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积累·运用(30分)
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10分)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孔子《论语·雍也》)
(2)故园渺何处? ▲ 。(韦应物《闻雁》)
(3) ▲ ?怅望青田云水遥。( 《池鹤》)
(4)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 ▲ , 有仙则名。 (刘禹锡《陋室铭》
(6)抽刀断水水更流,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7) ▲ ,相伴过年华。(葛天民《迎燕》)
(8)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 。(茅盾《白杨礼赞》)
(9)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海燕》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早期创作活动中的一篇著名散文诗。作者运用象征手法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着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将取得胜利的前景。
B、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唐朝文学家刘禹锡《陋室铭》即是这种文体。
C、“敬人者,人恒敬之”出自《论语》,它的上句是“爱人者,人恒爱之”。
D、《核舟记》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朝人。本文选自清朝人张潮编的《虞初新志》。本文通过描绘一个小小的核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赞美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
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虎妈猫爸》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热捧,其原因是因为剧中反映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接地气。(删去“其原因”或“因为”)
B.“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把“描绘”改成“勾画”)
C.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删去“使”)
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把“普遍”调到“欢迎”前面)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
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个性、品格、气质的差异。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jiǒng( ▲ )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溶化隔mó( ▲ )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jiè( ▲ )蒂,销除猜疑、嫉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 。 ——郭安凤《多一些宽容》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
(3)请仿照划线的句子,根据文意,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2分)。
5.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了配合专题“鸟”的研究性学习,实验中学八年级一班班委会准备召开一次以“鸟——我们生活中的朋友”为主题的班会。请完成下列活动。(4分)
(1)假如邀请你做会议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不超过50个字的开场白。(2分) ▲
(2)学校校刊准备设计两个栏目,增发一组以“鸟”为专题的稿件。请你拟定栏目二的主题,并简要说说设计此栏目的设想。 (2分)
栏目一:诗中赏鸟。 设想:赏析诗歌中鸟的身影和美妙的形象。
栏目二: ▲ 设想: ▲
6.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出行工具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电动车以其价廉、便于人们出行等优点,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然而近年来,时有发生的中学生电动车交通事故引起了广泛人民关注。我校学工处、团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第二款“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的规定,根据我校实际,首先在全区提出《关于禁止学生骑电动车的通知》。该活动得到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的支持,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甚至把电动车放在学校外面。当你遇到同学骑电动车上学,你是如何提出规劝他?
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字数50字左右。(3分)
答: ▲
二、阅读·赏析(60分)
(一) 阅读范仲淹《渔家傲》这首词,完成7—8题(5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末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描述的画面。(2分)
8.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七年,入见,帝①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②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③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 ②介:备上鞍甲。③褫(chǐ):脱去,卸下。④秣:喂食。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 尽(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 )
(3)策之不以其道 策( ) (4)日啖刍豆数斗 啖( )
1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此 其 寡 取 易 盈 好 逞 易 穷 驽 钝 之 材 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分)
(2)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3分)
12. 这两段文字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它们都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4分)
(三)阅读《水浒传》两个片段,完成13~16题。(12分)
选段一: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叫,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生儿李小二。当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这李小二先前在东京时,不合偷了店主人家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又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又与他陪了些钱财,方得脱免。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发他盘缠,于路投奔人,不意今日却在这里撞见。李小二便拜道:“……恩人不知为何事在这里?”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不想今日到此遇见。” 李小二就请林冲到家里面坐定,叫妻子出来拜了恩人。两口儿欢喜道:“我夫妻二人正没个亲眷,今日得恩人到来,便是从天降下。”林冲道:“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李小二道:“谁不知恩人大名?休恁地说。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当时管待林冲酒食,至夜送回天王堂。次日又来相请,因此林冲得店小二家来往,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林冲因见他两口儿恭敬孝顺,常把些银两与他做本银。
选段二: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俪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13、从选段二中划线部分句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了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14、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曾说:“《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请问“那雪正下得紧”有什么作用?(3分)
15、选段一中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请你说出林冲因为什么样的官司被发配到这里?(3分)
16、选段二中林冲“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这之后又发生什么事情让林冲最终走上梁山?(3分)
(四)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7~20题。(12分)
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玄奘相信这是魔鬼在迷人,直到如今,住在沙漠中的人们还有相信的。群众把会发生声音的沙地称为“鸣沙”。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靠黄河有一个地方名叫鸣沙山,即沙坡头地方,科学院和铁道部等机关在这里设有治沙站。站的后面便是腾格里沙漠。沙漠在此处已紧逼黄河河岸,沙高约一百米,沙坡面南坐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涌出,这块沙地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据说,每逢农历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鸣沙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这时候沙便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这鸣沙山顶上慢慢滚下来。果然听到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在行走似的。据一些专家的意见,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且干燥,含有大量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佛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摩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17、这段文字所说的鸣沙现象产生的条件有哪些?(4分)
18、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这时候沙便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
19、文段中加点语句“据说”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据说,每逢农历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鸣沙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
20、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请你举出生活中一个例子来证明这句话。(要求现象和道理都说清楚)(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16分)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
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21.“枣树”生长的环境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4分)
2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红的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2)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23.文中引用了《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有什么作用?(4分)
24通读全文,你认为“悬崖上的枣树”带给作者怎样的感悟?(4分)
三、表达·交流(60分)
25、每一天都是成长的历程,每一件事都是生命长河中的一朵水花。在生活中,有师长的教诲,有朋友的关爱,有父母的叮咛,有校园的精彩,有风景的美丽,……回首往事,这些都是记忆的珍宝。请以“岁月留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