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合作质疑,探索新知 为了让学生理解如何从问题到方程,我设置了如下问题与练习结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相应的针对性,从天平到年龄我首先设置了一个让学生随意猜测我的年龄作为铺垫的环节,比如有孩子猜我38岁,虽然很离谱,却获得大家的欢笑,值得,并且保持住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问题1 我的童年是我现在年龄的,之后继续读书的时间是我现在年龄的,我又在讲台上工作了8年,你们知道我多大吗? 问题2 军军今年5岁,爸爸今年32岁,如果 x 年以后军军的年龄是爸爸年龄的 ?你能用方程描述这个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吗? 问题3 某排球队参加排球联赛,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该队赛了12场,共得20分,该队胜了x 场,你得到的方程是什么? 这里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堆叠,体现了这样几个层面,第一个问题从授课老师年龄出发,从显而易见的天平平衡得到等式,到寻找问题1中看不见的隐形天平得到等式,学生必须从基本的事实道理中提炼信息,寻找相等关系. 第二个问题的侧重点是对于问题的相等关系,方程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呈现. 第三个问题中含有两个相等关系,那么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两个相等关系,可以构造出很多截然不同的方程,比如: 正是由于前面课本中天平情境的引入,让学生脑中始终有一架隐形的天平,学生都在不同的问题中寻找隐形的天平——相等关系. 3.自主归纳,形成方法 在前三个问题的基础上,学生自己归纳,找到了如何从问题到方程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在归纳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组练习如下: 问题:设天平中蓝色小球的质量为x克,从你看到的图中可以得到方程_______________. (1) 一个长为2 m的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比 5 m2少1 m2,设该菜地的宽为 x 米 ,则可得方程___________. (2) 把 5 kg大米分别装在 2 个同样大小的袋子里,装满后还剩余 1 kg,若设每个袋子装大米 x kg,则可得方程_________________. (3)小李从出版社邮购 2 本一样的杂志,包括1元的邮费在内总价为 5 元 如果设杂志每本 x 元,那么可得方程 . 学生通过这组练习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有部分学生主动说出“同一个方程可以表示不同的问题背景.” 4.反思设计,分组活动 基于学生的基础,为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我设计了如下的分组活动,因为有了好的问题和载体,分组活动产生了相应的价值,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5.发展能力,拓展延伸 本节课是全章起始课,要为接下全章的教学服务,所以我设置了如下问题: 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的墓碑上记载着: “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 再活了他生命的十二分之一,两颊长起了细细的胡须; 他结了婚,又度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 再过五年,他有了儿子,感到很幸福; 可是儿子只活了他父亲全部年龄的一半; 儿子死后,他在极度悲痛中度过了四年,也与世长辞了.” 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分析其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探索相等关系.并与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相呼应,对于一部分优秀学生而言,已经能够尝试通过本节课所归纳的方法用方程来描述,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课堂小结,感悟收获 通过以上自己设计的问题,你觉得怎样的问题可以用方程来描述? 学生自主的归纳解决了“how?”,即如何从问题到方程,在这次课堂小结中则力图解决“what?”,即什么问题可以用方程来描述,现实世界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可以用不等关系解决,有的可以用函数关系,通过举例,提高对从“问题到方程”的理解,为将来学习不等式,函数打下基础. 作业与板书设计 作业的设置分为三部分:1、阅读课本 2、必做题 3、选做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