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海大鱼也。《辞海》的基本字义:生长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形状像鱼,胎生,鼻孔在头的上部,用肺呼吸。体长可达三十米,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肉可食,脂肪可以做油,俗称“鲸鱼”: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形体高、大。篆文(鱼)(畺,即“强”),或(鱼)(京,高大),造字本义:超大鱼类,海洋哺乳动物,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前肢形成鳍,后肢完全退化,尾巴变成尾鳍,鼻孔在头的上部,用肺呼吸。 这样教学至少有三点值得推敲或思考。第一,讲解字理的时机。“鲸”是一个生字,但出现在标题中,本来最好在揭示课题之时就进行,适当联系造字原理也并无不可,但宜顺势以“鲸是超大的鱼类吗”一问制造悬念,引领学生读课文。第二,讲解字理的度。“鲸”就现在的字形看,也是一个造字原理非常明显的字。它是形声字,“鱼”表示鲸的类属,“京”表读音兼表义,因为“京”原来就是高大的意思。如此讲解足矣。至于古代的字形及其变化,只能为讲解而讲解,对于掌握现代“鲸”字音、义和形,其实没有任何帮助。第三,讲解字理的用意。执教老师说,这样教的用意是“联系造字理解鲸不是鱼”。造字之时,古人分明认为“鲸”是鱼,联系造字原理又怎么能说明鲸不是鱼?换一句话说,这里对“鲸”造字原理和形体演变等知识的讲解,除了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本身以外,对于达成教学目标,毫无作用,因而是无效的。那么,客观上对认识“鲸”的大是否有作用呢?课文第一段已经将鲸的大说明得十分具体、直观、充分和透彻,学过第一段之后再讲解造字原理,其作用也就微不足道了。 二、现象:滥讲字理风行 就《鲸》而言,这样教学还只是个案。问执教老师这样教学的创意来源于哪里?回答是,一些刊物宣传这种教法,在大型观摩课中得到一些专家肯定的课也有类似的字理讲解,于是也想试一试。的确,在识字教学或阅读教学中滥讲字理,现在已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 比如,“截”字,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中的一个要求会认的字,出现在“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中。有个老师这样教: 我们再来观察“截”字,左下部也有个“隹”,作声旁,是“雀”的省写,表示“截”与“雀”的读音相近。谁来读读这个字?再看,“截”的其他部分(板书:),这个偏旁读zài,是割断、伤害的意思。在“载、栽、裁”等字中它作声旁,而在“截”中它作形旁,表示割断。(伍明珠《《寓言二则》教学A案》,《小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5期) 对于会认的字,现行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读准字音,当字在不同场合出现都能正确地读出;至于字义,能结合课文语言环境了解即可。对于“截”的字义,只要能结合课文,了解“长高一大截”即可。通过联系生活,或直观演示,都可实现字义教学目标。而这位老师这样讲解,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多大帮助呢?“截”的声旁是“雀”的省略,且不说“雀”是到三年级才会学到的生字,如此说解远离七岁左右孩子的经验,难度太大,就算孩子学过或者能够接受,对于掌握“截”的读音也没有任何帮助;至于“”在现代汉字中不独立成字,它做形旁构成的字在3500个常用字中只有“截”,掌握“”是割断、伤害的意思,不能发挥类推作用,对于了解“长高一大截”的意思更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这里还不论关于它的知识之难度。 以上是识字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大量讲解字理以促进文本解读,在近年似乎也成为风气。《望天门山》中有“碧水东流至此回”一句,为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至此回”,某项大型活动的观摩课这样教: 师:看这“回”字,是个象形字,(点击“”字放大)像一个旋转的旋涡。老师选出字典中的三种意思,谁来读一读? 生:①回旋。②回转,改变方向。③返回。 师:你们认为应该选哪种意思?说说理由。 生:选第一种意思,回旋。因为水撞击到山,形成漩涡。 生:我觉得是第三种,返回。 师:(师板简笔画)浩荡而来的江水自西向东涌入天门山,随着山势,不得不掉转方向,折向北沿着山而流。“回”字就是── 生:回转,改变方向。 师:长江水是浩荡的,但天门山硬生生地让浩荡的长江水改变了方向,这天门山给你什么感觉? …… “回”是一个学生的熟字,老师运用溯源法,展示“回”的古体,告知学生它“像一个旋转的漩涡”。这样讲解对于疏通诗句大意有多大作用?第一位学生在第一时间里马上选择“回旋”,不能不说,是受到“回”的古体和老师讲解的引导。但遗憾的是,学生的选择并不是老师所要的正确答案,因而没有得到肯定。于是第二位学生选择了“返回”,恰恰就没有一位学生选择正确答案“回转,改变方向”。事实充分说明,这里的字理讲解,对于学生正确理解“至此回”不但没有任何正面作用,反而只起负面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