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43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12: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拓展文本,直面历史与现状,引导树立报国之志。如果本文仅限于对中华之不振的了解,仅限于对那段历史的拷问,仅限于对周恩来少年时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钦佩,那本文的教学就是不完整的。慕贤、明理的目的是导行。让学生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在行动中去努力落实,就是这节课教学必不可少的目标。为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我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解读“中华不振”让孩子们心海难平
  感悟“中华不振”: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中华不振”的,用笔划一划,一会儿,挑你感受特别深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交流读“中华不振”的感受。
  指名汇报朗读。说说“为什么看出中华不振?”。
  可能感悟到的几个方面:
  ──从伯父的话语中看出“中华不振”。
  ──从周恩来一连串问题中看出“中华不振”。
  ──从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租界里却看不见一个中国老百姓的影子中看出“中华不振”。
  ──从妇女的哭诉声里看出“中华不振”。
  ──从洋人趾高气扬、得意扬扬的神情中看出“中华不振”。
  ──从中国巡警狗仗人势、耀武扬威的丑恶嘴脸中看出“中华不振”。
  ──从围观的中国人紧握着的拳头中看出“中华不振”。
  ──从课堂里魏校长慷慨激昂的情绪中看出“中华不振”。
  ……
  二、研读周恩来让孩子们心有所向
  师:从租界回来以后,周恩来常常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想些什么呢……
  (相机引导学生结合修身课上周恩来和其他同学不同的表现说。)
  学生自由表达。
  师:这一次去了租界以后,周恩来──
  ──忘不了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却给不了一个中国妇女以起码的公道。
  ──他忘不了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却让洋人在一个中国妇女面前专横跋扈。
  ──他更忘不了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在光天化日之下,一群中国人面对一个洋人,竟不敢给自己的同胞声张正义。
  他决心拯救这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立志……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这可是周恩来一生信守的诺言啊!男同学读──
  师:这更是周恩来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啊!女同学读──
  师: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三、直面现状让孩子们在与现实的对话中萌发初步的报国之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12:03:00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们谈的志向和理想可能是粗浅的不确定的,但根植在幼小心灵中的民族情感却是长久的,甚至于能伴其一生。从大而言之,对改变经济上与发达国家悬殊,政治上受到一些国家影响,军事上受到日本等国家威胁的现状是意义深远的。
  【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课文结构严谨,层次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在教学中我做到:
  1、紧扣“中华不振”,整体解读文本:
  从内容上看,本文涉及很多方面,诸如:沈阳的繁华、热闹;街道上灯红酒绿;伯父的担心与提醒;周恩来的不解与困惑;中国妇女的悲惨遭遇;周恩来的思考;课堂上大家关于为什么而读书的讨论和周恩来令魏校长为一振的胸怀和报负。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场景与事件背后却有着一条内在的隐线,即:中华不振。这一切都是对“中华不振”的最好注解。因此,我设计让寻找文中哪些地方刺痛了你的心来反映中华不振。学生虽角度不一,答案多元,感悟也有不同,但对“中华不振”都有了较深刻的思考。
  2、抓住重点内容,落实思维、语言、情感、价值观等教学目标:
  本文重点事件是一个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件事充分地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周恩来在目睹了这件事之后,方明白这一点,以至于才有了让中华崛起的志向。这一环节是让学生体会中华如何不振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点,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点。但由于课堂把握还不够成熟,感觉朗读还不够到位。
  3、拓展文本,直面历史与现状,引导树立报国之志:
  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的一份租界背景资料,让孩子们直面历史,让孩子们心海难平,让孩子们心有所向,让孩子们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萌发初步的报国之情。并在行动中去努力落实。
  4、本节课原准备把课文的第三部分也上进去的,但又担心时间紧促,所以就舍去了,造成了本课时文本内容较少而课外知识穿插过多,人文性过强而工具性弱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感觉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交流还可以更深刻,课堂上没有达到想像的深度。有待思考。
  课堂粗糙,应不断优化。请老师们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12:03:00 | 只看该作者
【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组的第一课。本组课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感悟伟人的成长。文章写的是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整节课上,学生们情绪高涨,积极地投入学习。课后细想,记录下几点想法。
  一、在阅读课文中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再现时代背景与人物形象,让学生有身临其竟之感
  1、通过对“租界”的理解与当时时代背景的介绍相结合,使学生对发生在20世纪中国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状况有了所了解。为下一步理解周恩来的另人刮目相看的言行作好铺垫。
  2、词语的理解与展示人物形象相结合:
  ⑴从对“不解”、“打破沙锅问到底”、“疑惑不解”这些词语的理解,展示少年周恩来从小关心国事、忧国忧民的品质来。
  ⑵从对“耀武扬威、得意扬扬、”等词语的理解,展示出当时中国社会租界这个畸形社会中折射出其代表人物洋人及巡警的畸形心态,一方面洋人凭借自己国力的强大名目张胆地欺凌中国百姓,而那些巡警竟也狐假虎威地在自己的同胞面前显示威风,真是另人作呕。
  ⑶从对“紧握拳头”“只是劝劝、哭诉、衣衫漤缕”等词语的理解,反映出当时社会背景下,受帝国主义列强和国内无能政府欺压百姓敢怒而不敢言的真实情况写照。
  二、通过对文本人物神态的分析,形象再现了人物形象,有效地指导了学生入情地朗读
  1、对第一部分内容中周恩来与伯父对话部分的指导,再现了伯父当时悲伤与无可奈何的神情以及少年恩来疑惑不解与刨根究底的神态,同时通过理解词语展示人物的神情,促进了学生入境入情地朗读对话。
  2、同时,第二部分在理解“耀武扬威、得意扬扬、紧握拳头、只是劝劝、哭诉、衣衫漤缕”这些词语的基础上,租界里洋人、巡警以及受欺凌百姓的形象跃在纸上,非常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好这一部分内容,并为理解周恩来为什么因此而受到“刺激”激发立下了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志向的原因。
  三、教学环节安排环环相扣,达到教学目标水到渠成
  从对课题的质疑到时代背景的介绍,到少年恩来与伯父对话的指导及学习恩来亲眼所见事件的学习,让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一直想揭开谜底: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小小少年周恩来会立下如此伟大的志向。
  而到谜底揭开时,学生也已能正确地读写理解文中的许多重点词语,并已深入地体会到周恩来一步一步烙下“中华不振”的原因,并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思想感情。同时在学习文本过程中,学生已入情地进行了对话和课文朗读,这些教学目标已在学生“探根溯源”中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21: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