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2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00:3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套新语文版2013期末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检测考试卷及标准答案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所有试卷与语文版九年级语文教材大纲同步,试卷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转载前请注明出处
       因为试卷复制时一些内容如图片、公式等没有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们可以到本帖子二楼(往下拉)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使用!如有疑问,请联系网站底部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为您解决问题!
      试卷内容预览: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资料
一、字词
瞥(piē) 娑(suō) 揠(yà) 猗(yī) 蕈(xùn) 菌(jūn) 毡(zhān) 怠(dài) 垠(yín) 砥(dǐ) 恹(yān) 虬(qiú) 楠(nán) 颀(qí) 汲(jí) 刹(shā) 柯(kē) 甬(yǒng) 缅(miǎn)  璀璨(cuǐcàn)  亨(hēng) 砚(yàn) 羼(chàn) 蘸(zhàn) 舀(yǎo) 绽(zhàn) 皲(jūn) 捺(nà) 锲(qiè) 赳(jiū) 臼(jiù) 黠(xiá) 咂(zā) 捋(lǚ) 戳(chuō) 窘(jiǒng) 惘(wǎng) 忐忑(tǎntè) 矜(jīn) 侃(kǎn) 腼腆(miǎntiǎn) 吁(xū)拗(niù) 恬(tián) 舐(shì) 嚏(tì) 擤(xǐng) 瘪(biě) 瞟(piǎo) 盅(zhōng) 卤(lǔ) 熠(yì) 慨(kǎi)玄(xuán) 渺(miǎo) 仆(pú) 摧(cuī) 抹(mǒ) 搽(chá) 诓(kuāng) 宰(zǎi) 诬(wū) 刎(wěn) 篡(cuàn) 蓟(jì)  稽(jī)诏(zhào) 晏(yàn) 泮(pàn)  
瞥见 了截 婆娑  揠苗助长  葱茏  猗阴  涸辙  淅沥  幽囚  攀缘 流连 视野 锤炼 主宰 恹恹 晕圈 参天 伟岸 秀颀 妙手偶得 坦荡如砥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慨叹   纵横决荡  黄绿错综 婆娑 屈曲  倔强  不折不挠 枝柯 疏落 盎然 荒诞 璀璨  诓骗   沁人心脾
禀赋  从容不迫 惴惴不安 馨香 缅怀 茁壮 丰硕 老骥伏枥 充沛  间或萍水相逢 隔阂  浮想联翩  阔绰 不屑置辩 颓唐 笔砚 附和 惋惜 分辩 惩罚 皲裂 吝惜 挑剔 脱臼 雄赳赳 纤长温文尔雅允诺 借花献佛 窘迫 忧郁 忙不迭 矜持  检点 温馨 勃然大怒
战战兢兢 锲而不舍 释然 湛凉 声色俱厉 斩钉截铁 秉公 脱臼 兀自 狡黠 斑驳 内疚 冥思苦想  拘谨 彬彬有礼刁难 哽咽 谩骂 哀兵必胜  侃侃而谈 腼腆 气喘吁吁 执拗 恬淡 谄媚 霹雳 战栗 忌讳 热衷 光彩熠熠 呵叱 乖觉 嘀咕 哆嗦  玄虚渺茫奄奄一息赐教  地大物博 怀古伤今 埋头苦干   驽钝 为民请命 舍身求法  前仆后继  诬蔑脂粉 抹杀 自欺欺人 死心塌地 中兴 典籍  殊不知 无稽 祠堂 造次 爵士 玲珑 势必 仆役 下马威 前呼后拥疏忽 脆弱 深奥 疑虑 咫尺 把晤 珍摄 政躬 诠察 悖谬 苟同 党私
净土 揿钮  锐减 谄媚 取悦 熟稔 疮痍希冀 发酵 豁达 涅磐 诀窍 宣泄 蹂躏 幼稚
忐忑 萌发 擅自 宿愿   繁衍 伫立  纽带 永恒 赞誉 典范 恍若 晨曦 瞥见 箱箧 同捐前嫌 难辞其咎 巧言令色 前仆后继 自欺欺人 毋庸赘言 变幻莫测 时不我与 未雨绸缪 鸡皮鹤发  鄙人 瘦骨嶙峋 勃然大怒 化为乌有 无与伦比 怒不可遏 不可思议 眼花缭乱
不可名状  请帖  荡然无存 富丽堂皇  丰功伟绩  趿拉 珍馐 咂摸 凌乱  文绉绉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礼贤下士  自娱 伊始 伫立 阑珊 爽朗 难堪 褡裢藻井  闭门羹 打秋风 说媒拉纤 绫罗绸缎 兵荒马乱 老气横秋 深居简出 充耳不闻  才疏学浅
痛心疾首 三顾茅庐  化干戈为玉帛  怡然自得 熙熙攘攘 颓垣断壁 神聊海吹 金碧辉煌 一文不名 龙盘虎踞 无事不登三宝殿  天庭饱满,地阁方圆
二、精彩的句子
(1)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品析:作者直接倾诉对绿的热爱和渴盼,表现出作者对当时北方都市沉闷环境的厌倦和不满,既指自然环境,也可以指当时的社会环境。
(2)我拿绿色来装饰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品析:此句一方面表达作者喜爱绿色就像喜爱生命,绿色在作者心中就是生命中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同时也为自己“囚绿”交代原因。
(3)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品析:作者责怪常春藤,表达对绿的自省的心理活动,对绿的认识逐渐起了变化,但仍然不肯彻底改变自己的决定,很能反映作者对绿爱得“执著”。
(4)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
品析:作者和常春藤的关系改变了,由主宰者和被支配者的关系,化为朋友。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沦陷于敌人手中的土地和人民的深情怀念。
(5)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品析:作者连用四个反问句组成一组排比句,层层递进,气势恢宏,由赞美树到赞美人,过渡自然。第一个句子为由树及人张本,第二个句子点明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第三个句子点明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中的战士,最后一个句子深入一步点明白杨树象征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四个反问句连贯紧凑,思想逐步深入,赞美之情达到高潮,展现了更为廓大深远的精神境界。
(6)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品析:这是全文的主旨句,概括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全文的主题。
(7)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赏析:“短衣帮”与“长衫客”之间等级森严,隔着鸿沟。孔乙己“站着喝酒”,说明社会地位低下,应属“短衣帮”;而他“穿长衫”,总想保持读书人架式,却穷困潦倒,不能“踱入”房里,与长衫并起并坐。孔乙己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与思想意识的严重矛盾,充分说明了他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短短一句话点明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
(8)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赏析:“窃”与“偷”本是同义词,所不同的一是文言,一是白话,可孔乙己却认为不能相提并论。在他看来,“窃”比“偷”似乎高人一等,何况他“窃”的是与读书人关系密切的书,这就更高人一等了。其实这是强词夺理,是自我解嘲。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一个迂腐可笑、深受封建文化毒害的读书人形象。
(9)陶影用目光包裹着儿子,随着小也的步伐,这目光像柔软的蚕丝从茧中抽了出来。
赏析:把目光比喻成“柔软的蚕丝”,随着儿子的身影或长或短。目光中包含着一个母亲所有的爱、快乐和欣慰,像蚕丝那样绵绵不绝,这样的比喻多么独特而有韵味啊。
(10)小也,你离两位爷爷再近点,我什么都不图,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同孩子讲清楚,告诉孩子:妈妈没有错……
赏析:这个结尾很令人感动,主人公一切的努力只是要孩子明白:妈妈没有错。一个竭力维护人格尊严,立场坚定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不由赞叹一声:可怜天下父母心。
(11)人人走桥,未必想到是什么桥。人人知道故事,未必想到里面有什么道理。
品析:这两句话提醒人们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只有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人,才真正能够从平常的事物或故事中找出道理。语句排列整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12)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品析:本文批驳的是一种悲观论调。一开始就揭示对方的论点及其论据。指出这种悲观论的要害是“以偏概全”。“总自夸”“只希望”“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等语句,极富有嘲讽意味,极其简练地勾勒出三种形象,三种脸谱,始而妄自尊大,继而仰人鼻息,最后竟至乞灵于泥塑木雕的偶像。三者相互映衬,又从变化中显出悲观论者精神节节败退,每况愈下。
(13)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品析: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是一个真理。他们充满自信力,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奋斗不息,他们才是中华民族的中坚力量,才能代表我们的民族。鲁迅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以排比的句式,简练的文字,记载下他们的历史功勋,运用典型化的手法,将“中国的脊梁”这个崇高的形象树了起来。
(14)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品析: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不要被国民党反动政客和御用文人的言论所欺骗,要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着眼于全体人民大众,才能透过假象,识破反动派的欺骗宣传,把握问题的实质。要看到人民大众和革命力量不屈的斗争和伟大的力量,信心百倍地去为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15)当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台湾上下众议纷纭,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
赏析:作者运用一连串的短句,给人一种紧迫感,让人感到时光易逝、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紧迫性。作者一方面从世界、台湾角度来说明,若不尽早促成国共和谈,恐怕夜长梦多;一方面从蒋经国年龄的角度说明:时不我待,要抓紧时间,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完成统一大业。联想到近年“台独”势力甚嚣尘上,美国军舰驶近台海,蒋氏父子陵寝也遭物议等事实,可见邓小平同志、廖承志同志当年的眼光是何等敏锐,何等长远。
(16)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复音。
赏析:此句写出了作者对蒋经国的殷殷期盼之情,言辞恳切,饱含深情。“遥望南天,不禁神驰”,有对老友的牵挂,更有对台湾的神往和盼望;“诸希珍重,伫候复音”,有对旧友的关怀,更有对旧友尽早促成统一大业的期盼,拳拳之心,难以尽言,而一代政治家、革命家的爱国情怀却已含在字里行间,读后令人感动不已。
(17)十四过了,就奔十八;十八过了,就奔三十;三十过了,就如江河一泻千里。
赏析:“十四……就……十八……就……三十……就……”,既是排比句,又是顶真句。采用这种句式不仅强调了时光易逝,更突出了“十四岁”、“十八岁”、“三十岁”分别是人一生中至关重要的几个阶段的转折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在这几个阶段要认真地塑造自己,否则,一旦定型就很难改变。
(18)“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
品析:此话出自常四爷之口,个性化的语言体现了他对现实有清醒认识、正直、豪气的性格特点。他看不惯二德子之流吃软怕硬、窝里横的作派,直言揭露批判,体现了当时有良知的民众对清朝腐败无能的痛心和无奈。
(19)“我哪里是化学家哟!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剂。”
品析: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化学变化主要*内因,齐先生的爱国之心和与我们的合作是最主要的,我只是起了一点促进作用。生动贴切的比喻使陈毅市长的语言显得幽默风趣又不失含蓄,既不失共产党高级领导人的身份又给人以亲切之感。
(20)“我知道齐先生是学者,是专家,只可就见,不可屈致,所以我才亲顾茅庐,如一顾不成,我愿三顾。”
品析:此话出自陈毅之口,表现了他的礼贤下士、坚韧不拔,思贤若渴。化用三国故事既非常恰当地表现出人物的诚意,又让人感到陈毅有着良好的修养和豪爽、直率的性格。这种个性化的语言非常成功地塑造了一代伟人的风范,不能不令人击节叹赏。
三、仿写练习
①仿照“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一段话的句式,以“红色是多宝贵的啊”开头,写一段话。
②仿照下列句式,自拟话题,写一段话。
我拿绿色来装饰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③仿照上文第(6)句话写一组排比句,可以“梅花”“莲”“竹子”“菊花”等植物为话题,揭示出他们的象征意义。
④仿照上文第(7)句话,用“不但……尤其……”造句。
⑤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母亲或父亲的特点。
我的母亲(或父亲)是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的人。
⑥模仿第(3)句话,描写一个人物的神态和语言,要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或内心世界。
⑦第(4)句话把母亲的目光比喻成“柔软的蚕丝”,母亲的目光还能比喻成什么?请完成下面的仿写。
母亲的目光像柔软的蚕丝,随着儿子的身影越抽越长;母亲的目光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的目光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仿“人人走桥,未必想到是什么桥。人人知道故事,未必想到里面有什么道理。”写一句话:
人人__________,未必______________;人人________,未必_______________。
⑨仿课文中例句完成:
从近两年的中国体育成绩看起来:_____________,是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事实;_______________,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已然成为世界体育大国了。
四、多彩的语文常识
陆蠡(1908—1942),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写有大量散文作品,出版过3本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囚绿记》写于抗战爆发之后,除了上述题材和情调之外,又加入了对祖国山河沦亡的感叹与对民族气节的礼赞。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
毕淑敏,当代女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1952年出生于新疆。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红处方》、《昆仑殇》、《血玲珑》等。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五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关于驳论文:
驳论文,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反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从而表明自己正确的见解和主张。
驳论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即“驳”与“立”,在驳斥对方错误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正确的观点。“驳”是“立”的前提,批驳对方的要点在于抓住“突破口”。寻找对方论点,论据或论证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揭示谬误,从而立论。“立”是“驳”水到渠成的结果,也是“驳”的必然要求,它也可以在驳论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但是立论的观点一定要鲜明。
驳论文批驳对方观点的方式有三种: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所有批驳的方式的最终目的都是驳倒对方的论点。
何为“正史”
即《二十四史》,是由乾隆皇帝钦定,将24部史书合在一起的统称,记述了中国自上古洪荒时代至明代数千年历史,由汉武帝至清乾隆帝历代学家精心编篡而成,历时长达1800多年,共计3213卷,堪称中华文明的百科全书。它记述了各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科技、军事、文化、艺术、外交等多方面内容,主要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民堂》等,中篇小说《月芽儿》《我这一辈子》,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沙叶新,一九三九年生于南京,回族。当代剧作家。主要剧作有:《一分钱》、《焦裕禄》(与人合作)、《约会》)、《陈毅市长》等。《陈毅市长》获全国优秀话剧创作奖和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作者:革命家、政治家廖承志;当代作家刘亚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法国作家雨果。
历史人物、事件:蒋经国、蒋介石父子;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第二次鸦片战争。
五、文言文专题:
《秋水》
1.通假字
①泾流之大 “泾”同“径”,直。         ②不辩牛马 “辩”同 “辨”,辨识。
2、词类活用
①且夫我尝少仲尼之贤 “少”,形容词用作动词,小看。
②而轻伯夷之义 “轻”,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③秋水时至 “时”,名词用作状语,按时令
④顺流而东行 “东”,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⑤东面而对 “面”,名词用作动词,面对
3、特殊句式
①以为莫己若 宾语前置,应为“若己”,意为“比得上自己”。
②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应为“谓我”,意为“说的是我”。
③闻道百  定语后置,应为“百道”,意为“很多的道理”。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见……于……”,表示被动的固定结构。
⑤我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非,则……”,固定结构,可翻为“不是……,就……”
【文化卡片】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1、仲尼:孔子(前551—前479),名丘,春秋末期鲁国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晚年曾整理“六经”。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成    语】
  望洋兴叹: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见笑大方(贻笑大方):让内行见笑。
捕蛇者说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岁赋其二(       )(2)几死者数矣(      )(      )
(3)更若役(         )(4)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
2.翻译下列句子:
⑴虽鸡狗不得宁焉。                                                            
⑵君将哀而生之乎?                                                            
⑶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⑷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⑸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⑹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⑺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3.蒋氏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而“戚”?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加以简要回答。                                                                  
4.选出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
A.视其缶(fǒu)曩(nǎng)殚(dān)其地之出B.弛(chí)然顿踣(bó) 生日蹙(cù)
C.啮(niè)人挛腕(luán wǎn)瘘(lòu)D.隳(huí)突恂(xún)恂而起而骇(hài)者
5.“永州之野产异蛇”中用“异”,不用“毒”,理解正确的一项( )
A.用“异”说明此蛇格外毒           B.用“异”说明与其他蛇都不相同
C.用“异”暗中伏下一个“毒”字,但比“毒”的含义更丰富
D.用“异”说明蛇是永州特产
6.选出诵读下面句子时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 乡邻之生/日蹙             B.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 叫器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D. 但原/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说”指的是_____的一种文体,跟_______在某种程度上相似。“说”的内容,一般是作者对某个社会性问题_________从而说明一个道理。
A.现代当代散文感情反发    B.古代现代散文抒情言志
C.古代现代杂文见解和议论  D.当代当代杂文说明和解释
8.此例句中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A.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恒都。B.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C.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9.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有误的一句是(   )
A、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D、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10.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B、河曲智叟亡(wáng)以应。
C、复立楚国之社稷(jī)。        D、更(gèng)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故:故为之说 既克,公问其故 B、比: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C、食:谨食之 食之不能尽其材    D、观:今以蒋氏观之此则   岳阳楼之大观也
12.文章结尾作者提到了“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你是如何看待柳宗元的思想的?
                                                                              
13.文中蒋氏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愚公移山-----列子
一、翻译下列句子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
2、且焉置土石?       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3、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4、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
二、回答下列问题。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直通豫南,达于汉阴。
3、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对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愚公的妻子是出于对丈夫的关心而“献疑”的,她不反对移山,所以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且焉置土石。智叟更多的是讥笑,阻止移山,也体现了他智非真智
4、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智叟”对举,有何深意?从表面看,愚公“愚不可及”,但事实上,“大智若愚”,他有远大的抱负,移山是为了造福后代,他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智叟不智,他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实为“鼠目寸光”。
三、基础知识训练
1.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
万仞(   ) 箕畚(   ) 孀妻() 匮乏(   ) 始龀(    )
2.连词起连接作用,表示被连接部分之间的关系,指出下列连词所表示的关系。
⑴面山而居。 而:                      ⑵聚室而谋。 而:                 
⑶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而:                 
⑷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而: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惩山北之塞(塞:             )⑵杂然相许(杂然:            )
⑶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         )⑷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         )
⑸惧其不已也(已:         )⑹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         )
4.理解翻译下面几个句子。
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⑵吾与汝毕力平险。                                                      
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⑷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⑸甚矣,汝之不惠。                                                      
5.写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指通豫南     通   ,意为          。⑵始一反焉      通   ,意为          。
⑶汝之不惠     通   ,意为          。⑷一厝朔东      通   ,意为          。
⑸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   ,意为          。
6.这篇文章是一篇寓言,其寓意是()
A、愚公与智叟正相反,愚公不愚,智叟不智。B、要有长远打算,办什么事都要有计划。
C、只要下决心,有恒心,任何困难都能克服。D、只要办事认真,上帝也要受感动。
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⑴文言文中,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 )
⑵“河阳”应理解为河的北岸。( )
⑶“甚矣,汝之不惠”是个倒装句,翻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
⑷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反对愚公移山。( )
8.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B、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C、其:其妻献疑曰 既出,得其船……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D、之:投诸渤海之尾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9.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请谈谈你对愚公“开路”精神的理解。
                                                                                
《扁鹊见蔡桓公》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A温故而知新                      B故使人问之
2.A居十日,扁鹊复见                B面山而居,
3.A司命之所属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所属           C属予作文以记之
4.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桓侯又不说
二、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义
1君有疾在腠里(古:             今:                 )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古:             今:                 )
3臣是以无请也(古:             今:                 )
4居十日(古:             今:                 )
三、指出下列的通假字并解释
1望桓侯而还走       通   ,意为          。  
2病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       通   ,意为          。
3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通   ,意为          。
《论语》十则
1字音:谋(móu) 焉(yān) 恕(shù) 弘(hóng) 毅(yì) 喟(kuì) 韶(sháo) 雩(yú)
2多音字:
省:三省(shǐng)吾身 省(shěng)份  传:传(chuán)不习乎 传(zhuàn)记(jì)  恶:凶恶(è)  不成人之恶(è) 恶(ě)心(xin)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ù)也。    冠:衣(yī)冠(guān)整齐  冠(guàn)军(jūn)
4词语:
交而不信乎:交:交往 信:诚实。 见贤思齐:贤:德行优秀的人贤人。齐:与德行优秀的人一致。 其恕乎:恕: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  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别人的坏事。 富而可求:而,如果。表假设。 不处也:处,据有,取。  执鞭之士:低微的官职。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没想到音乐的创作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图:料想。为,作,创作。  莫春:暮春,晚春。
春服:春天穿的单夹衣服。  冠者:成年人。  浴乎沂:在沂河边洗澡。  风乎舞雩:在舞雩台上吹吹风。舞雩,鲁国当时的祭坛。 咏:歌唱。  与:赞赏。
1.《论语》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的言行。
2.孔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家、_____家。
3.《〈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谋划不诚心诚意吗?与朋友交往不诚实吗?传授的知识不去复习吗?”
孔子说:“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
子贡问:“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遵守的准则吗?”孔子说:“是宽容啊!自己不想随的,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难的道路还很长。”
孔子说:“富裕和做官是人们追求的,不讲仁义之道去得到它,就不应该占有。贫穷和低贱是人们厌恶的,讲仁义之道反受穷而卑微,也不应离开它。”
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行动,再说出来。”
孔子说:“君子应该成就别人的美德,不应该促成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相反。”
孔子说:“做官如果能够通过修养仁德而获得,即使是低微的官职,我也尽力而为。如果不能获得,我就从事爱好的事业。”
孔子在齐地听了《韶》,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肉味,感叹道:“不料想音乐的创作竟然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曾点)说:“到了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做好(穿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游泳,在舞雩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孔子叹了口气说:“我赞赏曾点说的啊!”
归纳成语、格言: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成人之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月不知肉味
六、第七单元诗歌赏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译诗:
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光得快要发狂!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句解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剑南一带忽然传来官军收复蓟北的喜讯,初闻此讯,我止不住热泪滚滚,洒满了衣裳。首联恰切而逼真地反映出诗人当时的心理,感人至深。多少年动荡流离的生活,多少个忧愁凄苦的长夜,多少军民的浴血奋战,就要结束了;多少年的日思夜盼,终于实现了,怎能不教人喜极而泣?“忽传”,表现捷报来得突然,如春雷乍响,惊喜的洪流,冲开郁积已久的感情闸门。“剑外”,即剑门关(剑阁)以南地区的蜀中(今四川境内),唐朝置剑南道,治所在成都。“蓟北”,唐时的幽、蓟二州一带(今河北北部),是安史叛军的老巢。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回过头看着妻子儿女,她们脸上的愁云已经一扫而光;胡乱地收卷起一堆诗书,我欣喜得简直要发狂!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又一高峰。“却看”,即回头看。当自己悲喜交集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漫卷”,是一种无目的、下意识的动作。动乱结束,第一个长期深藏在心里的愿望自然冒出来:从此可以回乡,过上安定的日子。所以欣喜若狂地把散乱的诗书卷起来,诗人未必真的要立刻收拾行李,只是情不自禁,渴盼早归的自然流露。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满头白发的我,要放声高歌,还要纵情饮酒;有明媚的春光作伴,正好可以启程回归故乡。颈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并转入极欲回乡的心情。放歌、纵酒是狂喜的具体表现。青春、还乡是诗人的设想。“白首”,一作白日。如果作“白日”,就与下句中的“青春”显得重复,故作“白首”较好。“青春”,指春季。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立即乘船从巴峡启程,顺水穿过巫峡,直接由水路北上襄阳,旋即又由陆路直奔故乡洛阳。尾联就还乡作进一步抒写,展望中的旅程是多么美好,又是多么平易坦荡。实际上,从剑外到洛阳,路途很远,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处相距也不近,但在归心似箭的诗人笔下,简直就像朝发夕至那么容易、那么快速。这一联包含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也就有了一泻千里的气势。
“巴峡”,指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上游峡谷,非巴东三峡。“巫峡”,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长江三峡之一。“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杜甫祖籍在此。从襄阳到洛阳,要改走陆路,所以用“向”字。“洛阳”,今属河南。杜甫籍贯河南巩县,三岁时移居洛阳,故常以洛阳为故乡。句后作者原注:“余田园在东京。”东京即洛阳。
【赏析】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当这一天终于盼来时,他竟激动得悲喜交加,喜极而哭。前四句由“忽传”到“初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后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得乘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这从他一口气列出的四个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已沿着这一路线飞走了!
韦应物《滁州西涧》诗歌鉴赏
滁州西涧①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②,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①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西涧:在滁县城西。②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
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思考与练习]
(1)作者用“                ”的诗句表达坚守节操的志向。
(2)有人说,诗歌蕴含作者感叹自己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以这样的说法,那么诗歌中的哪个字是作者的自比?
(3)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独怜幽草涧边生  (2)“舟”字。  (3)表达了忧伤的情感。
《约客》
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经典试题】
1、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2、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 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出来的?
【参考答案】
1、C(提示:前两句是诗人听到的“景”,诗人盼望朋友到来,侧耳细听,没能听到朋友的脚步,只听到雨声和蛙声;这两句也暗中点明朋友“不来”的原因。明乎此,最后一句的“闲敲棋子”的“闲”就不能理解为“悠闲”“闲适”,而是闲得无聊。)
2、诗人当时侯客不至,心情烦躁不安。通过一个细节描写“闲敲棋子”表现出来。
  如 梦 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诲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         和         。
     (2)作者采用        手法,表达了对春花的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答案:(1)叶的茂盛 花的凋零 (2)委婉含蓄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注释义]
  (1) 菩萨蛮:词牌名。  (2) 造口:在今江西万安西南。
  (3) 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4) 清江:指赣江,它经赣州向东北 流入鄱阳湖。
  (5) 长安:汉唐首都,在今西安市。这里借指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6) 可怜:可惜。     (7) 愁余:使我忧愁。
  (8) 鹧鸪:鸟名,传说它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
[名句赏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的毕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复大宋江南的统一。他有将相之才而无从施展,不管何时何地,无论所见所闻,种种物象,都会激发他的报国之志和悲愤之情。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裕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四十七年后,辛弃疾途经造口,想起从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忧伤满怀。况且中原至今仍未收复,举头眺望,视线却被青山遮断;但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这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强了他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但一想到南归后的遭遇,又愁上心头,而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啼声,更使他愁上加愁。全词一波三折,极尽回环宛曲之美;善于运用比兴手法,笔笔言山水,处处有兴寄。
【今译】
郁孤台下清江水不停奔流,流水中冲走了多少泪水,这都是逃亡百姓的痛苦。抬起头来遥望西北方,可怜昔日的京都啊,全被无数的高山遮住。
青山怎么能够挡住滚滚的江水啊,江水毕竟要向东方流去。我独立在暮色苍茫的江畔,勾引起心中无限的苦愁,又听见深山传来鹧鸪哀啼:“行不得也哥哥!”
【评析】
这首词辛弃疾填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春,当时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公事”(主管司法兼理军政),驻所在赣州。词从赣江想到四十年前金兵追赶隆裕太后的往事,想象江水还流着当时逃难百姓的眼泪。又从郁孤台一名“望阙”(唐代刺史李勉登郁孤台望都城长安,以为“郁孤非美名”,改为“望阙”),想到宋朝的古都城开封,又想到北方无数山河那时都被敌人占领,成为沦陷区了。江水毕竟要向东流去,重迭的山是不能遮断它的去路的。这也许是作者比喻自己百折不回的爱国壮志。但是,在江上暮色苍茫的时候,听见鹧鸪的啼声,好像是说“行不得也哥哥”,使他想到恢复之业,还是困难重重,引起无限忧愁。
全词抒写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却是淡淡叙述,不愠不火,蕴藉深沉。不假雕绘,使用比兴手法自然动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00:39:45 | 只看该作者
     本站所有试卷下载均无需注册,下载方法:直接点击下面的附件下载到你的电脑或桌面上解压缩即可!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上册期末复习资料.rar (39.55 KB, 下载次数: 27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5 22: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