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31 13:11:16
|
只看该作者
二、前后连贯,融会贯通
文言文教学要以词汇教学为基础,以词义探求为核心,这是不容置疑
的。但孤立地进行字词教学,效率就不会高。
词义引申是语言反映客观事物的需要。一个词出现时,它往往反映一
种事物,只有一种意义。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扩大和加深,一
方面,需要不断创造新词;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原有词的用法,从而产生出
引申义。由此可见,词义引申体现了语言经济的原则,也告诉我们词义引
申是有规律可寻的。如“兵”字,象形为人举着大斧,本义为武器,由此引申
出拿武器的人“士兵”,士兵聚集在一起组成“军队”,有了军队,便有“战
争”,而战争的策略是“兵法”……这样一来,便构成了“兵”的词义系列。
其语言的内部根据是词与词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影响,造成词义此消彼
长,出现词义的变化转移现象。
三、扫除障碍,全面理解
通假现象,可以说是学生阅读文言文时的拦路虎。学生在做课外文言
文阅读训练时,往往会因一个通假字而影响了对全文的理解。要解决这个
矛盾,除了靠一定的通假字积累,向学生介绍通假字的有关知识也很有
必要。
通假字与本字只不过是读音上相同或者相近,字义上并无联系,这同
现在学生把“毕竟”错写为“必竟”,而“毕”与“必”只是读音相同,意义上并
无联系的现象有些相似。所以在阅读时,只要发现某个词的意思同全句?
格不入,便应考虑通假的可能。在确定通假字的本字时,主要根据它们音
同或者音近的关系来“依音破字”,如“矢”同“誓”、“才”同“裁”等。同理,
同声符的字往往也可以通假,如“详”同“佯”、“指”同“旨”之类。只要该字
读音同假借字相同或相近,意义上也能使整个句子讲得通,确定它为本字
就有一些把握。当然,这样做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毕竟给了学生一条辨析
通假现象和确定借字、本字的思路。
这种学习古文的方法,也许不适合所有的学生。我在这里只是起个引
领作用,需要老师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
教学探索
82
2006.08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的难题,学生往往视为畏途,对文言文
学习始终难以产生兴趣。究其原因,主
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太难,字词
意义的变化太复杂,总希望老师讲;另
一方面是因为整天听老师讲实词的意
义,虚词的用法、句式、翻译……讲白
了又没有多大意义,老一个模式,真难
熬。我想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是文言文
教学模式的僵化。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我认为老师要“洗脑”,要用新课程
的教学理念武装头脑,重新研究文言
文的教学方法,确立在新课程中文言文
教学的模式,让学生爱学会学文言文。
我在教学中主要就是采用诵读法。
诵读即朗读、背诵,是一种目视其文,
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
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通过诵读理解语
言,通过诵读感悟内容,通过诵读积累
文言知识。
一、通过诵读,把握文章大意。
宋代朱熹说:“书读百遍,其义自
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
义也。古人是聪明的,他们懂得抓住
“读”,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他们并
不多谈理论,也不越俎代庖,而是让学
生老老实实地去读,一次一次,慢慢地
脑中丰富,大意也就了解了。每教一篇
新课文,我就先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注
音大声地朗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在
初读的基础上,再播放课文的录音,让
学生结合录音校正字音、体会情感。在
两遍有声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大多对课
文有了较深的印象,至少,绝大数的同
学都能流畅自如并富有情感地诵读课
文。接下来,我再让学生自由朗读课
文,结合注释,把握大意。然后我就
将一些重要的字词投影出来,让学生
合上课本回答它们的读音和意义。这
样通过诵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
文本亲密接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
的能力。
二、通过诵读,理解文章语言。
(即“以读带译”法)
翻译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如何实施教学才能动起来,真正体现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采取了
“以读带译法”。“以读带译”法中的
“带”,是“带动”的意思,即对已有
知识的迁移,它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
现。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要积极思维,
要运用“语感”来唤醒头脑中对曾学
过的字、词、句、篇等知识的记忆,
从而也就带动了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
解,带动了翻译。也可以这样理解,
“译”就是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大脑
的一种积极地、综合地运用旧信息有
机的组合产生新信息的思维过程。因
此说读的过程就是译的过程。在读上
下功夫,就是在译上下功夫了。
“以读带译”法本身决定了主要是
直译而不是意译的方法。因为直译的词
义、句意距离原文最接近,直译最能体
现“读”在翻译中的带动作用。
我认为当堂口译是个好办法。当堂
阅中新课程中文言文高读教学策略的探究
◎
谭
颖
口译是在对课文作了数遍有质量的朗
读,而且又对个别新知识学习之后,立
即令学生口头翻译。我要求学生口头翻
译必须出声,而且自己能听见自己的声
音。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两点:一是使
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之中,促进学
生完成从“读”到“译”的过程;二是
有利于及时暴露问题。常有这种情况:
文章学完了,学生觉得也没什么问题可
问了,好像万事大吉了。然而让学生口
头翻译是个较真儿的练习,有些学生对
某些细节如何处理拿不准,有些学生则
是口头表述能力差,现代文语汇不够
用,虽心知其意却说不准确。这两类问
题只有通过当堂口译,才能及时发现。
在口译的过程中,我还要求以小组为单
位,互相评比,看哪组小组的同学表现
最好,就可以在课堂表现评价表中加
分。这个评价过程也是教师点拨指导的
过程。这样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
兴趣,还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合
作,令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有时
候我也这样处理,先让学生在小组中口
译,由组长记录,然后组织全班同学进
行集体交流,教师从中点拨指导。
三、通过诵读,感悟文章内容。
这一环节是引导学生读出文章的主
旨、感情和蕴含的意义。我在学生熟读
全文、疏通文意、理解语言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选择集中(或主要)表现文章
中心的句段,玩味研读,进而说出作者
的观点和自己读时的收获感受。或者适
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思索,师生共
同讨论,最终对文章作出中肯的总结和
评价。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读”。就是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
边读边欣赏课文,归纳出文章结构、语
言艺术等方面的特色。以《赤壁赋》为
例,学生通过多遍的诵读后,很迅速很
轻易地把握文章感情变化过程(乐——
悲——乐),并且准确的筛选出具体的
句段来分析这种感情变化是通过写景、
抒情、议论表现出来的。又如在《项脊
轩志》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
反复诵读,采用不同的方式(个人或集
体,全文或精选段落)进行。在一遍一
遍的诵读中,学生也逐渐加深了对作者
感情的理解,引发起感情的共鸣。
四、通过诵读,积淀文化知识。
新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