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3、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强烈情感和愿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教学难点:通过研读文本来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多种形式的诵读
3、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合作
教学准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完成填空题
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认定目标
四、精读感悟
(一)、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思考:为什么国歌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2、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唱 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并指导朗读。
(二)、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完成两个练习。
1、介绍的创作歌曲历史背景的句子是哪几句话?说说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的土地上做了哪些令人痛恨的事?
2、出示地图、图片解说当时的历史背景,面对如此惨无人道的敌人,你们充满怎样的感情?我们想对在战火中挣扎的人民大声呐喊什么呢?
3、同学们齐读歌词,理解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意思。
4、聂耳在作曲时是怎样表现呢?从哪些词中能体现出聂耳谱写曲子的激动急切的心情?并范读,指导读,指生读,齐读。
5、轻声唱这高昂激越、催人奋进的歌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