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29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交流课《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2 19:4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新选入的一篇文章,课文讲述的是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时,谭千秋老师临危不惧,组织他的学生迅速撤离,并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难以脱身的四名学生,而他却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文章编入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间真情”这个主题单元,我认为非常的好,是歌颂爱岗敬业伟大精神的优秀作品,赞颂了谭千秋老师的高尚的师德和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学情分析

就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不难。难点应该是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以及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目标

1、                认识“坍、攸”2个生字;会写“谭、墟”等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废墟、坍塌”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体会谭千秋老师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用自己的臂膀护住学生,英勇救下四名学生的高尚师德和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难点: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2 19:45: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1-12 19:46 编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二、初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述课文内容。
二、继续精读课文。
三、练习巩固
四、总结拓展

一、导入谈话,播放有关地震时的图片或影像。
二、1、引导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1、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提示
地震前:
地震时:
地震后:
第二课时
一、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内容。
二、1、指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作业。
四、总结拓展,布置课后作业。

一、学生进入情境,走进课堂。
二、1、学生交流对生字新词的读法。
2、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3、学生朗诵课文。
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1、画出课文中的语言与动作描写的句子。
2、找出最能体现谭千秋老师舍己救人的语言和动作。
(讲“人生的价值”)
(语言:快跑……快……)
(动作:拉   撑   护住)
第二课时
一、学生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内容。
二、1、画出课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       “地震!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坍塌了。)…
2、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3、通过各种方式的读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三、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对照教学目标检查掌握情况。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仿照“感动中国”颁奖词的写法,为谭千秋老师写下一段颁奖词。

一、让学生进入情境,走进课堂。
二、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第二课时
一、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文章的主题思想。
二、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512日清晨——起床  散步  早早上班     
                       1  
最后的姿势                    地震前  ——讲“人生的价值”
                                                       语言:“快跑……快……”                恪尽职守   
                                                                                                                      大爱无私
                  舍己救人     地震时
        (212                      动作 :“拉     护住
                        
                          身上压着水泥板   
          地震后    后脑深凹 血肉模糊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2 19:46:02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新选入的一篇文章,课文讲述的是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时,谭千秋老师临危不惧,组织他的学生迅速撤离,并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难以脱身的四名学生,而他却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文章编入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间真情”这个主题单元,我认为非常的好,是歌颂爱岗敬业伟大精神的优秀作品,赞颂了谭千秋老师的高尚的师德和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在教学这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觉得自己上的课有优点,但同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课的导入上,我利用图片和影像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情境,走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上,我认为有两个亮点:一是我引导学生从“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等正面的人物语言和动作描写。让学生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这一重点。从“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       “地震!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坍塌了。”等侧面环境描写的句子让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对烘托谭千秋老师的高尚的师德和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的作用,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难点。二是重视朗读,尊重个体。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是新课标的要求。本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无论是指名读、分角色读、小组读还是齐读,都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去读,因为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次听他们读完后学生又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收获与成功。
当然,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对文章的思想感情也体会了,但是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和语文学习方法的探讨似乎少了些、以至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等方面没有明显的进步。 还有对课文的整体把握,面对新生问题地机智处理等,如何更好地解决,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探索与追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21: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