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前最热门的话题是如何打造高效语文课堂,也是我们必须攻克的堡垒。《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再次重申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认为:要想取得高效的语文课堂,关键是要能让学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只有把单一的讲解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机,才能获得健康的发展,才能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阅读教学、高效、活、互动
近年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小学阅读教学改革也呈现出一个个崭新的局面。但是,我们仍然存在这样的课堂:有时只有教师在堂上唱独角戏,有时被个别能力强的学生和老师一唱一和的,但对于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长期是一个陪衬背景,即被动的局面,长此以往,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更加丧失了自主学习的意识。他们习惯了老师一字一句的灌输,习惯于听同学的回答,有着严重的学习依赖性,主动创造的激情逐渐消失。
阅读教学本来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教学内容,却使孩子感到索然无味,失去兴趣,那是多么可惜、可悲的一件事!原因何在?阅读教学忽视孩子学习活动的过程,忽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参与意识不强,导致学生读书、思考、讨论、质疑问难的机会与时间减少,所以直接影响到整个阅读教学的效率。
是否达到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发挥好自己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致,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使他们更好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充分享受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这一过程。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
一、为师者善“导”,学者会“演”──“活”的关键
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教师,也是整个课堂的“导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所以,教师要舍得放权、放手,变教师单一的讲解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求知。师者善“导”,学者会“演”是高效语文课堂“活”的关键所在。
(一)善用导入,激发兴趣,开启智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师者善“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导入课文的学习。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迅速而有效的进入人教版第七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的学习,她用图片这样导入新课:
师:你最喜欢的体育明星是谁?
生:姚明。
(出示姚明成为骨髓捐赠志愿者的图片)。
师:2005年9月姚明在北京参加了中国骨髓库校园爱心之旅启动仪式。有记者现场采访他。(出示一名记者采访姚明的对话)
记者问:你是真捐,还是假捐?
姚明答:一旦需要,马上就捐。
记者问:假如正在举行一个重要的比赛呢?
姚明答: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孩子们犹如那含苞欲放的花朵,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智慧去开启它,让它在和煦的春风中绽放。上述片段中的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明星入手,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为学生学习课文奠定了情感的基础,引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这样的课堂即将会呈现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景象。
(二)善用赏识教育,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乐于表达中增强自信
赏识教育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潜力,把成长的快乐还给学生。教师要从课堂入手,为学生创设一个被赏识的氛围,让他们受到赏识,树立自信──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课堂上多用“我喜欢你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我赞许你这种与众不同的回答!”等等。当学生专心听讲时,教师应投以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发言精彩时,教师要不惜尽情地鼓掌。
轻松、快乐、愉悦的心理状态与畅所欲言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即使学生说得结结巴巴、吞吞吐吐,都给予肯定和赞扬,让他们树立自信心。
如教学《美丽的小路》时,设计让学生进行配乐颂读比赛的环节,看谁能读出兔姑娘和鹿先生对美丽的小路的赞叹之情。同学们感到新奇,都跃跃欲试。在音乐声中,同学们的诵读仿佛让大家真正看到了鸭先生门前整洁、美丽的小路,他们声情并茂的诵读就像舞台上表演的演员!紧张的比赛中课文逐渐为同学们所熟悉、牢记。在这表现自我的舞台中,同学们不但提高了自身的朗读水平,而且在无形之中增强了自信心。这为学生创设了被赏识的环境。学生在活动中全方位地受到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信心。
(三)“好剧本”要让学生“演”出来,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孩子们喜欢新奇事物,喜欢展示自我。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就需要教师能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枯燥的读背,学生肯定要丧失兴趣。表演是孩子们喜欢的节目,为了演好角色,学生就必须主动去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设计符合人物身份的动作等。这是一个需要多种才能的综合活动,需要学生发挥创造能力。
课内的采访表演和课外的课本剧表演,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此时课堂上师生的关系完全是平等的,教师只是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纵观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适合学生演课本剧。
如教学《要下雨了》,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编排课本剧的:
小白兔:(大声)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燕子:(边飞边说)天快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
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捉虫子)
小白兔:(跑过去)小鱼,小鱼,今天怎么偷闲出来了呢?
小鱼:天快要下雨了,水里面很闷,我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呀。(透
气动作)小白兔,你赶快回家吧,小心被雨淋着。
小白兔:边跑边把消息告诉蚂蚁。
蚂蚁:确实快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碌着搬粮食呢!(边搬东西)。
又如教学《夏夜多美》这一课,学生通过表演课本剧,领悟到了动物朋友间互助互爱的可贵精神,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使课堂焕发出了活力。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本剧的演出,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培养听说能力,积淀丰厚的语文素养,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下雨了》《夏夜多美》等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问、学生听答”的常规教法,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好剧本,让学生演出来,不仅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突破口”。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针对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发挥创造性,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努力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二、学者当“主角”,师者居“配角”──“活”的核心
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必须打破教师独霸讲台的樊篱──让老师走下讲台,退隐幕后,参与学生学习。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走上讲台去当主角,去说出自己的见解,展示才华,参与课堂教学,去“演”绎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这是高效语文课堂“活”的核心。
(一)思维灵动,师生在互动交流中升华
教师要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灵动”起来。如我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是这样在师生互动中激活学生的思维的:
师: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邓爷爷是怎样植树的?课文哪几小节写邓爷爷植树?
生:二、三小节。
师:放声朗读课文二、三小节,尽量读好,要让人仿佛看到了邓爷爷植树的情景,放声读课文。
让一名学生读第二、三自然段。
师:他读得不错。仔细再看一下,邓爷爷是怎样植树的?
生:很用心。
师:课文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邓爷爷很用心植树呢?大家试着找一找、划一划。
生:仍、兴致勃勃、小心、仔细……
师:邓爷爷十分用心、认真地植树,是从课文里邓爷爷植树的句子感受到的,特别是同学们刚才提到的一些词语(兴致勃勃、小心、仔细)更能突显出来。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这些句子,细细揣摩,一定会读出感动来。(慢慢地学生的感情不断升温,大有进步。)
师:你读得太棒了,老师禁不住也想跟同学们一起读了。我们一起怀着感动之情再读一读吧。(师生充满激动地读第二、三小节。)
师:看得出你是植树的新手,谁再来读这一节。(又一生读,有更大的进步。)……
我通过对“植树”这一情景朗读的逐步导学,和学生互动交流,后来还用“植树新手”、“植树能手”、“植树高手”、“植树专家”这些生动形象的称呼,让学生慢慢领会当时的感人气氛,从眼前看到的感动到心中的激动,将课文中所要表现出的情景与气氛完整地展示在众人面前。这样设计教学,引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探究,让学生思维灵动,也自然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水平,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让整个课堂都保持着一个良好的互动环境。于是,学生便在这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下,参与到课堂,课堂上学生就“活”起来了,教学也就水到渠成地收到了实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