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生粗心大意的成因及对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5:0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生粗心大意的成因及对策
黄陂区滠口中学、小学    张常清   王银球
目前,不少中小学生在进行运算时,常常会出现会而不对、或对而不简、或对而不快、表述不严密、不全面等现象。还常常听到一些教师或家长或学生本身在分析原因时说:“唉!这道题本来是会做的,就是因为粗心大意,所以做错了。”似乎一句“粗心大意”就可以为运算错误开脱。我认为:“粗心大意”本身就是运算能力差的一种表现。从这个角度来认识“粗心大意”,才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中小学数学教学所要培养的三大基本能力之一,它是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知识、方法、技能技巧相结合,在处理数量关系方面的表现,它不可能独立存在和发展,而是与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等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形成的一种综合的数学能力。运算能力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性、迅速性和简捷性。
    一些常见的"粗心大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中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较笼统。
    中小学生的感知一般说来比较笼统,不够精细,尤其是低年级更为突出。例如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时,常常56误抄写65,有时从草稿上抄到作业本上,一搬家就变了样,把0.231抄成0.123。另外,小学生的视觉有选择性,一些新奇的、感兴趣的部分首先映入眼帘,从而掩盖其他部分。如计算200+10-200+10,很多学生算出0,学生把关注点过多地放在两个相同的数相减,而忽略了运算顺序。
    二、 引起中小学生注意的范围比较窄。
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范围也不够广。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力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容易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如计算:
150+16×5-22
    =150+80
    =230-22
    =208
    学生在第二步计算中把22落下来,而到第三步又把22写上,形成了不等式。
    三、 中小学生容易受定势思维干扰。
    在计算方面表现为原有的计算法则干扰新的计算法则的掌握。例如在学习小数加减法时,开始总有些学生不把小数点对齐,仍把小数的末位对齐,原因是受整数加减法的影响。初学带分数减法时,分数部分不够减时,要从整数部分借"1",按照分数部分分母是几,同分数部分相加。而有些学生受了整数减法法则的干扰,不管题目中被减数的分母是几,一律借"1"当十,使结果出现错误。
    由此可见,“粗心大意”不是一件小事,更不是说“以后注意一点就行了”这样轻描淡写就能解决的。“粗心大意”是运算能力差的一种具体表现。数学的运算与数学的基本知识、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一些心理素质密切相关。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克服“粗心大意”,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呢?
    1、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概念、公式和法则是运算的依据和基础,基础不扎实是很难准确进行运算的,更谈不上运算迅速了。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明确结论是什么、结论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在什么范围内适用。对那些相关的知识、容易混淆的概念、公式、法则等,还应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如列表、图示等办法进行比较、分析,弄清它们的异同。还要注意探讨记忆的方法,进行有效地记忆。
    运算步骤、方法也是不容忽视的。数学的运算很多都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解题方法不可一概而论。第一步应该做什么,第二步应该做什么,第三步应该做什么,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学生如果没有掌握这些规律,运算时便无从下手,只能胡乱猜测。
    2、要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而思维品质的优劣则具体反映着思维水平的高低,思维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影响着运算的速度与成败。因此,加强思维品质的培养对运算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思维品质主要是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广阔性、创新性和批判性。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暴露教师的思维过程,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暴露专家(教材的编者)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活动加外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即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再次,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加强思维训练,特别是对错例的分析。错例是很难得的针对性很强的思维训练的素材,经过加工后,能在这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
    3、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很多运算都要涉及一定的知识,进行一定的变形和推理,特别是到了高年级的数学运算,一道题往往不是三两步运算就能得出结果的,有些题的运算情况更复杂,运算过程中还要随时作出判断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和毅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良好的运算习惯。教育学生要有“三心”,即在运算前要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这道题;运算过程中要“细心”,对每一个数据、符号、图形等都要认真写或画清楚;当一时还没有得出正确结果时,要有“耐心”,要认真从审题开始,分析思路,仔细检查每一步骤,千万不可急躁。平时的作业还要注意整洁、规范,养成认真审题和认真检查的习惯,努力提高自己运算的准确率。
    4、培养运算能力还要注意多教给学生一些口算、心算以及简便运算的方法,教会学生懂得去检查得数是否正确。例如:解方程要把所得的解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为了检验运算结果是否正确,可采用对运算过程逐步审查是否有数字抄错或运算错误产生,有时也可以用作图的方法来验证。










实施快乐教学,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黄陂区滠口中学、小学    张常清   王银球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涌现,可谓“百花齐放”。其中“快乐教学”脱颖而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数学教育界,它已逐渐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知和运用最多的教学指导理论。
树立“快乐教学”的思想,让学生“爱学—学会—会学”,强调教学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以学为乐的志趣,变“厌学”为“愿学”,变“苦学”为“乐学”,以人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并践行于日常的教学中,有效地消除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使学习变得有趣,让学习过程变得愉快。
中小数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有关数、图形、统计等基础知识,而且还要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一定的推理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态度,养成以学为乐,乐于探索,敢于成功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和谐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牢固地掌握了以下几点实施“快乐数学教学”的策略。
一  让学生在平等、信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感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交流过程。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与教学效果之间起着一种潜在的“中介”作用。调查表明:“学生不喜欢学校的第一位因素不是课程的压力,而是师生关系,学生需要老师的信任、公平、鼓励和表扬。”因为任何一个教学目标只有通过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沟通这个潜在的和谐环节才能得以实现。没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扮演好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交谈,如:“谁想说说......”“请你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课后,也常常和同学们一起交流、探讨或其它活动等。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另外,教师还关怀、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和学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使这种新型的民主师生关系成为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一种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良好互动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事实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焕发出求知的积极情感,才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二  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就是给学生提供让问题意识萌芽的合适土壤,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等方式,把枯燥的数字、符号,抽象的概念、公式,变成有实用性、愉悦性的具体场景,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让学生先在脑中再现春夏秋冬自然风光,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更换,周而复始;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如星期一到星期日),使学生初步理解“循环”的含义,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又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我从学生的学号入手,创设游戏情景。上课伊始,学生就从自己熟悉的学号开始游戏复习旧知——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自然数按能被2整除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等知识,引入新课——自然数的另一种分类“质数和合数”。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再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说,学生的认知来源于生活,只有对知识产生兴趣,才能产生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我创设了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情境——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 1一块。猴2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猴3三块。引出数学问题—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一上课,先听一段故事,学生非常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新知,使学生感到学习很有趣,不枯燥无味。
三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认识的愉悦性是自己去体验感受知识,愿意学、主动学才是学生发展的先决条件。新课标提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强调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跳出“书本——教室”这个小圈子,让学生从生活中,从社会生产实践中寻找数学问题,使学生从封闭的教室走向开放的社会大课堂,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由活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实现数学再创造。例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一课时,我组织学生“猜张老师的电话号码”和用学号描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游戏下课”,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和掌握新学知识,享受获取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喜悦。又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在新授的开始是根据“猴王分饼”的故事引发出几个分数让学生猜想哪些分数的大小相等呢?于是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再请学生说说那些分数的大小为什么相等?然后让学生通过“模拟分饼”折纸的小组活动验证自己的结论,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分数的分子、分母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怎么变化的?小组观察、讨论、发现规律,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得出性质后,再让学生说出猴王的想法,并回答如果小猴子要四块,猴王怎么办?既前后照应,又让学生在帮猴王想办法的过程中,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变与不变的思想),感受和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受到班内同学的影响,同学之间的交往和对话是多元的。新课标明确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与同伴一起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经历了认知历程,情感相互感染的历程。因此,要让学生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分享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模拟分饼”,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分工合作,动手操作。让学生在画画、剪剪、涂涂、比比等过程中合作学习,经历知识的形成的过程,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动,使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探究乐趣。
五  让学生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历史的飞跃。中国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给数学课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这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厌学情绪、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真正的体现学生为主体,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节课时,本来这节课的内容是相当抽象和枯燥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可以在教学课件中设计这样一个环节:一只卡通熊带领大家参观新建成的小区,整个小区的环境是由学生已学过的各种图形组成的,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等。然后问大家:“这个小区漂亮不漂亮,你发现它们都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问题。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和生动的情景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又如:在讲解“圆的面积”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一重点,可以先在电脑上画好一个圆,接着把这个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16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从而导出求圆的面积公式。使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六  让学生在教师榜样的情感熏陶下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师有其自身的情感熏陶与激励促进作用。皮亚杰认为,好的“构造”可以是学生在良好的环境和气氛中,依靠对教师的认识、模仿和领悟并在老师的熏陶下达到一个新境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的培育时,教师自身的心理品质和严谨的教风显得由为重要,表现为良好的情感调控能力和富有自制力,注意情感的传递效应。教师的讲评、板书、批改和教育中所显露出来的品质对于学生是一种感化,是一种榜样的力量。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要更多地掌握和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尊重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方面的差异,从而使教师不仅能够传授知识,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              学生是鲜活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而他们的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的教育。所以,当代教师应当以“快乐教学”的理念来实施教学,让快乐教学成为一个新的教育里程碑,让快乐的阳光普照校园,让我们的学生尽情编织童年的梦想,享受数学,享受快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10: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