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0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科学公开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设计和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6 23:5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装30毫升水的烧杯2、筷子1、小勺2、食盐20克、苏打20克、汽水1、开瓶器1、注射器1。
【教学过程】
一、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学生观察:打开桌上的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2.教师提问:给20克的食盐和20克的小苏打同时放在同样多的水中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3.引导实验设计:怎样进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
4.组织学生实验: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5.汇报交流:
2.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2.教师解释: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知道是些什么气体吗?
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5.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6.整理本节课的认识记录到科学笔记本上。
拓展: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6 23:55:41 | 只看该作者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课后反思: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我将它安排在这个单元的第三课时,而将《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安排在下一节。因为我觉得这样更符合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这个单元的前两个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变化情况,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有些物质在水中可以溶解,有些物质在水中不可以溶解。通过观察现象,学生知道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可以溶解,并形成了如何判断一种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的意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主要安排了两个活动:一个是观察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明显的了解到在50ml的水中,食盐比小苏打溶解得快。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安排,学生不仅仅知道固体物质不但可以溶解在水中,而且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大有小;另一个活动是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让学生意识到不仅仅只有固体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气体也可以溶解在水中。因此对溶解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习了这一课时,再来学习《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不是从固体-液体-固体-气体,而是固体-气体-液体,这样更符合认知规律。本来我想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中的第二部分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安排在《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之后,但考虑到时间因素,还是把第四课时提到第三课时前面。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中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这个实验看起来很简单,但到学生做实验时却出现问题:有些学生实验结果是食盐在50ml水中的溶解能力要大于小苏打,而有些小朋友的结果却是相反。原来是学生在做小苏打的溶解实验时,由于看不清底部,有些为了跟其他人比快,没有等小苏打彻底溶解就放进另一包。这是我的疏忽,没让他们在溶解过程中耐心等待,强调指出一定要完全溶解了才可以放第二包;没有提醒他们这不是比赛快慢,而是实验探究,通过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
科学探究需要有耐心和细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2 13: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