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5 07:19:00
|
只看该作者
二、命题的基本思路
1.坚持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素养
“坚持课程标准”是指完全依照《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毕业生应该达到的学习水平进行命题,不超越,不降低。“不超越”一方面是指明确不列入考试范围的,就绝不涉及。比如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中性、贬义),比喻、拟人等修辞格的区分等。另一方面是指不拔高。比如对习作的要求,课标指出小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能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会分段表述”,如此而已。我们就不把“题材新颖、语言生动”等要求强加给所有的学生,在命题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尽量减少审题的难度,使人人都有内容写,把考核的重点放在语言表达上。“不降低”是指坚持标准,不迁就。如对写字的考核,我们结合整张试卷的书写将此项成绩设为4分,并将评分标准明确地罗列在试卷上。这样做是因为,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写字的要求已被无限地降低,到了仅用正误来评价的地步。而我们觉得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即使在高度数字化的社会里,通过写字训练带来的对学生观察、记忆、想象等智力的培养,对意志、品格、习惯等非智力的锤炼,以及对民族文化的体认和传承依然会显得非常重要,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有必要通过考试引导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写字训练。
“强调语文素养”的思路确立是因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什么是语文基础”有了新的认识。不错,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基础,但语言积累(内含文化积累、经验积累、情感积累等)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维水平、综合运用能力也同样是基础,而民族化、现代化的人文精神、独特的个性以及正确的价值取向也应是基础。实践证明,在学生后续的发展中这些基础一样也不能少。因此,上述试卷试图突破传统的“双基”考核思路,全面考核学生的语文素养。但由于考试形式以及时间、试卷长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想法的实现受到了一定限制。同时,其中的许多内容在纸笔测试中也不可能完全以外显的形式进行检测,而只能内隐在相关试题中。鉴于此,我们在命题时,一方面是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精心选择对学生发展最有价值的考试内容,如上述试卷中特别强调了语言积累、学习方法、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开发试题的多重功能,达到一题多测的目的。比如短文三的第三题就综合考核了学生的感悟理解能力、精读批注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解读,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
2.立足教学常态,服务课程改革
“立足教学常态”是指命题从日常的教学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教什么就考什么”“怎么教就怎么考”,切实解决教学、评价“两张皮”的问题,真正落实“考为教服务”的评价思想。具体操作时,一方面尽量做到编制的每一道试题都贴近教学实际,都能在教材或教学中找到相应的根据。如习作题中的修改语段,就取材于学生的习作,具体的考核要求与平时的教学一致。另一方面则是精心选择已学课文片断作为部分试题的背景,如短文一就节选自课文《莫泊桑拜师》。这样做的意图是引导广大教师摆正“教”与“考”的位置,认认真真地做好平时的教学工作,扎扎实实地完成每一课时的教学任务,自觉地杜绝平时马马虎虎,临到考试加班加点、大搞题海战术的倾向。“服务课程改革”是指在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的同时,注重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我们都知道,近两年的毕业生尚未进入课程改革,教学的依据是“修订版大纲”,但是今年的试卷对明年的教学,乃至后几年的教学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另外,“修订版大纲”与“语文课程标准”一脉相承,并无矛盾冲突,“语文课程标准”代表了我国语文课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修订版大纲”的发展与完善。因此,在毕业命题中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渗透课改精神,帮助广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按照课改的要求检验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也理应是毕业考试肩负的一大任务。
3.体现汉语特点,遵循学习规律
我们坚信,任何时候,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必须遵循两条基本原则:一是要符合汉语的特点,二是要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教学如此,评价也应如此,否则将会造成教学与评价的脱节,更严重的是将会使教学偏离正常的轨道。比如,“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是汉语的主要特点,也是教学汉语必须遵循的一般规律。落实到试卷上,我们就特别强调语境的营造,把上面提到的诸多语文基础放入语境中进行综合考查,即使像看拼音写词语、成语默写、诗词默写等内容也是如此,而不再单独设置字、词、句等单项考试题目。实际上,这样做还能突出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在学生语文素养中的核心地位,引导广大教师注重这一方面的教学,改变以往过分重视单项训练,忽视综合运用的做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试卷可以大致划分为三大版块——积累与运用(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和第二题按要求填空)阅读(第三题默读短文回答问题)习作(第四题,包括修改语段和整篇写作),这样的版块设置蕴含对某一母语学习规律的揭示,即积累内化──迁移运用。我们希望籍此引导广大教师在课改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遵循课程规律,使语文教学始终行走在固有的道路上。
4.关注个性差异,体现时代特征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不能企图用同一方法去塑造同一标准的人才。就教育本身而言,其本质是顺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创造适宜的条件,使每个人都能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手段之一——考试也应体现这一思想。以往的考试受标准化试题及阅卷等因素的影响,过分地强调答案的唯一,致使原本感性的汉语文越来越趋向于理性,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张扬,而个性的张扬恰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鉴于此,近几年的语文毕业考试我们都增加了主观题的分量,上述试卷约占47%。另外,在答题的要求上也给予学生自主权,如“按要求填空”的第4题,“短文三”的第3.4题,“语段修改”中的“片断二”。
“体现时代特征”一方面表现在选题上,力求编制的所有题目内涵富有时代气息,坚决不用陈题、旧题;另一方面则表现在答题要求上,如阅读速度,习作字数,对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心理和生活感受等等。
三、考试结果及原因分析
根据抽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1.语言积累27分(词语默写4分,成语填空5分,课文填空6分,诗词填空12分),实际得分约26分,得分率超过了96%,少量的失分是由于答案中出现了错别字。这说明广大教师已普遍认识到了语言积累的重要性,平时的教学抓得紧、抓得实。但也有少数学校的平均失分超过2分,失分点集中在《望天门山》和《浪淘沙》两诗上。根据事后了解,主要原因是有些教师抱有应试心理,根据以往的命题倾向猜题、押题,而没有按照课标的要求切实完成语言积累任务,特别是课标规定的70首古诗的背诵任务。
2.“双基”11分(查字典1分,汉语拼音1分,字1分,词3分,句5分),实际得分在9.5分左右,得分率约为86%。其中拼音认读、形近字辨析、关联词语的模仿造句几乎没有错误。失分较多的是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短文一的第一题第一问),联系整段文字或整篇文章的近义词辨析(短文一的第一题第二问和短文二中的“缓和”与“温和”的辨析)。在笔者看来,前者的失分主要是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对字典的语言表述不熟悉、不适应,进而导致理解困难。后者的失分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句意思的方法,并形成相应的能力;没有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如审题马虎,在匆匆阅读后就答题等。一方面,这些问题说明不少教师对大纲及课标的精神只作机械理解,没有真正吃透,致使有些教学工作未能达到应有的质量规格,如“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联系上下文,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课标)。据笔者调研所知,自从大纲规定“不要考词语解释”以后,“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的教学就被大大削弱,许多应该玩味、推敲的词语往往被忽略,有时虽然有玩味、推敲的过程,但也常常是一掠而过。而“联系上下文,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虽然也常常被写在纸上,挂在嘴上,但实际上没有做到位。另一方面,这些问题还反映出不少教师对于那些表面看来与考试没有直接联系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还只是停留在思想认识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教学行为中。当然,也有可能是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学不得法所致。
3.阅读能力18分(信息的搜集与处理5分,理解9分,读后感2分,开放题2分),实际得分在14.5分左右,得分率约为81%。
──信息的搜集与处理失分约1分,扣分原因主要是答案不准确或冗余信息多。
──理解性题目的失分在2分左右,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语病多,词不达意,如用词不当、重复啰嗦、错别字等。值得高兴的是很少有因为不理解文章而答错题的现象,当然,这也与本次考试所用的短文相对容易有关。
──写读后感的失分在0.5分左右,多数学生的答案情真意切,富有儿童特性。失分原因一是语病较多,二是就事论事,没有联系与拓展,部分学生找不准文章与感受之间的联系点。
──开放题几乎没有失分。
从上述答题情况可以看出,我市的阅读教学具有下列特点:教学内容已不再局限在一本教科书,开始主动地链接其他学科、链接社会生活;非常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如句子理解、文意把握、作品感受等)的培养;大大减少了对学生的束缚,比较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创造性、个性化的解读。考察失分原因,我们可以发现下列问题:阅读教学中重内容理解轻语言学习、重感悟意会轻准确表达的倾向依然存在;思维训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读书方法的习得和习惯培养停留在初步感知、浅尝辄止的层面上,相应的教学缺乏长期性和连续性(上述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近义词辨析等题中出现的问题均能说明这一点);培养学生从文中准确筛选信息能力的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