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创 导
设 入
情 新
境 课
|
【多媒体播放】
播放电影《神秘的罗布泊》的两个片断——今昔变化,展示罗布泊的变化之大。
【情景导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往昔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现在却是
“戈壁滩,狂风卷,不见飞鸟马不前”的景象,是什么导致之以巨大变化,让我们走进《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来探个究竟。
|
感受罗布泊今昔变化之大。
|
用图片强烈的对比,引发学生对生态问题的认识,以快速进入本课的学习。
|
讲
授
新
课
| 【资料展播】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图片,由投影显示。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图”“西北地区地图”“茫茫大戈壁”“青海湖”“月牙泉”“探险乐园罗布泊”“沙漠风光图”等。
【整体感知】
找一学生诵读课文,其余学生默读教材。同时,多媒体展示:
找一学生诵读课文,其余学生默读教材。同时,多媒体展示:
①今日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
②过去罗布泊又是怎样一个地方?
③罗布泊为什么消失?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④针对以上问题,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发出怎样的呼吁?
|
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图片,可用投影显示。
阅读教材,整体感知课文,明晰问题。
| 学生亲自动手收集资料,对生态问题将会有着更深刻的感悟。
1、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弄清全文的思路。
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知识的能力。
|
讲
授
新
课
|
【品读课文】
报告文学兼有文学、新闻两种特点,新闻要求真实性,文学要求有形象性、抒情性。作者面对此情此景又有着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作者又是怎样来表现他的这种忧患意识的?
【深入探究】
探究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1、多媒体展示两组画面——青海湖和沙漠化;
2、探究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 3、从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
4、畅谈:
⑴假如你是当年新疆建设兵团的司令,你怎么规划塔里木河流域的开发。
⑵如果你是世纪老人,你该如何向人讲述罗布泊的百年沧桑?
| 分组讨论,交流回答:
生1:全文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
生2:作者首先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比如课文前四段就把罗布泊的今昔进行了对比,从而产生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作者还采用了排比的手法来表现他的心情,比如,“四盲”,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意呼之欲出。
生3:还有拟人的手法。如写胡杨林,“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人类自身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
分组讨论,交流回答:
1、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分组讨论深层原因;
2、自由畅谈,群力献计献策。
|
1、学习课文巧妙运用对比、拟人、排比手法的运用,强化感情色彩。
2、品味报告文学语言形象性、抒情性的特点
1、通过多媒体画面展示,开拓文章的内涵。
2、了解罗布泊消亡的深层原因。
3、通过假想训练,促进阅读理解。
4、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
小
结
| 罗布泊是一个悲剧,同样的悲剧还有许多许多!为了不让悲剧再上演,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制止生态恶化,拯救我们的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
| 请一名学生谈本节课自己的收获。
|
这种突破常规的小结方法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活跃思维,也可以促使老师查缺补漏。
|
练
习
| 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罗布泊养育了我,后一百年,我要回报罗布泊。
|
学生思考,并行成文字
|
设置这一话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回报,践行于社会。
|
板书设计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今日:神秘、沙漠——痛惜
昔日:绿洲、仙湖——向往
人为改变河道
消亡 人口激增、需水量猛长 愤怒
“四盲”吸水河抽干
悲剧:青海湖、月牙泉——焦虑
呼吁:悲剧未停止——急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