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5 23:52:03
|
只看该作者
这些碑文虽短,却很有感染力,把一位舍生忘死的红军干部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不啻于一篇抒情散文,一首优美的小诗。这种课堂情境的创设,学生情感的充分宣泄,营造了语感的生成能力。
三、知识积淀丰富语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圣贤之言所折射的不仅是锲而不舍的“老骥伏枥”之志,更是厚积薄发的内涵。我们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知识积淀内化的过程,知识积淀得越丰厚,越是能丰富语感,再加上有机的训练,主体言语表现能力就越强。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是从以下几点来完成知识积淀的:
1.是积累好词佳句。如果说语言是言语的物质外壳,那么字词则是言语的构成材料。字词掌握的越多,材料就越丰富,所以每上一课我都要学生收集一些词语,课上交流,课下整理,一学期下来就是满满一练习本子。
2.是勤耕耘常练笔。习作是复杂的思维能力训练,需要学生有较综合的知识。经常动笔首先有利于已积累的知识消化(应用);其次是有利于材料的占有、选择等;再次有利于语言的整理与安排;还有利于语言的逻辑训练。但这种练笔不是平时的命题作文,也不是自由写作,更不是即兴创作,即使反复训练学生也没有为难情绪。因为我总是让学生有感而发,哪怕是后进生也能写几句。如学完列夫托尔斯泰的《跳水》以后,练笔的题目是《孩子被救上来以后》,水手们会怎么样想?船长呢?围观的人呢?孩子?大家又是怎样对待猴子的呢?你看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话说?《丰碑》一文教学后的碑文创作不也是这样吗?
3.是语法和修辞知识积淀。
小学阶段语法表现不是很明显,但像词义由语境的不同而活用,词性的感情色彩(褒贬等)还是经常出现的。特别是修辞:比喻、排比、夸张、拟人等屡见不鲜,而且它们对语感的丰富,语言的表现效果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方面知识的积淀不是水中月、镜中花,而是景上添花、点睛之笔。
4.是阅读和写作知识的积淀。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标也指出“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可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和写作知识是何等重要。比如“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就是要训练速度能力;还有“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这些都是很好的阅读方法。写作知识如“按一定的顺序写”是要求作文时叙述要清楚,条理要明晰,而“借物喻人”、“借物喻理”等既对阅读理解文章由很好的帮助,由是作文的常用方法。如课文《落花生》是借花生怎样做人,《白杨》则是借白杨树来赞颂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祖国建设者。以上这些知识的积累对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丰富语感都是相得益彰的。
四、语感培养方法例说
现将我的第一阶段的探索和在本班中的教学实践作如下小结,以便广大同仁在教学实践
语言环境影响语感。 本地区地处皖中,虽属皖系方言区,但方言比较复杂,又是农村,所以日常用语缺少规范性。而班级的学生又来各个家庭,每个家庭的成员组成又不尽相同,因此,学生的言语素养,言语习惯,语言表达能力是千差万别的,学生平时交流都是方言土语,如果任其发展对语文教学,语感形成是十分不利的。但要让学生在短期内改变业已形成的言语习惯,确实是比较困难的。为了给班级营造一个规范的利于语感形成的和发展的环境,我首先从说话开始,全体同学从我做起“请说普通话”。(这里所说的“普通话”不光是语言的发音方面,还包括用词的规范性。)此举的目的是尽量让学生不用方言土语交流,多用书面语言,逐步规范日常用语,净化语言环境,从而促进语感的形成。要求学生不光读书,答问用普通话,课下交谈、玩耍也要用,乃至回家也讲普通话,而且让学生监督老师,以师为范,带头锤炼。这样从开始培养、自我约束、互相督促,到形成自觉,同学们经历了一个“艰苦”的过程。大概经过一学期的磨练,学生之间基本能较轻松地用普通话交流,而且大家说话自然,做到了说得顺口,听得入耳。有了良好得言语环境,学生交流多了,语言流畅了,语感增强了。
主要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王尚文著:《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叶圣陶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版。
4、金振邦著:《文章解读的理论与方法》(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傅亚庶 李青苗主编:《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组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6、《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九、十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