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的天堂》(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的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早晨,“阳光照在水面上”,一拍手,才见鸟儿纷纷飞出来。鸟儿的习性是晨出暮归,天亮就离巢欢叫,不知什么情况下才有文中这种现象发生。
福建省永春县横口学区 郭鲜灿
《鸟的天堂》中所写的景象是作者巴金先生亲目所睹。郭鲜灿老师说的“鸟儿的习性是晨出暮归,天亮就离巢欢叫”,这是在树木较稀少的地方看到的现象,因为鸟儿晚上宿在树上,一早就会飞出去觅食。如果在较大的树林或竹园里,往往整天就有很多鸟儿栖息在一块儿。由于里边有足够的食物(虫子、果子、嫩叶等),故就不一定一早飞出去觅食了。
课文中写的那棵大榕树,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西部,新会县向南六公里。那里有一条河叫天马河,穿过天马河,河畔有座“榕树林”,人称“天堂中的乐园”,人们乘着游艇,在老榕树婆娑的树阴下,
穿过一条条榕树的枝干,像是在迷宫里寻找通道。说是榕树林,其实只有一棵老榕树。据资料载,那棵老榕树生长的经历是这样的:
500多年前,天马村的农田年年遭旱灾,乡亲们开了这条天马河,引水灌田。可年景仍不见好转,当地的土豪硬说是天马河开糟了,把风水破坏了,,强逼着农民把河堵了。农民含着眼泪,担来泥土倒在河心,筑起了一个土墩,成了河心小岛。后来,不知怎的,土墩上长出一棵榕树来,当初只是一棵小树,后来越长越高,每年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入土的根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枝干长高了,又挂下气根来……这样不断地生长,树干多得数不清。一棵树就这样长成了一片林子,使河心小岛浓阴密布,占地达16亩。科学家们想从这千千万万枝干中找出一条主干来,但始终没能找到;因为不管是长了数百年的老枝干,还是近年来长的新枝干,都是一个模样儿。这样壮观的“榕树林”,据报上说在印度也有一片。别的地方虽有榕树,但规模很小。所以,当地人把这棵古老的大榕树称为“神树”。又因为不管白昼黑夜树中都有无数鸟儿,所以人们又把这棵大榕树称为“鸟的天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