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10-30 18:30:1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疏通词句,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和句式。
2.理解文中的比喻,体会文章充沛的气势。
教学步骤:
一、检查自读情况
1.齐读课文
2.指名学生口头翻译,师生共同纠正误译之处
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
①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则:表示假设,如果…就…
② 填然鼓之 鼓:名词作动词
③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丧:为动用法 死:形容词作名词
④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衣:名词作动词
⑤ 谨庠序之教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
王:名词作动词
⑦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 岁:年成
3.内容讨论:
①孟子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是如何分析的?(小组讨论后交流)
战国时代,个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池,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
他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来设喻。他通过设喻——设下了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趁机说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望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好,但孟子却指出,梁惠王的政策虽好,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君好不了多少。
问题的原因找到了,文章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②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王道之始”,一是“王道之成”。
③“王道之始”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④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孟自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⑤有里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这有什么作用?
二、知识归纳
1.一词多义
完成课本练习三
2.固定句式
完成练习四
3.通假现象
学生自行归纳
三、总结全文
1.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结构严谨 善用比喻 气势充沛
2.学生齐读全文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优化设计》同步阅读训练
课后练习1:课后练习
1.“四书”、“五经”是指( )
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史记》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周易》《春秋》
C.《大学》《中庸》《论语》《荀子》《诗》《汉书》《礼》《易》《春秋》
D.《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左传》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考克斯报告”污蔑中方通过所谓窃取美军事技术因而危害了美国的国家安全。这种耸人听闻的指控是极其荒谬、别有用心的。
B.李登辉的“两国论”不但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反而使自己更加孤立,彻底暴露了他分裂祖国的狼子野心。
C.“九·一八事变”就是日本军国主义继发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以武力实施其大陆政策,从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严重步骤。
D.越来越多的北京人选择周边的国家当作自己和家人度假的地方。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汉朝的一尺 合现在的七寸半,这里的尺 跟汉朝的差不多。
②这些字 后来都不用了。
A. 大概 大约 绝大多数
B.大约 大概 绝大多数
C.绝大多数 大概大约
D.大约 绝大多数大概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然而,在“统一”这一众望所归的情势下,“台独”分子吕秀莲数典忘祖,猖獗鼓吹“台独”,遭到全中国人民的坚决唾弃。
B.改革开放以来,以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副一条街”上一座座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摩肩接踵矗立起来。
C.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没有完成好,还总是揽一些份外的事,而且对踏踏实实干活的人指手画脚,真让人匪夷所思。
D.北京几家家电厂商在进入电脑领域时都颇为谨慎,并没有想象中的挥金如土的派差别。
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弘扬优秀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B.“网上之星”拥有简洁流畅的外壳,造型端庄典雅。
C.北京讯怡4月7日、8日在素有“电脑天堂”之称的中关村硅谷电脑城以当价格进行热力促销。
D.因特网作为传媒,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使各地的人们凭网络共享同样的信息。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人说战争没有什么好写的,因为战争是丑的、破坏的。假如社会上的一切都可以作为文艺作品的材料,不知为何单把战争除外。假若文艺含有奖善惩恶的目的,那么为什么不可以写呢?
A. 战争正是善与恶交锋的材料 B.写战争就是写善与恶的交锋
C.写战争用的是善与恶交锋的材料 D.战争正是善与恶的交锋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红岩》《罗广斌、杨益言著)、《红日》(吴强著)、《红旗谱》(梁斌著)是解放后很有影响的三部长篇小说。这三部小说都塑造了地下共产党员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的光辉形象。
B.葛朗台、夏洛克、阿巴公、泼留希金是爱财如命、贪婪成癖的丑恶典型形象。
C.《凉州词》是唐朝诗人王之涣作的一首词。
D.被鲁迅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是《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装》《儒林外史》《老残游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