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课堂活动的相关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3 22:3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课堂活动的相关问题
要解决任何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根源。从教学、科研实践、课堂观察以及谈话和问卷的调查中发现,组织课堂活动时,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活动时,学生过于兴奋,热情过高,导致秩序混乱;
▲活动时,指名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学生只管做自己的事;
▲活动时,有时出现的偶发事件,阻碍了活动的开展;
▲活动时,学生经常出现错误,浪费很多课堂时间;
▲活动时,学生参与积极性很快就过去,注意力不集中;
▲活动时,活跃的只是表面,思维得不到有效的活跃。
结合上述出现的现象,再站在课堂的角度上看教师,主要存在着以几点不足之处:
1、老师“好”得失去了威信。大部分的英语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和蔼可亲的一面,是个能和他们打成一片的好朋友,是个玩伴。看似真的有亲和力,殊不知,长期以往也会产生负面,该严时不严。当过一段时间,在学生眼里你已经是“大好人”一个时,不知不觉中却失去了教师也应该要树立的威信,最后意识到时,恐怕为时已晚,想抓课堂活动纪律也难了。
2、教师对课堂的驾驭与调控能力存在不足。特别是在抓课堂纪律方面,虽说小学英语课堂比其他学科要更显得活泼、生动,会有更强的课堂节奏感,有效组织学生学习。但学生的有效注意力持续的时间短,且在大部分学生活动中自我调控的能力相当差,一样容易带来纪律差的问题。据课堂观察,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中及时调整学生学习心态,有效督促学生学习的功力还修炼不够。
3、对活动的操作说明不够清楚。在课堂中发现很多教师在对课堂活动进行说明或示范时,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口舌,换来的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冷淡局面,一问是否清楚怎么做的时候,学生嘴里回答的是让人欣慰的“Yes”,做的时候就变成“No”了 。
4、对活动安排的时间存在不合理性。学生在学习注意力非常集中的时候,有时往往为了营造没必要活跃的课堂气氛而活动,结果适得其反,反而让学生的有意注意力提早下降了,这样就很难把握学生课堂活动的高潮和低潮,容易失去上课的节奏感,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随之不断下降。
5、对活动内容的安排不够科学。在教学难处、关键处、重点处不活动,反而在学生容易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活动,倒显得真是多事了,学生根本得不到真正的学法指导,浪费了不少的课堂时间。
6、训练听力的活动非常缺乏。一味地追求学生的英语口语输出,却没有保证有充足的输入,是组织活动的一大问题之一。长期下来没有足够的听的活动训练,就易忽视对学生的模仿力和倾听能力的培养,学生记忆的储存库里就不可能会有很多想表达出来的东西,即使有也不可能达到高质量的语言输出要求。
7、在活动中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据课堂观察,英语每周课时数少,每班课堂教学时间相当有限。有的老师为了赶时间,在给出学生学习任务之后,舍不得浪费课堂的时间,没等大部分人思考完毕,便指名部分尖子生做出回答,草草了事。有的老师则生怕学生不理解,总是苦口婆心地多说几句,帮助理解意思或说明情况。前者,中下等水平的学生明显没有了足够的思考问题的空间;后者,学生逐渐形成了一种学习的依赖性,不能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独立思考问题能力便得不到提高。三 、课堂活动组织的策略
设计课堂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因此能不能很好地在课堂上对活动进行组织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活动中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也要找出自己活动组织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思考和改进,注重把握好组织活动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我们倡导的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型的关系,这当然是完全正确而且需要的,但是也有部分青年英语教师的理解有失偏颇,认为做学生的亲密朋友就是最科学的师生观,从而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和学生过于亲近,本想在学生心里树立威信反而失去了该有威信,往往把自己很多的缺点也暴露出来,失去了孩子们对你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和学生走得太近,既做他们的朋友也做他们的指导者,做个双重身份的教育者,把好“爱”和“严”的尺度,正确、科学地对待你时常接触的学生。
2、 关注良好课堂常规的形成。纪律是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活动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在有趣而激烈的活动中,课堂秩序混乱的局面或大或小地存在着,有时很难得到控制。但是去听听自己学生上班主任的课时,你会发现学生总是能做到该“动”则“动”,该“静”则“静”,秩序井然。究其原因,发现主要的根源在于课堂常规工作抓得是否到位。经过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谈话,了解到很多的英语老师刚开始接触新学生时忽略了对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急于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开展教学工作,甚至之前没有提出一点的课堂常规要求对学生进行约束,导致后来的课堂教学中还要经常地整顿课堂纪律、端正学习态度,花了不少的冤枉时间和精力才换来暂时满意的学习氛围。其实不难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规律,无论是好的一面还是坏的一面都会造成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刚开始就抓常规工作很重要,只要教师根据自己预先的设想对学生提出合理的学习要求,并在一段时间里进行完善、补充,巩固、强化训练,那么对你来说抓好英语课堂上的活动纪律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建议也可以向班主任认真学习有关的经验。
3、善于组织并把握活动节奏。这是一种必要的教学能力,要求教师学会观察课堂,把握学生的动态,有效调节学生学习的情绪,并能随机应变地调整课堂活动的动向。这就需要老师首先要做到主动去了解学生,了解每个班级的学情和自己任教的不同班级的差异及不同学习风格,采用不同方式去组织活动。其次,要学会使用不同的方式抓好活动纪律,例如:当学生在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或秩序混乱时,可以利用课堂口令、课内操、英文儿歌等多种方式灵活地调整活动的节奏。第三,要学会及时调整课堂活动,当学生活动热情过高,影响学习效果时,就要思考换种方式进行操作,稳定一下学生的情绪。第四,要作到机智地处理课堂中偶发的事件。遇到碰巧的事,我想应该首要做的是能不能利用那些偶发的事件和我们当时的教学内容相联系,生成我们教学中的一个有效环节。如:一位农村小学里的教师在上公开课,教学“Who’s this ...”与“Who’s that...”这两个句型时,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位学生家长走进教室给孩子送来了早餐,还边走边叫孩子的名字,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按理说开课老师会生气,可是他没有,反而走到家长旁边,面对孩子问:“Who’s this woman ?”等家长迈出教室门口又问:“Who’s that woman ?”该老师既聪明地把通过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又自然引出了“She’s....”的句型,灵活机智地处理了这一偶发事件。我想学生在这样一个自然又真实的情境中,对学习内容也一定会有深刻的记忆。
4、组织活动要有清晰、到位的说明。大量的课堂活动实践证明:活动的“Instruction”是影响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关键因素,活动本身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学生能清楚地了解活动的步骤和方法,以便顺利地参与其中,在活动中进行有效地学习。如果学生不清楚要做什么,怎样做,那么活动对辅助教学而言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对于操作过程简单的活动说明,其实用简洁、明了的英语口语进行阐述或简单示范清楚就可以。然而对于操作过程复杂的活动说明,则要有到位的示范,有时对于很难表达清楚的活动说明,也可以适当利用母语对学生进行提示,这样能减少不少的时间,而且效果也好。
5、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善于倾听他人,唯我独尊,是现在孩子的通病,但是语言模仿力相当强也是小学生的特点之一。从学生语言发展角度看,必需先输入才有输出。可见,听在前,说在后。然而有时在激烈的课堂活动中,虽然学生动作、表情等方面的模仿力表现相当出色,但是根本保证不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和模仿。因此,在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利用课堂组织方式常提醒学生尊重他人,学会倾听,也要注意有目的性地设计一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听力,保证有足够的输入。例如可以设计一些训练听力的活动,并带着问题去听,久而久之,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听觉的灵敏度,有时还可以穿插在激烈的活动中,起到调节课堂活动氛围的作用。
6、合理地在活动中穿插“纠错”环节。学生在活动中出现了一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有的老师会进行及时性纠错,这样,学生的思路就容易被打断;有的老师延迟纠错的时间,当再返回去纠错的时候,可能都记不大清楚了。两种方式各有得失。纠错是必要的,我们不妨对出现的各种错误分分类,再纠错,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们可以把学生出现的言语上的错误归为两类:一是理解性的错误;二是表达性的错误。这样就可以清楚地进行如何纠错了,如果是一些理解性的错误,我们就要及时纠错;如果是侧重表达上的一些错误,我们可以缓一缓纠错。这样的纠错方式就显得更合理化、科学化了。
7、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Vygotsky)的内化理论(theoryofinternalization)提出:思考是一种活动,这个活动依循个人的内在语言来进行,并通过学生的经验活动而发展。这说明了思考是非常有效的思维活动。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正是《新课标》所提出来的任务之一。结合三年多来对公开课和随堂课的观察和记录,发现在课堂活动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带着学生跟着自己的活动思路走,把活动的顺利完成作为最终的目的。大多数的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给予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小、时间少,长此以往就难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学生的个性也得不到发展。如果能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多设计些动脑的活动就可以解决了。例如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活动;把时间多让给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怎样去解决问题;或启发、引导他们对活动进行反思等,那么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就可以得到有利的发展,同时定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4: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