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情境 引出问题
| 谈话:老师带来一杯特别的水,谁能勇敢的来尝尝这是什么水?我先声明,这水干净卫生,可以品尝。 2.感知溶解 (1)质疑:你说是盐水,可盐在哪? (2)演示验证:盐在水中确实化了,看不见了。 过一会观察盐呢(化在水里看不见了) (3)讲述:溶解现象。 3.引出课题 (1)不断向水里加盐,盐都会溶解吗? (2)过渡语:一杯水里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 尝特别的水 学生尝后发现有感味,能推断出是盐水。 学生解释:一般会说,盐化在水里了,盐溶解了……
| 先安排一个“尝特别水”的活动,一方面通过交流拉近师生距离,同时由此引出“溶解现象”,引导学生感知“溶解”(化在水里,看不见了)。另外也自然地引向下面的环节:“不断向水中加盐,盐会都溶解吗?”引出本课主题:“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把熟悉的事物以特别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
二、交流研讨,制定方案
| 1.猜想:你觉得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2.初步设计方案 (1)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呢?怎样做这个实验? (2)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3.研讨中完善方案 (1)汇报:你们组打算怎样研究? (2)“方案二、三”用天平测量部分由老师完成。 ■盐量:怎样更精确?用什么称量?老师帮你们称量? ■水量:多少水合适?(50ml) ■怎样加盐:一下都倒里吗?什么时候不加?怎么知道盐不溶解了? (3)实验中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吗? ①先由学生思考说说 ②投影提示。 (4)过渡语:下面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案来研究50ml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方案一:一勺一勺向水里加盐,称出每勺盐的重量,至于不溶解时统计共多少盐。 方案二:先称出一袋盐的重量,一勺一勺向水里加盐,至于不溶解时称出剩下盐的重量。重量差就是溶解的盐的重量。 方案三:先称出杯和水的重量,一勺一勺向水里加盐,至于不溶解时称出杯和盐水的重量,重量差就是溶解的盐的重量。
| 先由学生小组讨论,设计方案,是为了让他们充分调动已有经验,认知开放其思维,扩展思维广度,然后在交流研究中,通过相互倾听、质疑、及教师的适当提示、卡通提示等方式,引导他们形成更完善的计划,深入思维,挖掘思维的深度,真正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感知探究学习的方法。 同时充分发挥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的作用,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深入、高效,获得真正意义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