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 出示下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质疑:我们怎么判断雨下得大还是小呢? 出示降雨量的新闻让学生听,初触“降雨量”这个词,再介绍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雨的等级的。 1、展示测量雨量常用的雨量器,并引导、指导学生自制雨量器 2、展示学生自制的雨量器,质疑:雨量器的口径大小是否对测量有影响?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量降水也可以吗? 3、模仿降雨,指导学生进行降雨量的收集及测量,填写好雨量记录表,并结合生成进行活动小结:收集完“降水”,注意不要让雨量器内的“降水”溢出;读数时,要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视线与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 出示并说明降水量等级表 全课总结,并提出课后开展降水量测量和记录活动 | 观察、思考,可能会给出“可以看下雨时地上的积水”“可以看屋檐上流下来的水”等 1、小组合作,共同制作雨量器 2、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老师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学生猜测得出:雨量器的口径大小对测量没有影响,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量降水也可以。因为虽然收集的雨量不一样,但雨水的深度是一样的。 1、小组合作,尝试利用小喷壶模拟降雨,并进行测量。 2、小组讨论:使用降雨量器时要注意些什么?讨论后全班交流。 3、再次体验,小组再合作利用小喷壶、雨量器进行降雨的收集、测量,并填写好雨量记录表。 4、给小组的雨量记录表进行分级,再次利用喷壶模拟小雨、大暴雨降雨,说一说降雨量对生活的影响 | 通过视频、音频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常听到的情境,引起学生这些情境的思考,并关注到本课的内容,引起对课题的兴趣。同时借此引出“降雨量”“雨量器”等对于学生来说较陌生的名词,为本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让学生动手制作雨量器既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加深对雨量器的了解,提出质疑是利用生成引发学生对测量雨量的方法及结果进行猜测,为下一步的测量实验做好验证的伏笔。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在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中处理好教学的双边关系,同时,通过既分工又合作的小组实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一次又一次地体验活动的过程,结果。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并让学生利用知识去分析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培养实践意识。 | |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 ||||
降水量的测量 雨量器 口径大小对测量没有影响 降雨量 等级 收集的雨量不一样,雨水的深度一样别 小雨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
评价主要以营造快乐挑战赛的方式进行,主要分下下分点进行评价: 1、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认真听课,善于观察思考,得100分。 2、小组活动中和同学合作交流极,能按老师和组长的要求完成小组任务,得100分。 3、在实验中操作规范,做好记录,实验认真,得100分。 4、在实验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并与小组内的同学分享,讨论,得100分。 以上评分小组内评分及老师评分,在课中、课后评出最佳学者,最佳探究小组。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