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2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走进他的故事
初读课文,我让学生试着把作者渗透在文章中的生活经历按年代顺序整理出小档案:六岁离开生母,十多年间,两次回故乡;大学二年级时,母亲去世,痛不欲生。后留学德国,在国外生活11年。
走进他的思念
细读课文,我启发学生将几则日记和《寻梦》连接成作者的“思念图”和“情感线”:
作者黄昏时站在窗前──“酸酸的有点凄凉”,“是甜蜜的,浓浓的”;
看到房东太太想儿子的神情,想起自己的母亲──“真想哭”;
白天──“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阴雨天仰躺在沙发上──思潮起伏;
夜里做梦见到母亲──哭着醒来。
学生从中体会到无论是黄昏时,还是阴雨天,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无时无刻都在思念。没有集中的表白,却比集中的表白更强烈。
走入他的语言
深读课文时,默读思考,细读画批,朗读入境,品读悟情。
学生用心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怀念母亲的语句,然后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生读句子谈感受。相机补充两段资料,以助理解。
资料一:
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理解“我的愿望没能实现”)
资料二: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理解“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从“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痛哭几天”,体会作者与母亲虽聚少离多,却感情深厚;母子各分两地,心却紧紧相连;母弃养,心欲碎,魂相随。为无法尽孝,抱恨。
然后逐一体会:
1.作者黄昏时站在窗前──“酸酸的有点凄凉”,“是甜蜜的,浓浓的”。
讨论:为什么感到“凄凉”又感到“甜蜜”?
“凄凉”是寂寞冷落。因为作者远离故国,孤身在外,所以感到寂寞冷落。但他想到故乡的明山丽水、风土人情,想到在故乡度过的美好的日子,想到亲人朋友的亲切的影像、有趣的事情,想到与亲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这些美好回忆,充满心怀,在孤寂时陪伴着他,使他感到甜蜜。
2.看到房东太太想儿子的神情,想起自己的母亲──“真想哭”。
作者看到了房东太太怎样盼子归的一系列表现?
将回来──高兴;未回来──沮丧;等回来──企盼。
他此时真正读懂了母亲。他读懂了什么?(师生对话交流)
3.白天──“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阴雨天仰躺在沙发上──思潮起伏。
他不能忍耐什么?
什么叫“思潮起伏”?你能用一些动词表示他此时的思想活动吗?
回忆,心中回忆什么?
浮现,脑中浮现什么?
涌现,什么涌现在脑海中?
盘旋,脑海中盘旋着什么?
走入他的思念
“想”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字,但是作者是那么频繁地使用它,每一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把每一处“想念”蕴涵的意思体会出来,朗读出来。
在品味中,我引领学生用比较读、删补读、插入读、抒情读等多种方法把理解融进去,把感悟读出来。
正是在这样的读、思、议中,学生体会到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怀念之情已嵌入他的生命,爱之愈深,怀念愈深。
教师备课备出情,才能讲出情。课文不备散,才会不讲散。
一篇好文章,犹如一只精美的花瓶,它的美在于语言文字的精妙和情感如歌的流淌。过碎的分析,无疑是把这只花瓶打碎了欣赏,成为碎片的花瓶又有何美之言;而没有对花瓶精要处的仔细品察,同样亦无法领略它别具一格的韵味。
所以,教师备课要从整体上准确地把握教材:一是一篇课文不能读散,二是一段话也不能读散。
教师备课的时候,要好好地研读原作,领会其精神主旨,对所教的课文就会把握准确和全面。例如《仙人掌》这篇课文,因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在那遥远的,历史上抗暴英雄辈出的墨西哥,国花却是仙人掌。”不少老师就把它当做是赞颂墨西哥人民的借物喻人的文章。其实,它是赞颂我国海岛建设者、保卫者。
《仙人掌》这篇课文节选自秦牧于1961年写的散文《在仙人掌丛生的地方》。这篇散文3 700多字,而选入课文的《仙人掌》仅500字左右,是节选自散文的开头部分。教学这样的节选文章,就要阅读原作,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写作目的。那时候新中国成立刚十年多一点,社会主义建设正在起步,秦牧登上海南岛以南的一些小岛上去访问,他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建设者是十年前从冰天雪地的东北来到这个热得岩石和草莽都冒着轻烟的小岛上。当时这暗绿色的小岛上,没有淡水、没有房屋、没有道路,有的是毒蛇、猛兽,有的是一山一山的仙人掌。经过无法想象的艰苦奋斗,他们把一个贫瘠荒芜的小岛建成了美丽的家园、富饶的家园。面对这些可爱的无私奉献的建设者、创业者,他无比激动、无限感慨。他讲到,我始终忘不了离开海岛那天的情景:初升的太阳在湛蓝的海面上镀上一层璀璨的色彩,看着海水冲击的岩石,岩石屹立不动;看着亲爱的军官和战士们站在海滩上,那里的一簇簇仙人掌,我想起了坚强、勇敢、无畏和魄力,我总是忘不了那墨绿色的岛屿,那簇生着仙人掌的海滩,那迎着海风微笑、屹立着的战士们坚毅的形象,是我们新中国的南海前哨,是国防前哨。于是他要歌颂这些征服困难的创业者,要歌颂热爱海岛的建设者,同时也要歌颂维护祖国主权的捍卫者。这是他写《在仙人掌丛生的地方》这篇散文的最根本的目的。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看出秦牧是以介绍并赞美仙人掌生命力的顽强和奇特作为切入点,来表达对战士们的歌颂和敬慕。在文中,仙人掌就有了鲜明的象征意义,它象征小岛的建设者,对仙人掌的赞颂,就是对小岛的建设者的赞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阅读了原文,把自己读的收获融入到讲课中来,让学生把物品与人品结合起来感悟,然后激发学生去读原文。这样就不会在理解上偏颇,就不会产生是赞美墨西哥人的精神的误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