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19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含习作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9:0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2-26 19:06 编辑

学习目标
1巩固学过的字词。
2、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3、背诵积累对联,提高记忆力,感受我国“世界遗产”的美景。
教学重、难点
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词语盘点
(一)、听写 “读读写写”中难的词语
1.通过第五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华民族许多优秀的文化古迹,现在让我们再次去领略它们的风采。请同学们拿起笔,我们一边欣赏,一边听写,注意写字的姿势。(出示课件)这是气魄雄伟的长城,写气魄雄伟 ,这长城是古代的劳动人民用两三千斤重的条石砌成的,这样建成的城墙特别的宽阔、平整,写城墙,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型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写堡垒。我们再来到颐和园,先来到的地方是?写长廊。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一座八角宝塔型的建筑,它是什么呢?写佛香阁,佛香阁下面有一排排整齐的宫殿,又是什么呢?写排云殿。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十七拱桥,桥上雕刻着很多小狮子,形容这些小狮子的样子和姿态都不一样的词语是什么?写姿态不一。
2.看正确答案。(出示课件:气魄雄伟  城墙 堡垒  长廊  佛香阁  排云殿  姿态不一)不一样的,改一改;一样的,读一读。
3.齐读。
(教学意图:一、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本组课文学过的词语二、试图以比较生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想唤起他们对前面学过的课文的一种回忆,让学生对世界遗产有进一步的直观了解,同时也为本节课在“世界遗产”这一主题建构了基础,为后面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积累 “读读记记”中的四字词语
1.我们还欣赏了秦兵马俑,在课文中有很多这样的四个字的好词语,非常值得我们去读一读,记一记。下面,就请同学们轻轻地来读一读这些词语。一边读,一边感觉。读着读着,仿佛让人看到了哪一种兵马俑?(出示课件:身材魁梧 神态自若  久经沙场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跃跃欲试  若有所思  殊死拼搏)
2.指名说,并用上以上四字词语。
3.同桌之间说一说。
教师总结:生动准确的词语在描写景物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积累和运用。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出示:“语文园地五”,生齐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9:05:50 | 只看该作者
二、我的发现(学会一种新的表达方法:比照)
1.首先进入,出示:“我的发现”,生齐读。认真读读这两句话,看看有哪些我们曾经学过的表达方法?(出示课件:①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②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 20000平方米。)
2.引导学生说出句子一是使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并能说出这样写能让我们感受到城墙的宽;句子二是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并能说出这样写能让我们感受到俑坑的大。
3.可是课文中并不是这样写的,而是这样的(出示课件:①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②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读一读,又有什么新的感受或新的发现?引导学生说出这样写能够使句子更加具体准确。
4.这红色的部分能够给我们这样的感受,其实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点,你们发现了吗?引导学生说出:运用熟知的事物来对比,对照。这样方法叫什么?翻开课文,读读小林的话。齐读。                     
这种方法叫比照。
5.比照不仅有这样的作用,还有其它的作用。读读小东的话。小东还发现这样写能让句子更加具体形象。他还举了个例子。(出示课件:这句话是用(   )作比照,让读者很容易想象出“1.5亿公里”到底有多远。)
6.指名说,齐读。括号里面填写“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
7.发现更是为了运用,用上比照的方法,把太阳的大说得更清楚。(出示课件:太阳可大了,它的直径约为139.2万公里,          )。(提醒学过的《太阳》这篇课文,横线上填写:130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
8.这是我们学过的课文,现在来挑战个更难的。(出示课件:那是一棵大树,远看像巨大的凉亭,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说出树的大,可以说十几个大人连起来才能抱得住,几十个大人在树下乘凉也不觉得拥挤,树下住着好几十户人家等。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我的发现,我们知道了比照这种方法,在描写事物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把事物描写得更加具体形象,让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古人也喜欢用一种别具特色的表达方法来描写景物。让我们一起走进(出示课件:日积月累,生齐读)
(教学意图:比照这种表达方法,这是一个教学难点。我设置了三个梯度,努力体现新课程提倡的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一、出示没有比照的两个句子,请学生发现这里面有以前学过的哪些方法?同时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意图:1、这里有两种学生以前学过的表达方法,打比方和列数字,引导他们发现这两种表达方法,既是为了巩固更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两种表达方法跟比照的区别所在;2、为了想让学生理解这两句话想表达什么意思?二、在学生理解了这两句话以后,再出示带有比照的两个句子,学生不但理解了城墙的宽和俑坑的大,还能知道城墙到底有多宽,俑坑到底有多大。通过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学生水到渠成地明白了比照这种表达方法。三、在发现的基础上设置了两个练习,一个是文中的,一个是课外的。从旧知识引入,到发现新知识,再到运用新知识,这一环节就变得扎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9:06:04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时
三、日积月累
1.翻开书本,认真读读上面的对联,这就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种表达方法。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由读。
2.指名读,读正确即可。(请四位学生来读)
3.都读正确了,你们真能干。这一次读,有更高的要求了,请你一边读,一边去体会、去想象,对联中在描写怎样的景色?然后去记一记,这一副对联是跟哪一处景点相对应的?
4.出示课件,故意把青城山和大明湖这两个地名对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山东济南大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四川青城山真武殿)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
5.同学们,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它能够用非常简洁、非常对称的语言把一处景点的特色描写出来。“树红树碧高低影”是描写树的,就猜它在山上,所以就对应青城山,
“一城山色半城湖”里面有个湖,是描写湖的,所以就应该对应大明湖。
6.想看看青城山和大明湖吗?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教师讲解:青城山:这是青城山,它是一座道教名山,山中的溪流沟壑都隐藏在这繁茂的树林之中,因为它林木四季长青,所以取名青城山。
大明湖:这就是大明湖,它在山东济南,它是由众多的泉水汇流而成的一个天然湖泊,自古以来,变身莲河,湖畔垂柳依依,用“一城山色半城湖”来形容它,是最好不过了。
7.一处是山,一处是水,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景色,你能把这两种完全不同的韵味吟诵出来吗?指名吟诵: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用这样的语气来吟诵出来,仿佛让老师看到了这样美妙的景色,我们也来一起试试吧。齐诵。
8.青城山和大明湖,不一样的山水风光,带给了我们一种美的享受,那颐和园的月波楼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色呢?轻轻地吟诵对联,静静地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并说明这副对联描写的是两个时间的景色,上联写的是白天,阳光从小路两边的竹子透射下来,仿佛是云铺在了地上。而下联写的是夜晚的景色,月光如泻,把花的影子投射在窗帘上,深深浅浅的,煞是好看。
9.我们也来吟诵。齐诵
10.以上三副对联都带给了我们美的享受,让我们欣赏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在读第四副对联之前,我忍不住想向大家介绍两位诗人的诗句。(出示课件: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欧阳修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遥山皆有情。——苏舜钦)
男女分读,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沧浪亭的对联取自这两位诗人的对联。教师点出:这样把两个诗句集在一起被称为集句联。
11.这副对联还有一个故事呢。沧浪亭曾经是苏舜钦的私家花园,当时是他用四万钱从别人手中买来的。买来后,他很高兴,就请他的好朋友欧阳修来为沧浪亭题诗。于是欧阳修就写下了“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这样的诗句,后人就把欧阳修和苏舜钦的两句诗集成了一副对联,刻在了沧浪亭的楹柱上。(出示课件:沧浪亭图片)读着这副对联,仿佛让人感受到了欧阳修和苏舜钦之间的友情。让我们一起来吟诵。齐诵
12.背诵四副对联:读着读着,我想大家肯定对这四副对联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把它们背下来吗?选自己最喜欢的背一背,记一记。
①自由背②四人小组背③齐背
13.拓展:(出示江心寺对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宋•王十朋)温州市江心寺山门上这副叠字联,是南宋人王十朋年轻时寓居江心寺读书时,朝朝暮暮面对瓯江的江潮和天空的浮云的变化,用白描的手法自然而然地写出来的。非常的有意思。
教师总结:其实,像这样精彩、有趣的对联,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平时要注意搜集。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它记下来,回来跟我们同学进行交流。
(教学意图:对联对四年级的学生并不陌生,这次的对联是描写我国“世界遗产”的美丽景色。通过朗读对联,感受对联在语言文字上的精炼性和在描写景物特点上的准确性。通过对联的吟诵,让学生感悟对联所描写世界遗产的特色和魅力所在。)
教学思路:
这是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分五大板块: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今天教学了“词语盘点”和其中的二大板块: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我努力将这些看似没有关联,看似情感淡薄的板块跟前面的课文内容、跟前面的单元导语联系起来,把“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都统领在“世界遗产”这一主题下,在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自主探索下,把这三个看似毫不相关的内容串联成为一个整合丰满的文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9:06:14 | 只看该作者
第四、五课时
一、习作
1.习作内容——写一处景物(校园、果园、公园、罗波潭等)
2.写作方法——模仿——《长城》《颐和园》的写作方法
(写作顺序、观察角度、过度句、展开想象,比较方法、修辞手法等)
3.作文自改
二、习作讲评
1.优秀作文展评
2.反复修改,(自改互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8 23: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