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4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展示课《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和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1 01:2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目标:
   1、认知目标:a、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意思,会用“培养”写一句话。
          b、正确理解“在这个世界上,有我们就更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的意思。
   2、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体会少先队员们欢庆自己的节日时所流露的喜悦、幸福和自豪的心情,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在这个世界上,有我们就更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激发兴趣
   1、播放《快乐的节日》,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感受课文内容。
   2、揭题导课。
  二、自读课文
   1、自主读书
   2、自主发现
    a、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b、读了课文,你还想知道什么?
   3、自主感悟
     学生学习反馈:
  三、启发想象,学习第1节
   1、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春风和熙,小鸟欢唱,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舒服,这时我们
     欢度节日的心情是怎样的?
   2、朗读体会欢快的句子。
   3、理解比喻句。
   4、听录音读第1节
   5、指名读,说说节日的快乐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学习第2节
   1、用学习第1节的方法说说第1、2句
     这两句的写法跟第1节的哪句写法相似?为什么说它们在向我们祝贺,
     向我们歌唱?
   2、创设情境,学第3句。
    A、情境一:有我们就更美丽
      我们到山上去春游,田野里到处百花齐放,彩蝶飞舞,当鲜艳的红领巾随风飘扬,美丽的衣

裳翩翩起舞,你有什么感觉?
    B、情境二:有我们就充满希望
      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万物生长的美好季节,她象征着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而少年儿童也

是朝气蓬勃、天天向上。祖国把重担托付给我们所以有我们就充满希望。
   3、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五、自主作业
   1、用自己的方法巧记生字新词。
   2、摘录课文中反映少先队员快乐心情的句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9-1 01:23:0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展竞赛,激发兴趣
    让学生带着欢乐的心情,开展第一、二小节的朗诵比赛,可采用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以此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实际,畅谈理想
   1、自由朗读第3小节。
   2、理解诗句。
   3、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思想,畅谈自己的理想。
   4、朗读体会第4小节。
   5、带着欢乐的心情朗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升华感情
   1、建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课文。
   2、采取朗读表演、背诵比赛或学唱歌曲等方法,以渲染欢乐的气氛升华情感。
   3、边听歌曲,边想象画面。
  四、课外延伸,指导写作
   1、导语
     刚才,小朋友一边欣赏歌曲,一边想象着热闹欢快的画面。现在,请大家结合在快乐周自己欢

度六一节的情景,也可结合课文中的诗歌,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
   2、学生独立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9-1 01:23:14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我以歌曲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营造并引导学生感受节日气氛。同时,学生在听与

跟唱的过程中感知或复习了歌词内容,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其次我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相互交流方法

,激发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我设计的坚持以读为主的活动设计,把握读书的目的性

、层次性、指导性。可以使学生在充分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得到感染,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和体验。

然后自主选读课文,可能打破文章的顺序,要求教师要加强学习指导,引导学生读有所悟,读有所思,

读有所获,尊重学生的理解,同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朗读训练。我还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组

织读、唱、演有机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生情感投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语言的美,内容的美,生活的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18: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