng
2.给加点字注音。(8分)
⑴窄小( ) ⑵俯瞰( ) ⑶玖瑰( ) ⑷斑斓( )
⑸草坪( ) ⑹困扰( ) ⑺急促( ) ⑻漱洗( )
3.改正下列句中的错别字。(3分)
⑴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谴。( )
⑵开始一小时的抑坐。( )
⑶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晚着手在树荫下散步。( )
4.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填进恰当的成语。(3分)
躺着的那位病人 地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描述仍在继续:一个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入湖中,身着夏装的姑娘是多么美丽动人。接着,又是一场 的网球赛。他听着这 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研发生的一切。
5.在括号里填进恰当的量词。(12分)
一( )湖水 一( )野鸭 一( )病人
一( )门 一( )公园 一( )窗户
一( )小时 一( )情侣 一( )商店
一( )草坪 一( )球赛 一( )胳膊
6.对这篇小说主题表述正确的项是( )(4分)
A.批评了一个人的欺骗行为:明明是一堵光秃秃的墙,他却天天编造骗人的故事。
B.歌颂了一个善良的人,他在自己最痛苦的时候,仍然设法解脱别人的痛苦。
C.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极端自私自利、冷酷无情。
D.表现了美与丑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体现了极其深刻的扬善贬恶的道德力量。
7.从人物和情节两个角度看,这篇小说以“窗”为题目,有什么作用?
8.原先靠窗口的病人透过窗口所见到的生动景象为什么后来挪到窗口的病人看到?
9.小说写了两位病人,你认为重点写娜一位?为什么这样写?

B 综合提升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1.说说上列加点词语的含义或作用。(12分)
1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
2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支胳膊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
3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会立即赶来。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
2.读下一则故事,简要回答问题。(5分)
一个顾客在酒店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转身问酒店老板:“你们这儿一星期能卖掉多少桶啤酒?” 老板得意洋洋地回答说:“35桶”。顾客说:“我倒想出了一个能使你每星期卖掉70桶的方法。” 老板很惊讶,急忙问道:“什么办法?”
顾客说:“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
1顾客话中的意思是什么? (不超15个字)
2老板急于讨教卖酒的办法,暴露了他什么心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分)
A、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指青年时期)
B、街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好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指唱歌跳舞的水平不断提高)
C、如果把她们性格的棱角磨平了,这个队也就没有希望了。(这里比喻鲜明的个性)
D、笔迹有的粗犷,有的娟秀,有的由几个名字组成一个个别致的图案。(非常野蛮)
4.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⑴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经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两张床。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
⑵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己经充塞了他的肺腔,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会立即赶来。
⑶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⑷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上了。
⑸另一位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
⑹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
①第⑴段是小说的开头,用短短的三句话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时间——“曾住过”,表明这是 的事情;人物—— ;环境—— 。(5分)
②第⑵段中加点的词“照例”能否删去?为什么?这句话承接上文,写出了“他”什么样的情况?(5分)
③第⑵段中“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会立即赶来”这句话在文中应该怎样理解?(5分)
④第⑶段中当一位病人生命垂危时,另一位病人为什么纹丝不动呢?(5分)
⑤第⑷段中“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上了”句中省略号有什么作用?(5分)
⑥第⑹段中“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病人死了,医护人员为什么“丝毫没有大惊小怪”呢?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述一下。(5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1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2-14 19:30:05 | 只看该作者


C 新颖考题集萃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1.“靠近窗口的病人”一直向“不靠窗口的病人”编造“美丽的谎言”,新加坡作家尤今称这类谎言为“白谎”,你还能从生活中举出这类“白谎”的例子吗?(6分)

2.“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你还能说出关于人的“心灵美”的名言或谚语吗?(6分)

3.对比是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运用对比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题,本单元的《孔乙己》《范进中举》《窗》都运用了这种手法,如果让你以“宽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将如何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文章的主题。(6分)

4.阅读《魂》 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乘坐的火车呼啸着开出了石家庄市。车厢里人挨人,满满登登。

刚上车的小伙子,看到一个座位上放着又脏又破的书,抄起来,扔到茶几上,旁若无人地坐下。 邻座的一位干部模样的人说:“对号入座,这儿有人。”

那小伙子眼一瞪,鼻子一抽,脸上的肌肉一抖,怪怕人的望着对面座位上的一位穿红上衣的十来岁的小姑娘,问:“是吗?”小姑娘点点头说:“是。那也是一位大哥哥,他好像是去打开水了。”

话音刚落,那打水的粗壮的小伙子已经回来了,他凶煞地吼道:“滚起来!”

坐着的小伙子连头也不抬,一只手在裤兜里摆弄着,那分明是一把匕首。一会儿,他眼睛往上一翻,说:“少犯傻!老子有票。座空着,就要坐,坐走了!”

火车的轰鸣声夹杂着不堪入耳的争吵和漫骂、像冰水一样灌入耳中,让人肌寒血凝,连心都凉了。我暗自想,假如人有魂的话,那些人大概只有一个躯壳了。

四只手揪在一起,一场厮打迫在眉睫。 没有人劝,也没有人去拉。

忽然,那个穿红色上衣的小姑娘站起来,眨眨有着双眼皮的又黑又亮的大眼晴,声音像银铃似地说:“别打架啦!我要下车了。你们过来一个坐这儿吧!”四只手松开了。一个小伙子坐到小姑娘让出的座位上。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才把目光集中到那小姑娘身上,她那胖乎乎的白净净的好看的脸刹那间红了,红得跟苹果似的。她抿抿嘴,甩了一下脑后的油黑油黑的头发,提着一个不大的旅行袋向车门走去。

火车在保定站停了。我想,她肯定在这一站下车了。

这趟车的终点站是北京。到站了,我下了车,在人流中穿行。出了站口,我快步走向公共汽车站。

天啊,我忽然看到了那个小姑娘,大眼晴、双眼皮儿、好看的脸、油黑的头发、红上衣……她不是两个多小时前在保定站下车了吗?难道我看到了魂?我不信。难道是看花了眼?决不会!那么,她是躲到别的车厢,一直站到了北京?

我想追上她,真诚地对她说一声:“你真好,我不如你。”可终于没有追上,她提着那只不大的旅行袋挤上公共汽车。门关上,车开走了。

我久久伫立着,目送那远去的汽车。心中又忽然想起,①老人说,人是有魂的。

②我相信了:人有魂,国有魂,民族有魂。

⑴选出修辞上不同类的一项 ( )(4分)

A.争吵和谩骂像冰水一样灌入耳中。B.他好像是去打开水了。

C.声音像银铃似地说…… D.……好看的脸……红得跟苹果似的。

⑵给本文加一个与结尾照应的开头,最佳的一项是 ( ) (6分)

A.听老人讲,人是有魂的。但我不相信世界上会有什么魂。可最近我却看到了。

B.听老人讲,人是有魂的。我相信世界上确实有魂,而且最近我亲眼看到了。

C.听老人讲,人是有魂的。我相信世界上确实有魂,这并不是迷信的说法。

D.听老人讲,人是有魂的。但我不相信世界上会有什么魂,那只不过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⑶结尾处加横线的①句中的“魂”指 ;②句中的“魂”指 。(5分)

⑷作者对“她是躲到别的车厢,一直站到了北京”十分惊诧,这是因为 。(4分)

⑸对小姑娘的描写方法主要是 、 ;对两个小伙子主要用了

、 。(4分)

⑹本文的构思很巧妙, 这一情节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5分)

⑺本文的主旨是赞美 的美好心灵,因此主要人物是 ,写 是为了对比中 的美好形象。 (4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2-14 19:30:11 | 只看该作者

答案

A卷:1.D(A项中“堕”音应为duò,B项中“呈”音应为chéng,C项中“贻”音应为(yí)。)2.B(A项中“奔弛”应为“奔驰”,C项中“凝集”应为“凝结”,D项“力挽狂斓”应为“力挽狂澜”。)3.略4.略5. 错误遗留下来,使受到坏的影响;耽误。 糊涂,不明事理。 比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形容当面错过,失掉好机会。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 停滞、阻止。6.A(“丰”多用于书面语,而“多”多用于口语。“贴近”有“紧紧地挨近”的意思,而“接近”重于“相距不远”的意思。“久访不得”有去买了多次,且一直想买但好久没买到的意思,而“梦寐以求”只是想买却未见行动,所以“久访不得”更准确。“导至”后跟不好的结果,“导致”后是一般结果。)7.C

B卷:1. 犹 逊 聆 姹 剔2. 5、只——咫 铺——辅 微微——巍巍 人——仁3.C4. ①“经纬线”,在文中指人生是由许许多多的错过和获得交织起来的。②略③这四段在写作上运用对比的手法,从正反两个方面讲清道理;仿写略。④略⑤提示:查字典,了解“错过”与“过错”的含义,然后再答题。

C卷:1.大陆和台湾终会冲破重重的阻碍实现统一。2.为了城市的蓝天白云,请您文明施工。3.B4.瞻未来明重任增强爱国心5. ①记叙了女孩与母亲发生争吵后,在一位老婆婆的开导之下,真正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②第一个“又”字,表明女孩与母亲发生的争吵不止一次,从而反映出女孩对母亲的误解之深。第二个“又”字,是第二次流泪的意思,表现出女孩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③表现出母亲对女儿的担忧和见到女儿回来后的欣喜,从而突出母亲爱女情深。④突出了女儿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起强调作用。⑤例:我们在生活中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却不注重体会这种恩情,也不加以珍惜,反倒因为别人的一句问候或收到别人的一份小礼物,而感动不已。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感激别人的时候也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20: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