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2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学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08:0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知识梳理】



一、解放战争的过程



1.过渡阶段:(1945、8~1946、6)(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1)重庆谈判:(1945、8~1945、10)



①背景:蒋介石:迫于国内外的和平压力,内战准备________完成,采取“_______”策略。   



②中共:代表人民,努力争取和平民主,揭露_______阴谋。



③结果:1945年10月10日签署《_______》



④影响:中共:政治上取得主动权,赢得民心;国民党:如果发动内战将陷于被动地位。



(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



时间:_______;地点: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



2.防御阶段:(1946、6~1947、6)



(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________解放区。



(2)粉碎全面进攻的影响:国民党军队被迫由全面进攻转入________进攻。



(3)粉碎重点进攻: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对________和________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又被解放军粉碎。



3.反攻阶段:(1947、6~1948、9)



(1)经济措施:土地改革。①时间:1947年。②文件:颁布《________________》。③内容:没收________的土地,废除________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④影响: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________,激发了农民________和________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________,支援前线。后方得以巩固。



(2)军事措施:刘邓挺进大别山。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________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________,揭开________的序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08:07:25 | 只看该作者
4.决战阶段:(1948、9~1949、1)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时间

1948、11~1949、1

指挥
林彪、罗荣桓
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等。
战果
歼敌47万,解放   
全境
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     万,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地区、中原地区。
歼敌     万,华北全境。

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________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________上被消灭。

5.胜利阶段:(1949、1~1949、10)

(1)北平和平谈判

背景:①战争形势: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②国民党:战场上的大溃败,迫使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_______”声明。③共产党:毛泽东在新年贺词中号召人民将_____________。

目的:共产党:为迅速结束_______,减少人民_______,中共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国民党:缓兵之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企图划江而治,东山再起。

结果:国民政府拒绝在《________》上签字,和谈破裂。

(2)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23日占领________,统治中国________年的国民政府覆灭。继续追歼残敌,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3)追歼残敌: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继续追歼残敌,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意义:①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②国际:它改变了世界________,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________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③思想:也是________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________的胜利。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原因: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③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④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⑤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08:07:44 | 只看该作者
【巩固演练】



1.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科学家竺可桢写了60年日记,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



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C.解放军入北京城                                    



D.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               



3.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    )



①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道出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其中“闷雷”指的是(    )



A.国民经济破败凋残                    B.内战阴影挥之不去



C.美苏冷战和平脆弱                    D.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5.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 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    )



①避免农民战争中的流寇主义   ②克服农民阶级的私有观念 ③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想   ④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作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要走断头路,跟住蒋独夫。要走光明路,跟住毛泽东。”“蒋军弟兄们:国势已经大改变,打了十六个半月内战,老蒋的军队已有一百五十八万被消灭。”以上传单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中共军队经过三大战役的胜利,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军队



B.国民党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C.中共转入反攻,消灭国民党指日可待



D.跟着蒋介石没有出路,只有武装起义,活捉蒋介石才是一条光明的道路



7.(2010·全国卷)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8.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9.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文中的“先生”是(    )



A.孙中山          B.斯大林           C.毛泽东           D.周恩来



【发散思维】



1.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云观抽签,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签”,道士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你认为蒋介石失败是“天意”还是“民意”?   





2.在中国近代后期的历史上,国共两党两度携手并肩,又两度分道扬镳,这种复杂的关系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近代后期的政治格局和历史发展的趋势,乃至当代大陆与台湾的关系。你如何看待这种关系?为什么?以史实说明。





【参考答案】



巩固演练:



1.D 2.B 3.B 4.B 5.D 6.C 7.D 8.A 9.C



发散思维:



1.蒋介石失败是“民意”。“民意”的含义就是历史必然性,主要是指反蒋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是反帝反封建的必然要求,蒋介石的失败是由于它违背了人民的意愿,失去了民心。蒋介石说:“天意。”这是在夸大偶然性,看不到失败的真正原因。



2.(1)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形成,决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由当时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共两党始终存在着共同的敌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国共两党的共同敌人是列强和北洋军阀,而日本侵略者则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的共同敌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演奏了一部由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蓬勃发展构成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交响曲,国共两党在辉煌的战绩中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第二次国共合作谱写了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历史新篇章,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国共两党的威望空前提高,双方的力量空前壮大。(2)由于国共两党存在着尖锐的阶级矛盾,当阶级矛盾超过民族矛盾时,国民党为了阶级私利、忘恩负义,对昔日的同盟进行了残酷的阶级斗争。这种贪小失大的做法导致了两党合作的破裂,国民党两度自食其果,既给共产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又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3)国共两党第一次分裂后,双方进行了十年的对峙,频繁的内战使国共两党受到严重的创伤,给日本帝国主义以可乘之机,大片国土惨遭日本侵略军铁蹄的践踏。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后,双方的内战使千百万生灵涂炭,国民党败退台湾,偏安一隅。共产党则在极度贫困的大陆上艰难地求发展,以完成民族振兴的大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09: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