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4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2:4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三册
陕西省西乡县城北小学      王芳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选自人教版第三册第四组第二篇课文。本文讲的是植物的生长一般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前一环节直接影响着后一环节,要想得到好果实,就得细心呵护植物各部分的生长,不能只注意结果,做任何事情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课文中的那个人,不管叶子上的蚜虫,一心只要葫芦,结果一无所获。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是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培养人文精神的好材料。
【学情分析】
     本文的语言描述浅显易懂,学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结合图画,一般都能容易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同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不难发现这个人得不到葫芦是因为他不治虫,但是这些发现都是教浅显的表面的认识。在通俗的故事情节中,还隐含了深刻的寓意,即“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一点,最后的结果必然不好”,要理解这一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教学时,应多指导学生看图,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探究种葫芦的人那么喜欢葫芦却的不到葫芦的原因。尤其是寓意要理解到“怎样”的曾面,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水平的表现,灵活处理,切记生硬地将寓意向学生灌输。
【设计理念】
根据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观察事物表面化,语言积累少等特点,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紧紧抓住“那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教学,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语言文字的落实和语感训练,积累语言,体会中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一个过程,各环节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能力目标:通过对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指导,从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读的能力。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本剧。
情感目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确定为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用不同的语气朗读反问句、感叹句和陈述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一个过程,各环节相互制约。
【教学方法】
1、     教学方法:观察法、读中感悟、小组合作探究。
2、     学习方法与教法相适应,采用“看、说、读、演”的学习方
法,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3、     教学准备:
⑴课前让学生收集葫芦的实物和图片。
⑵葫芦的实物、词语卡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2:44:58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联系实际,谈话导入

1、你们看到过葫芦吗?(板书:葫芦)
2、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只葫芦(实物演示),看着葫芦,你们想说些什么?
3、教学“葫芦”二字,“芦”字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1、学生交流

2、自由发言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用真实的实物让学生感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教师还根据葫芦的样子让学生观察、说话,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看听说等能力得到了锻炼,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二)感悟文本,积累语言

1、有一个人,他种了一棵葫芦,你们看,它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课件出示)
2、在这样美的生长环境下小葫芦会说些什么?让学生从小葫芦的身上,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想法来体验美。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学生观图回答
感悟:细长的藤,绿绿的叶,雪白的花等,让学生感受植物生命的美好。










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感受葫芦的生长过程,体验葫芦藤、叶、花的美,同时,教师还适当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训练学生说话能力,从而内化学生语言,体现了语文源自生活又回归生活的新理念。]

(三)、质疑问难,自主学习

1、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课件显示)
3、小组合作找一找,在课文里找出为什么。哪组有发现?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说什么。
为什么那个人会奇怪?邻居和那个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板书那个人错的地方:“不用治”,让叶子“生了蚜虫”,而且“虫更多了”。)
3、种葫芦人和邻居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什么?

1齐读最后一段。



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画出重点的词、句:“盯着”的意思。理解“奇怪”,


学生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本段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先引导学生带着中心问题质疑,使学生产生强烈地求知欲,然后,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比较句子中的不同语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种葫芦人和邻居的不同态度,最后,让学生在理解文本,感悟语言的基础上懂得植物的生长需要各环节的联系,缺一不可。]

(四)内化语言,回归文本

1、你觉得种葫芦的人对吗?请说明理由。
2、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心里会怎么想,怎么做?
3、拓展练习: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学生自由交流,相互评价

发挥想象能力,学说通顺的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对“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他会怎么想,怎么做?”这一问题的设计,来内化课文中的语言,对学生进行一次人文教育,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附: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长满)      葫芦(可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2:45:13 | 只看该作者
【教后反思】
特色一:仔细观察,训练口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那也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因此,我在导入新课以后首先出示与第1自然段相对应的图片,请生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图上的葫芦长得怎样?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的这幅图的内容?这一环节能使学生自然地产生对葫芦的喜爱之情。接着我话锋一转,用难过的语气对学生说:“真可惜呀,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却一个一个的都落了,你们看。”接着出示与4自然段对应的图片。在这一喜一悲的鲜明对比中学生的感情能产生强烈地共鸣。就会想:这么可爱的葫芦为什么会掉呢?就自然地过度到2、3自然段地学习。同时也为后面地学文感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在观察的基础上,就训练了口语,发展了想象,培养了创新能力。
特色二:走进文本,培养学生揣摩语言文字的能力。
这堂课,我把朗读指导放在首位。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所以,我尝试着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如“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为什么要用“盯”而不用表示看的其他的词呢?是表明他看的时间长,他爱葫芦,他眼中只有葫芦。又如“快长啊!快长啊!”为什么课文要连说两遍呢?是表明了他想小葫芦快点长大的心情。像这样,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揣摩就能感受到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在朗读时就能读得入情入境。
特色三重视朗读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比较注重读的层次,读通——读懂——读透。读通就是要求学生能把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读懂就是能带着问题有目的去读,并能边读边思考,读透就是在读懂的基础上选择重点片段读,加深课文理解,体会语言文字优美之处,并且读的形式多样。
        我一共设计了以下几种形式的读:1、第一次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向遍,第二次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划出描写葫芦样子的句子。2、指名读出葫芦样子的句子,边读边想。3、指名读,读后师生一起进行评价。4、同桌互读,读出喜爱的事情,5、默读课文,思考:种葫芦人的最后得到了吗?6自由读,读出伤心,7、齐读课文。读好后,我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进行聆听观察、分析反思、组织表达,这样使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主动学习,积极接受。
    特色四:走出文本,找到想象的拓展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对生活经验的联系。如“你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小葫芦一个一个掉在地上,你心里有什么感受?”,“种葫芦的人看到满地的葫芦他会说些什么呢?”这些问题的设置,就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课堂上前松后紧,导致后面的朗读、理解比较急,比较浅。在读的指导过程中,老师没有尊重的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如体会向处心情的地方,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时,老师迁强地让孩子去达到自己的理解答案,如果能让学生结合词语句子自己去探究,让孩子“我口表我意会更好。朗读对象狭窄,没有让大多数同学得到锻炼。总之,很多不足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渐改正与完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21: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