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7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美术优秀课例让生活更美好教学设计和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11:0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教材是作为出发点,作为素材来呈现的。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创造性的开发,丰富,使用教材。如:注重学科整合。以播放影视资料春天的生活景色为课堂引入,引发学生的生活情感和体验,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以“欣赏、启发——联想、情感输入——交流——拓展”为展开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1) 通过直观欣赏展开艺术思维,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等交流方式获取更多的艺术营养。(2)提供表现参与的机会,创设展开丰富联想的空间,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想象和情感移入,为心境共鸣创造条件。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这一时期的知识面更为扩展,思维由童话式幻想转向理性、科学的幻想和想象。教材“春天的畅想”主要围绕自然美和艺术美共同的美感和不同表现方式而展开。在这样的题材中,学生的许多生活经验和个人情感及爱好都能释放出来,不同的学生会从中获得不同的感想和收获,个人情感也得到升华。因此,以这种教材内容编排作为培养学生美好情感,使之获得再创造能力的载体,恰当且顺应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想象和联想,充分挖掘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艺术素材;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大自然与艺术间的转换和交融所带来的美感。
2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欣赏、分析、交流、联想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加深情感体验。
3形成积极参与的交流意识,激发创作兴趣;初步完善创作构思,感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欣赏、分析、交流、联想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加深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11:05: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9-11 11:06 编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引导
发展
巩固
课后

1 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生活景色,伴随着春的乐曲,将学生引入春的意境中
2、学生分组讨论,阐述有关春天的特点、景色,谈感受。
3照片《漓江》与国画《漓江》的对比展示
4、屏幕展示多幅作品的对照比较及重点放大展示的方法,进一步认识自然美与艺术美中的春天。
5、介绍适合学生表现春天的具象、抽象、意象表现手法的三幅艺术作品。请学生分析,谈谈三种形式的特点。
6、结合自己准备应用的表现方式进行相关的技能技巧的练习。


观看
讨论
设想





1同学们将自己在生活中发现和感受春天以及对春天的畅想形成自己的创作构思。
2、围绕自己的感受画创作草稿,并介绍创作设想。
3、同学间相互交流,汲取别人优点,完善自己创作构想。




板书设计

多媒体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结合自己准备应用的表现方式进行相关的技能技巧的练习。
2、结合自己的创作搜集相关的创作素材。
3、尝试根据一首诗、一首乐曲画出春的意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11:06:13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1、情景设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
2、听音乐谈感受环节的设置,便于学生对抽象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把握。
3、自评、互评、点评的教学评价的设置,宽松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们敢于各抒己见、互相切磋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交流中提高了自身的欣赏水平、鉴赏能力与创作水准,同学间的情感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让学生在分工合作的实践中不仅学会学习,更要发挥学生与学生间相互启发,相互影响的教育作用,使学生在合作性参与活动中完成真正意义上合作意识的内化和协作能力的提高,或许这就是培养学生明天的生存方式的切入点之一。
   另外我们应该认识到在美术作品评价中,没有绝对的标准。每位学生的作品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不同程度上都是成功的,我们应该允许他们个性的介入,允许他们自我的发展。作为教师应该做到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3 22: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