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创
设
情
境
| 带领学生随音乐进行律动,和同学们一起唱唱歌(飞歌)
| 有兴趣的和教师交流
| 播放《苗岭的早晨》mp3,营造轻松氛围,使进教室时更加有秩序。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开始这节愉快的音乐课。
|
播放《苗岭的早晨》MP3,和学生一起感受音乐节奏与速度。
|
探
究
与
交
流
| 和学生们一起欣赏,搜索资料
| 浏览网页,进行有关苗族知识的查找。
| 学生利用网页学习平台进行自学,培养其独立自学、思考、处理知识信息的能力。相关知识按不同类别以网页形式出现,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对不同领域内容了解的要求。
|
引导学生回忆
| 说出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 分享成果,展示收集资料。课件中的简介内容是对学生收集内容的一个小结,通过观看使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
|
播放flash课件《苗族简介》
| 观看课件
|
感
受
与
体
验
| 简介苗族音乐,揭示本课内容。
| 聆听讲述,了解苗族音乐背景文化,明确本课内容。
| 通过简单的讲解,对苗族音乐背景文化进行介绍,并揭示本课主要内容。
|
控制教学平台,播放课件《苗岭的早晨》。
| 欣赏音乐并完整欣赏乐曲《苗岭的早晨》
| 完整地欣赏乐曲。通过课件,了解乐曲作者、创作背景、结构等方面的内容。课件中包括乐曲作者、创作背景、音乐结构、表现情绪等方面的内容。并根据音乐的进行,配合其主题旋律的简谱图片,为视谱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学习资源。
|
交流讨论,通过欣赏自己所了解到的内容,以及欣赏后的感受。
| 通过看、听、想、说来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分段
欣赏
体会
情绪
了解
音乐
| 1、欣赏乐曲第一部分。提出思考:飞歌的旋律在作品中出现了几次?A段旋律在飞歌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使你产生了哪些遐想?
| 明确游戏规则,边听音乐边完成任务。听音乐按要求做动作。主题旋律试唱练习。
| 以游戏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相关知识技能。
|
师生互动,完成A段的音乐活动。
| 讨论归纳A段的主要特点。
| 使得课堂气氛更加和谐,让所有学生都乐于参与到活动中去。
|
2、欣赏B段。
提问:与A段相比,B段让你感到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 专注地欣赏并进行交互操作,根据所听音乐讨论交流师提出的问题。
| 学生欣赏时进行独立的交互式的操作,之后由教师进行控制,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使学生在自我探究学习后又进行一次知识的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律动加深对音乐的感知。
|
分段欣赏B1、B2段,带领学生划拍感受音乐速度、节拍的变化。
| 根据引导模唱联系,分析、比较该段音乐与飞歌之间的联系。
|
完整播放B段音乐,引导学生讨论B段音乐的特点。
| 完整聆听。交流总结B段音乐特点。
|
引导学生谈体会并得出结论
| 谈体会。
| 通过教师引导,自主讨论,说出体会,并总结出影响或改变乐曲情绪的主要因素。
|
3、欣赏再现段音乐。
| 思考:与A段相比,这一段的旋律有哪些变化?
| 从学生的主观感知出发,体会再现段与A段的变化因素,感受音乐的“静”与终止感。
|
实
践
与
创
新
| 介绍拓展内容课件,引导学生对喜欢的旋律进行各种形式的创编
| 分小组观看课件中的各种形式的简单实例,进行讨论创作
| 通过创编歌词、舞蹈等形式来表现音乐,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
|
|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表演,并引导学生以自评、互评等方式进行评价。
| 舞蹈、歌词、伴奏等各小组学生汇报表演。汇报过程中可以结合课件中的实例为其他同学讲解。
| 充分给学生提供表演平台,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通过相互欣赏,将自身充分融入音乐情境中,把整个课堂变成一个大型的艺术舞台,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展示过程中学生结合课件实例讲解自己小组创编的过程或灵感来源,其实也是让创作其他形式学生对未涉足的艺术形式进行了解。通过先讲后演,为学生拓宽了了解其他艺术的平台。
|
升华主题
| “美丽的民族之花鲜艳芬芳,今天我们只采摘了其中的一只,可爱的苗族之花,《苗岭的早晨》这首广为流传的艺术奇葩,带我们走进了古老的苗家山寨,让我们领略了这一民族的动人魅力。今后,我们将继续领略其他民族的风采。
|
拓展延伸
| 利用活动课时间欣赏《苗岭的早晨》的其他乐器(小提琴、手风琴等)演奏版本。
|
板书设计
|
苗岭的早晨
(主旋律乐句)
A 静 抒情的 (图谱线条)
B 动 欢快的 (图谱色块)
A’静 美好的 (图谱线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