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题:
上次小作文是游戏《贴鼻子》,同学们参与热情高涨,练笔效果较好,这次仍然想以游戏的形式指导学生体验、感悟、选材。哑剧表演禁止说话,动作夸张,场面滑稽,如果用来模拟体育比赛,同学们可能兴趣盎然,于是,便设计了这次《哑剧拔河》。
指导:
一、故弄玄虚,激发好奇心:
师进班级,一言不发,直接板书:
这节课我们玩哑剧游戏,任何人不能说话,游戏者根据板书内容和老师手势来表演。
【设计意图:迅速吊起学生胃口,创设神秘的游戏氛围】
二、示范表演,熟悉规则:
(板书:扳手劲)
请胖瘦男生各一名(事先安排汤强、陈发俊)上讲台,示意他俩扳手劲,教师当裁判,师竖中指,中指向哪方移动,哪方力弱;中指落桌,那方输。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熟悉哑剧表演方法,揣摩裁判手语意思】
三、学生表演,引导观察:
1、板书:哑剧拔河第一场:
(1)选两名体重、个头差不多的男生来表演
(师画拔河比赛的分界线、警戒线,以动作模拟启发表演者要假想二人之间有一条拔河绳,板书:
观众要仔细观察游戏者表演时的动作及脸部表情,裁判的一举一动也不能放过。)
(2)师当裁判,示意以中指当拴绳子上布条的坠子,游戏者根据中指位置移动,力气时大时小,裁判中指过警戒线,输赢立马见分晓。
【设计意图:第一场双方势均力敌,师随便让一方胜,主要还是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哑剧拔河比赛的特殊规则,熟悉裁判手势的含义。】
1、 板书:哑剧拔河第二场:
(1) 选一高大健壮男生与一文弱娇小女生对决。
(2) 师故意在激烈摇摆的拉锯战后,让女生获胜。
【设计意图:突破常规的比赛结果让观众诧异,引发巨大的心理落差,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增加鲜活的写作素材。】
2、 板书:哑剧拔河第三场:
(1) 选两名女生为一队,六名男生为一队,双方拔河。
(师暗示女生等体力不支时,忽然放绳。)
(2) 女生队初现败状,接着双方属于胶着状态,随着裁判的巧妙暗示,女生一起松手,师以手势让男生模拟呈多米诺骨牌后仰跌跤状。
【设计意图:每场比赛都有出乎意料的滑稽动作和比赛结果,避免单调重复,激活学生更多的表达冲动。】
四、 由演到说,再现精彩时刻:
1、 师:现在可以说话了,你最想说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连续观看四场哑剧,半节课没有发言,说话的欲望很强烈,如贮满潮水的堤坝,蓄势待发,此时,满足其心愿,学生们必能一吐为快。】
2、 师:如果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说,谁也听不明白,还是按照几场哑剧表演的过程,有条理地来说吧。
3、 说“扳手劲”:
刚才哪两人参加游戏的?不能说话,老师怎么挑选参赛选手的?比赛规则是什么?你怎么看懂的?老师怎么当裁判的?老师的手势有哪些不同含义?在观看表演时,你心里嘀咕些什么?
4、 说“拔河”:
(1) 三场拔河比赛的启发性提问同上。
(2) 三场拔河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场?为什么?
(3) 指导三人分别口述三场比赛,教师相机补充、追问,力求表述准确、生动、流畅。
【设计意图:以扳手劲为例,训练说话的逻辑性,训练各句之间意思衔接紧凑;三人分述三场比赛,便于表现不同情况下的比赛场面,让学生领悟写场面的角度、方法可以多种多样。】
五、 指导列提纲,确定重点:
本次习作开头写什么?
(老师的反常举止、黑板上的游戏规定)
接着略写什么?
(扳手劲选手的动作、老师的手势、比赛结果)
然后呢?
(写三场拔河比赛)
你打算把哪一场描写最具体?从哪些方面来写?
(选手动作、裁判手势含义、“我”的心理活动、滑稽可笑的镜头……)
最后还能简单写写什么?
(个人感受)
【设计意图:列提纲可以帮助三年级孩子理清写作思路,敲定重点,随着年级升高,以后书面提纲可逐步过渡到打腹稿。】
六、 各自打草稿,完成后同桌互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