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坑人”事件
二年级上册《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世纪版)中有关于概率的初步认识——“可能、一
定”。大家都在研究如何上好这节课。有的研究课我觉得上得有点偏,主要偏在教学定位上。这节课的
编写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一定的,也就是初步认
识可能事件和确定事件,仅此而已。而有的老师上这节课的时候,把“可能性有大有小”和列举可能性
的若干种情况都包括进来了。这主要是不太清楚教材的结构体系造成的。
我在上这节课的时候,先让孩子们从装有三个黄球和三个白球的盒子里摸出一球,让孩子们感受“可
能”——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然后再让孩子们从装有六个黄球(没有白球)的盒子里摸出一球,让
他们感受“一定”——一定是黄球,不可能是白球。但事先不告诉孩子们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球,而是—
—
师:刚才同学们摸球了,有趣吗?
众生:有趣。(声音不高。)
师:现在还想摸吗?好,(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盒子)如果你摸出的是白球,将会得到这个奖品(出示奖
品),一个很好玩的小东西。(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郎举起了手,好多孩子竟站了起来。)谁
来摸呢?看谁坐得端正!
(我指名一男生到讲台前来摸球,孩子的手刚要从盒子里拿出来却被我按住。)
师:他摸到的是什么球?
生1:黄球。
生2:是白球。
生3:可能是黄球。
师:他用上了“可能”这个词,真好!请你拿出来吧。
(男生将球拿出,是黄球,孩子们发出一片惋惜声。再指名一女生,又摸出了一个黄球,孩子们又是一
片惋惜声。这时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
师:(再指名一女生)这一次摸到白球了吗?(停顿,让孩子们在脑子里猜测)好,请拿出来。
(她摸到的也是黄球,她自己笑了,同学们也笑了。)
师:(再指名一男生)他能得到华老师的奖品吗?
(他拿出来的还是黄球。孩子们有些骚动。)
师:还想摸吗?
(还是有不少孩子举起了手。)
师:有没有人有意见?有没有想法?
女生:我觉得这盒子里全部都是黄球。第一,您怕同学得到奖品在课上玩。第二,这奖品是买来的,您
以后还要用。所以,我觉得这盒子里全部都是黄球。我肯定这一点了。
师:真的吗?你们想知道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吗?
众生:想!
(我打开盒子,让学生看到了六个黄球,众生哗然。猜对的同学大喜。我将球一个一个拿出来,最后将
盒子倒扣过来,孩子们都笑了。有一男生的声音:“上当了!”)
师:上当了?是,这是华老师跟大家开了一个玩笑,这个盒子里面装的都是黄球,可能摸出白球吗?
众生:不可能!
师:(板书:不可能。)从这个盒子里面摸出一个球——
生1:百分之百是黄球!
生2:一定是黄球!
(我板书:一定。)
接着,我又创编了一个看连环画、听故事的活动,让学生用上已形成的“可能”和“一定”来分析和判
断。
出示连环画,画外音:一个公司老板急需招聘一些员工。于是,他就在公司的门口贴出了一张特别具有
诱惑力的广告。上面写着:“来我公司工作,工资高,每天你可能得到8枚金币。”这个广告贴出去之
后好多人都看到了。它真是太具有诱惑力了。于是真的有很多人来到公司打工。大家辛辛苦苦干了一个
月,该拿工钱的时候,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老板提着一袋金币过来,打工的人刚想拿,老板说:
“不许动!要想拿到金币,还得做一件事情——你们把它们抛起来掉在地上的时候全部正面朝上,你们
才能把这袋金币拿走!”打工的人能拿到这些金币吗?
接下来就让学生说想法。
男生:如果是和盒子里的球一样的话,那些人也只有一个答案,只有反面。因为我猜测金币两面都是反
面。如果在盒予里的话,盒予里有两个字,你也能猜到。
师:让我来猜哪两个字?
男生:(点头)就在盒子里面,你自己应该能猜到。看是看不见,但你脑子里面应该能想到。
师:挺厉害的!盒子里的两个字是什么?
女生:(善意提醒)没有。
男生:(重重地说)坑人。
(全场哄堂大笑。)
师:(放声大笑之后)对,华老师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刚才那个摸球游戏就是坑人的!
(全场掌声和会意的笑声。)
上完这节课,我深深地为孩子们积极的参与、独特的体验、大胆的表达而高兴。新课程下的孩子们真是
了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