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2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学生津津有味地上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7: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素质教育的精髓之一是让学生生动、主动地学习、发展。生动、主动地学习就是学生自己有兴趣、很投入、自觉自愿地学习。



现在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条件是很优越的,但却普遍存在着厌学的现象。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开始就不爱学习的孩子是根本没有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许多孩子学习一段时间后就会厌倦学习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课业负担过重,考试、测验频繁,学生厌倦学习;有的是因为知识基础没有打好,学的知识越深,感到越难,转而畏惧学习;有的是因为学习态度和习惯养成不够好,过分贪玩,不愿学习;有的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家长辅导孩子的方法不得当,要求过高、量过大、态度过急,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也有的是因为千篇一律的课堂模式,刻板的教学结构,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素质教育要求每一个教师去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以便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首先要让学生从小爱学习,对学习有兴趣,对获取知识有渴望。学生有了这种内在动力,就肯动脑筋、花气力去钻研,就会想办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用心思去摸索学习的方法,获得学习的成功。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取得了好成绩,就更爱学,学习兴趣就更浓。爱学、会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对人的成才起着积极作用。反之,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不爱学、不会学,学不好,就更不想学。哪怕作业再少、再简单,也不愿意做。这就产生了恶性循环,即使我们对学生的未来设计、规划得再好,也会落空。



让学生生动、主动地学习,课堂教学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课上得死气沉沉、缺乏新意,学生就生动、活泼不起来。要使学生学习生动、主动,课堂教学也要活泼、激越。要让每一课书、每一节课成为点燃学生学习兴趣之火的颗颗火星,用教师的爱教、乐教、善教来带动、促进学生的爱学、乐学、善学。



当然,培养和激发学生兴趣,不是为兴趣而兴趣,教学也不是一切为了兴趣。培养兴趣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是不矛盾的,二者要相互配合。教师要把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升华为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



《学记》有言:“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育学生。学生对所学的教材,有的喜欢,有的就不喜欢;对课文中的一部分内容有兴趣,而对另一部分内容则兴趣不大;对有的学习内容感到容易,好理解、好接受,而对其他的学习内容则感到困难。学生这种现实的、直接的兴趣表现在教学中无时不在。教师不仅要精通教材,知其重点、难点,也要深知学生,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疑惑点。“知,然后导”,变“隐其学”(不爱学习)、“疾其师”(痛恨教师)、“苦其难”(害怕困难)为“乐其学”、“亲其师”、“攻其难”。



一、了解兴趣点,掌握教学主动权



学生正处于心智蓬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探索感很强烈。因此,越是内容新颖、引人入胜、富于情趣、不寻常的教学内容,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语文教材既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凭借,也是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凭借。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知识性、趣味性强,大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也并非篇篇都是引人入胜、饶有趣味的,有些内容并不能自动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前提条件是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确定兴趣的差异和特点,分析造成兴趣的大小、有无的主客观原因,进而制定出培养、激发兴趣的方式、方法。



在这方面,每学期我都采取座谈、问卷等形式来了解学生阅读的兴趣点。



如问卷调查,通常在新学期开学初进行。新课本一发到学生手里,求知欲和好奇心就驱使学生先睹为快。这也正是了解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时机。于是我请学生在浏览课本之后,列出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课文篇目,并简要地说明理由(有些情况再通过找学生座谈,进一步深入细致地了解喜好)。问卷收上来后,再进行分析研究。首先按教材篇目统计出是否喜欢的人数,这样就得出了兴趣点的分布情况。然后,根据好恶理由从教材和学生两方面分析存在兴趣差异的主客观原因。这样既知道学生对哪些教材有兴趣,对哪些教材不感兴趣,也知道了爱学的动力点和厌学的阻力点在那里。



以1987年我所教的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材为例,在对27篇课文的问卷调查中,《工人代表》、《十六年前的回忆》、《卖火柴的小女孩》、《别了,我爱的中国》、《夜莺之歌》、《养花》、《景阳冈》、《三人行》等课文被大多数学生喜爱,而《动物的远游》、《穷人》、《渡船》等课文未能引起学生普遍的阅读兴趣,其他课文则只有少数学生喜欢。



按学生陈述的理由分类,喜欢的课文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7:45:00 | 只看该作者
一是以情动人,赢得学生喜爱。《别了,我爱的中国》以浓浓赤子之情,拳拳爱国之心,强烈地打动了学生。“作者那每一次‘别了,我爱的中国’的内心呼喊,都深深打动我的心。”《鹌鹑》以小动物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深切地感动学生。“在我们的眼里,它不是渺小的、不起眼的动物,而是可敬可爱的小精灵。”《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的痛苦生活、悲惨遭遇,拨动了学生善良而富于同情的心弦。“美丽可爱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只能在幻想中寻找快乐、幸福和温暖,我真想跳进童话里去帮助她。”“从凡卡的信里,我知道他过的是那么悲惨的生活,再联系我们现在的生活想一想,更可怜凡卡的不幸命运了。”



二是故事性强,引起阅读兴趣。《工人代表》、《十六年前的回忆》、《三人行》等课文,以生动感人的情节,塑造了革命领袖、革命英雄的形象,使学生产生了敬佩之情。“我不仅知道了他们是革命家,还知道了他们的革命事迹,他们的精神使我很受教育。”《夜莺之歌》、《鲁班学艺》、《景阳冈》以紧张、曲折的情节引人入胜,课文里的人物也被学生喜爱。“我真喜欢那个机智勇敢的少年,他就如同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夜莺。”“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真不愧是打虎英雄,令人敬佩。”



三是信息新异、离奇有趣的内容,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



四是文笔优美、语言感染力强的课文,能够博得学生的喜爱。像老舍先生的《养花》、《草原》,学生都很喜欢。他们说老舍的作品文笔清新优美,让人读了亲切、舒畅。



从学生这方面看,阅读兴趣差异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是阅读能力的高低制约着阅读兴趣。读得懂的、能够理解的就喜欢,读不懂的、理解有困难的就不喜欢。例如《穷人》这篇课文,学生不喜欢的原因是:“看了一遍,读不懂,不知道作者想说明什么。”“好像很深奥,不容易看懂。”



二是受爱好兴趣的影响。爱好兴趣不同,反映就不一样。可谓白菜、萝卜,各取所好。“我喜欢自然科学,对于这类课文当然就喜欢。”“童话我喜欢,我从小就爱看。”“我不爱看外国的文章,不合我口味,人物名字很长,很绕口。”“我爱看历史故事,这课文很有意思。”



三是受到性格特点的影响。班上有个女孩子,性格开朗活泼,做事泼辣大胆。她就不喜欢《贝壳》这篇课文。原因是文中的中山君腼腆内向,因为有点乡音就不敢说话,她看不上这个人物。她在不喜欢这篇课文的理由中写道:“他因为有乡音就不敢说话,怕人笑话。为什么怕?有乡音怎么了?这又不是什么错误。笑你的人就不对,你反而怕他们,真没出息!”有趣的是,男孩子都喜欢《景阳冈》,佩服打虎英雄武松;女孩子则全喜欢《卖火柴的小女孩》。



四是兴趣爱好广泛的学生,喜欢的课文在题材种类上就多。另外也与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的多少有关,熟悉的事物就喜欢,不熟悉的就不喜欢。



学习兴趣点是客观存在的,但又不是固定不变的。“知其心,救其失”,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了解、掌握,是为了研究、制定和实施培养、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方法,以便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使学生的兴趣点成为将孩子志趣与教学任务紧密联系的结合点,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点,使学生以爱学、乐学作舟,达到会学、爱学的彼岸。



二、抓住兴趣点,推进课堂教学



学习内在的诱因,是发自内心需要的求知欲。愉快地进行学习、扎实地掌握知识,是靠学习内在的诱因来达到的。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则要通过教师寻找最佳教学手段的途径来实现。这就需要教师善于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拨动学生的兴趣之弦,要把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安排得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以便让智力活动在情绪高涨的状态里进行,让学习过程充满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积极活跃的气氛。



为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学生兴趣对每节课的保证作用,依靠兴趣的积极动机,消除消极动机,使学生对喜欢的课文能保持和提高兴趣,对不喜欢的课文能产生兴趣,引发学生学习的内在“诱因”,找到自身学习的推动力,从而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



(一)利用兴趣点



学生感兴趣的教材,是顺利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有利因素。但往往也存在相反的情况,有时一篇学生感兴趣的、好的教材并没有得到预想的效果。学生读起来还蛮有兴趣,老师教完后反倒索然无味。因此,对学生爱学的课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在课堂上积极地活动起来,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所谓利用兴趣点,就是让学生的情绪和兴致得到充分发挥、施展,而不是受到压抑和制约。比如,有些教材本身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它蕴涵的情感的感染作用,使学生在情感上全面投入,以得到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很好的学习绩效。



(二)激发兴趣点



“兴趣点”明显的,我们要利用好“兴趣点”;“兴趣点”若明若暗或完全隐蔽的,则要靠我们来激发。当教师了解了学生对一些课文的厌学原因,就要利用教学手段激活和排除这些“阻力点”,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打开学生学习兴趣的大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但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很强,渴求急需的知识,但如果知识的深浅度与他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相适应,也会失掉兴趣。学生不喜欢《穷人》这篇课文就属于这种情况。他们不喜欢的主要原因是“看不大懂”。怎么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呢?关键是要通过教学,变不懂为懂,变难为易。不但要使学生读懂这一篇课文,还要会读这一类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7:46:00 | 只看该作者
我教学时,就从学生不懂处入手。初读课文后,我先提问,课文写了哪几位穷人?主要写了谁?目的是让学生清楚文章里出现的人物和主要人物。然后就让学生说说哪些地方读不懂,理解起来有困难。学生阅读的障碍比较集中在桑娜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上,不知道桑娜的这些心情要说明什么。了解了学生的难点后,我对学生说,“我们一起来探讨、研究这些难懂的地方”,并鼓励他们,你们一定会读懂的。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一下由不懂到懂的过程,学完以后,看谁能说说是怎么学懂的?方法是什么?”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建立了信心,学习能“解渴”,就愿意学、乐于学。就这样,疑惑点转化成了兴趣点,阻力变成了动力。



接着,我组织学生一边细读桑娜的几种不同心理状态的描写,一边议论、分析出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的心理:等待丈夫时的思念、担忧心理;探望西蒙时的同情、怜悯心理;抱回孩子后的矛盾、不安心理;面对丈夫时的紧张、害怕心理,以及最后既惊异又平静的心理。



然后,我引导学生抓住桑娜这些主要的心理描写──矛盾心理,来展开探讨。学生从中分析出桑娜复杂的矛盾心理的各个方面:贫寒的家境与帮助别人的矛盾;关心丈夫与抚养孤儿的矛盾;打渔的艰辛危险与养家糊口的矛盾;对加重丈夫的生活重担而内疚与怜惜两个孤儿的矛盾,等等。正是这些复杂的矛盾心理使桑娜表现出不安、担忧和害怕。



到这时,我才向学生提出几个应引起他们注意的问题,来激发他们积极、活跃的思想。我问:桑娜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矛盾心理?学生思考后分析得很好:矛盾产生的根源就是因为贫穷。因为如果收养两个孤儿,他们的生活会难上加难。我再问:矛盾的结果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了事物的本质,体会到了人物的思想品质。他们从课文中收养两个孤儿的事情上感受到“穷人”贫穷之中更见无私。最后,我让学生谈谈渔夫和桑娜是怎样的穷人?学生纷纷说道:“他们是善良正直、助人为乐的穷人”,“是宁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穷人”,“他们虽然贫穷,但有颗金子般的心,是可敬可爱的穷人”。我夸赞道:“你们不但读懂了,而且理解得多好啊!”学生开心地笑了。他们从面对这篇课文知难而进的体验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在学习过程中,我时常用这种鼓励的语言对学生说:“这个问题你们探讨得不错,咱们再试着研究下一个问题。”以激发学生不断地学习、探索。



学生从读懂课文的学习实践中悟出:心理活动描写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一种方法。阅读的时候要弄清人物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什么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后的行为又怎样,以从中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



在阅读实践中学生掌握了学习这类课文的方法,感到学有成效,反过来就激发了学习兴趣,发展了阅读技能。



(三)寻找兴趣点



少年儿童的求知欲很强,富于探索性。学生喜欢探索问题,新奇的、不寻常的知识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容易引发他们的兴趣。单纯地听教师讲课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力量。所以,教师要提供探索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地加入获取知识的进程中。只有学生自己发觉有的问题应该弄明白却没有弄明白,某些问题被忽略了而不该被忽略时,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兴趣才会产生和迅速增长起来。教师就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这样的“兴趣点”。



如《奇异的琥珀》,既不是学生喜欢,也不是学生不喜欢的一篇课文。怎样设计这课书最优化的教学结构呢?我在备课时考虑到,课文里讲的这块奇异琥珀形成的故事,是科学家推测出来的。如果只带领学生去阅读别人推测出来的故事,被动地接受这个“推测”,不如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智力活动,调遣已有的知识,也来“推测”一番,以从中发现真知、探求真理。于是,我就把阅读思维的兴趣点设在“推测”上,给学生创造探索的情境,以引发学生的探索之趣。



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方案:



(1)教学程序。创设四种情境:探索—论证—辨析—求真。



(2)教学形式。实行三种教学形式:全班讨论、小组讨论、个别交谈。



(3)教学方法。采用激发兴趣法、启发探求法、组织讨论法、对比分析法和总结概括法。



(4)教学手段。运用幻灯投影片将“探索—论证—比较—择优”串联起来,步步推进,不断深化。



上课时,在解题质疑之后,我把问题引导到“推测”上,出示投影片,让学生观察这块琥珀,分小组大胆地“推测”一下,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和过程,看哪个小组的学生推测得合理。学生顿时精神振奋,竞赛的形式更让他们兴致勃发。这种激昂的情绪有助于学生开动脑筋,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教室里气氛热烈,学生眼里闪着兴奋的光,指手画脚地说着,面红耳赤地争辩着……待各组“推测”的意见成熟后,选出了一个代表发言。这几位代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更正,不断完善、充实着他们共同的“精神成果”。我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地思维、大胆地推测,一方面把学生推测的要点通过幻灯投影出来。



接着,组织学生学习课文里“推测”的内容,让学生边读边画出要点,再与自己推测的结果进行对照,看看自己的推测哪些与作者不谋而合?哪些地方不一样?哪个更合理?对于作者的推测,哪些自己没有想到?哪些地方不得其解?这时,教室里由沸腾转入平静,然而学生的头脑里却进行着一番紧张的比较、鉴别、分析、判断的逻辑思维活动。我将作者推测的要点投影出来,组织学生进行第二次讨论,将学习引导到学习、借鉴、分析作者的“推测”上,对比分析,取优弃劣。当学生把自己与作者放在一起分析评论的时候,也就自觉地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



最后,我让学生将写有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的词语卡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并说明为什么这么排列。学生从中懂得:推测既要有科学根据,又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这样,才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这节课的结构,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满足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而且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优化的结构提高了教学效果,原本两课时的教学任务在50分钟里圆满完成,学生始终在课堂上保持着积极、兴奋的精神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7:46:00 | 只看该作者
(四)迁移兴趣点



学生有兴趣点的,可以利用;兴趣点不强的,可以激发;兴趣点隐蔽的,可以去挖掘;而对没有兴趣点的教材内容则可以使它和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联系起来,最后通过一定的手段,把兴趣点由彼物迁移到此物上。例如,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研究教材时,我注意到,课文中叙述的“测量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事是詹天佑建造铁路的三个关键环节,也是反映人物思想、情操的典型材料,这是教学的重点。但受课文篇幅所限,情节叙述不多,故事性不强,降低了可读性和感染力。课文中还出现一些有关工程技术方面的词语,如“中部凿井法”,“六个工作面”,“人字形线路”等,学生不懂,也不感兴趣,如果单纯以词解词可能会更加枯燥深奥,这是教学的难点。



研究学生时,我了解到,学生的兴趣在课文所描写的人物上。他们很喜欢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因为他主持建造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为中华民族争了光。这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他们不大喜欢课文描写,认为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学生只能把这篇课文当做介绍一个历史人物和一个历史事件看,容易让学生只重视人物的爱国之心,而忽视其报国之技。



为了使学生爱学、学好这课书,我利用迁移兴趣点的方法设计了这堂课的教学结构。



我想,学生喜欢看电影、电视,是因为活动、直观、形象的东西适合他们的思维特点,容易接受。我就设想用电教手段将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课文上来。在电教老师的帮助配合下,找来詹天佑建造铁路的录像带,根据课文的需要,截取了相关的片段,把读课文与看录像结合,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他们的注意力开始集中起来,对学习这篇课文有了积极性。



为了让录像真正起到适时、适当地引发学习兴趣的作用,我对放录像的时机与方式作了不同的处理:有的用来激发学习兴趣,有的用来突出学习重点,有的用来突破学习难点,有以录像解释文意的读前放,有以录像帮助理解的读中放,还有以录像促进思维的读后放。



如学习“设计人字形线路”一段,初读完课文就直接看录像,充分发挥录像对这段文字内容的直观形象的解说作用,免去重复,节省了时间。学习“勘测线路”一段,精读之中放录像,画面上的陡坡、深谷、狂风、黄沙,充分表现出条件之恶劣、任务之艰巨,使学生对詹天佑不畏艰险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加深了理解。学习“开凿隧道”一段,阅读理解之后,让学生试着画一画六个工作面的“示意图”,然后看录像与之对照,再比较两个、四个、六个工作面的不同效率,从中体会詹天佑超人的智慧。这样,声音、图像、色彩、文字综合搭配,电教、媒体、教程、教法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丰富了学生的思想认识。他们从这位伟大的工程师的功绩中懂得,爱国不光要有爱国之心,还要有报国之技。他们普遍感到学课文前只有自豪感,学课文后才有了责任感。



(五)发挥兴趣点的综合效益



学习兴趣不是固定不变的。有兴趣和没兴趣,“兴趣点”的出现与消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不能“单打一”,或利用兴趣点,或激发兴趣点,或寻找兴趣点,或往新的兴趣点上迁移,目的都是使学习兴趣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内得以保持。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各种方法相互结合,以发挥兴趣点的综合效益。



《田忌赛马》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篇课文。为此,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结构的。



1.审题诱趣



板书课文题目后,为诱发兴趣,我问学生,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场?怎么赛的?赛的结果如何?接着了解兴趣,我问学生,你们对课文中的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学生说,对赛马的过程感兴趣。我利用这一兴趣点,先从最吸引学生的部分组织讲读,以满足学生先睹为快的阅读心理,使他们的学习热情奔放起来。



2.对比引趣



写赛马比赛的情况有两大段,即第一段和第三段。两段之间的部分写孙膑献策。我考虑到,学生初读了课文,已经大体了解了比赛情况,如果还只是让他们细读,解决怎么赛的问题,学生就会乏味,反倒觉得没什么可学的。为了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我打破按段落层次顺序讲读的常规做法,让学生把第一段和第三段结合在一起阅读、思考:这两次比赛各是怎么赛的,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这样,学生只单纯地按顺序阅读是不行的,分别阅读后,还要把两段内容放在一起分析、比较,找出异同点。这就促使学生深入地读书,要开动脑筋去分析。



学生经过阅读思考,找出了三处相同点和三处不同点。三处相同点是:两次比赛用的马没有换;比赛规则没有改变;齐威王的马出场顺序没有变。三处不同点是:田忌的马出场顺序不同;比赛结果不同;人物心情、神态不同。这样一对比,使学生的兴趣立刻显现了出来。



3.质疑导趣



阅读第二段时,我用启发质疑的方法把学习的兴趣点迁移过来。我问学生,阅读这部分时,你们想到哪些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并提出新的矛盾,打破已有的“平衡”,产生新的“不平衡”,以触发解决新问题的愿望。学生提出:为什么田忌以为孙膑在挖苦他?为什么孙膑对田忌再赛取胜胸有成竹?等等。我表扬学生阅读认真,能多想几个为什么,并鼓励学生只要仔细读,深入想是能够弄明白的。我还提示学生,文章各部分之间是有联系的,要注意把有关内容联系起来去思考、理解。我又安排学生自学,然后相互议一议,最后全班一起讨论交流,看谁理解得最好。学生的情绪又调动起来,从课文中去获取了新知。



4.“投石”激趣



在学习快要结束、矛盾基本解决的时候,学生学习情绪趋向了低潮,而教师都知道,认识要产生质的飞跃应在学习课文的最后阶段。如何调动兴趣点重新出现并达到兴趣高潮呢?我提出了一个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你们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掉换比赛的方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兴趣之火又被点燃。他们纷纷拿出笔和纸,一会画来画去,一会琢磨沉思,彼此还商讨着,经过一番“搭配”,除了孙膑的方法外,有的学生又想出了两种,最多的甚至想出了四种方法,但结果都是赢一场,输两场。学生由此悟出:不是掉换了比赛顺序就能胜,还要进行科学分析,搭配要合理,要选择最好的方案。孙膑的方法妙就妙在浪费了齐威王的上等马,避开了对方的锋芒,而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所以取得胜利。同时学生也体会到课文中两个“让”字用得十分精妙。



最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让学生想一想,第二次赛马结束后,田忌走出赛马场,孙膑迎上来,他们会有怎样的一段对话。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合理的设想。



这样的教学设计,使课伊始,趣则生;课正行,趣更浓;课已尽,趣犹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7:46:00 | 只看该作者
三、发展兴趣点,优化课堂结构



课堂教学是授课的重要形式,课堂教学结构是否最优化,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简而言之,一是要体现教与学的统一,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能动主体,二者完美地结合应该是教师科学地、积极地教,学生生动地、主动地学。二是课堂教学应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训练基地”。因为思维能力与自学能力是在学习与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的。培养思维能力,就要创造培养的环境,要在课堂上形成一种积极思考、探索问题的气氛和自由地讨论、踊跃地发表自己观点的环境。培养自学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去获取新知识,鼓励学生去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去检查新知识,研究事实并作出力所能及的概括,能发现、纠正错误和不准确之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就是要有利于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师生共促,教学相长。



从另一个意义上讲,小学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学习阶段。因而新颖的、富于变化的学习形式,最能诱发小学生的“内驱力”,学习起来不易疲劳。而一成不变的学习模式、千篇一律的课堂形式、枯燥乏味的教学语言、生硬刻板的教学程序、公式化的教学方法和单一化的教学手段,都会使学生索然无味,极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一些好的方法,上好一两节课是不困难的,较难的是建立、形成一套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那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核心,以自学为基础”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原则,并依据教学内容、任务,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实际学习能力等,创造性地选择适当的方法、手段、形式,来构成每一节课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方案。



十几年的探索,我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不同题材、不同风格,分为“主题美”、“形象美”、“语言美”、“意境美”、“情趣美”等类型,采用“画批法”、“讨论法”、“质疑法”、“赏析法”、“诵读法”、“实验法”、“表演法”等多种多样的教法和教学形式,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心、动口动手,使学生学得生动主动、活泼积极。



我的具体做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知识竞赛法



《动物的远游》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不少学生不喜欢这篇课文的原因是“它叙述平淡没有故事情节,读来枯燥”。我就用知识竞赛的方法来组织这课书的教学。我把这课书的内容编成各种题目,不仅有关于动物远游的知识,还有写作方法的知识;有回答“是什么”一类的简答题,也有回答“为什么”的说明题。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阅读课文,提示要注意的地方:哪些动物远游,记住例子;远游的路程,记住数字;怎样返回,记住特点;文章怎么写的,学习叙述方法。阅读课文后,我出示题目,指定各小组回答,答不全、答不准的先由本组同学补充,然后再让其他组补充订正。结果这课书学生学得“热情奔放”,兴趣盎然,比较迅速、牢固地掌握了课文里的知识。



(二)讨论法



在课堂上,学生阅读同样的作品,应产生某些共同的思想和感情。但是由于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形象描绘对每个学生的影响、触动是有细微差别的,加之学生各自生活经验的多少、阅读能力的高低、思想、个性等的差异,对课文的理解就不一定完全相同。所以,作为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按照他们的理解方式、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去感受作品,并让他们畅所欲言,尽情地表达意见和抒发内心感受。因此在学到关键处、高潮处、难点处,我都安排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打破举手发言的常规。在这段时间里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让他们自己去把握发言的内容、方式和时机,让学生自己去议论、争辩、寻求问题的正确答案。我还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认识,去证明他们提出的见解,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主动的精神创造。



讨论的问题,有围绕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也有随机抓住学生发言中提出的、值得研究的观点进行讨论。讨论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有小组讨论,有全班讨论,也有按问题自由结组讨论。讨论中要求学生尊重别人,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中途打断、不取笑轻视,而是以友善商讨的态度参与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7:46:00 | 只看该作者
(三)表演法



小学课本里不少课文有人物活动,有故事情节。学习这类课文,我就把阅读与表演结合起来。有的先讲读后排演,有的边讲读边排演,还有的先排演后分析。讲读课时,分析人物形象、事件意义,学习字、词、句、段、篇的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表演课上,学生将所理解的人物形象、事件过程再现出来。我按角色的多少将学生分成几个组排演同一课本剧(也便于相互竞赛)。学生们坐在一起,根据课文内容,讨论各自担当的角色,语言如何说──声调、语气、节奏等;动作如何做──举手投足、表情神态等。他们边分析边排练,力求准确地表现出所排演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感情、性格特点。讲读时已理解深刻的地方,在排演中起了指导作用;理解还不深刻的地方,通过反复排演,就加深了认识、加深了理解。另外,排演也是一种再创造。排演课本剧为学生提供了再创造的锻炼机会。有的课文拿出来表演时,学生需要根据基本主题和故事情节,适当地加上过渡性的语言、动作或铺垫性的情节。所以,凡是排演过课本剧的课文,学生都长久不忘。



四、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兴趣点



电化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能以其生动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以其直观性、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掌握了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其灵活性、多样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发展了他们的智能。因此,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巧妙地借助电教手段,吸引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下去主动地获取知识。



(一)诱趣──增加吸引力



我根据不同的教材,采用了不同的诱趣方法。有课前诱趣:用一段音乐导入课文,用一幅投影片引出故事,用一段录音拉开学习的序幕;有课中诱趣:用音乐配合朗读、伴随表演,给投影片中的人物配音或内心独白;有课尾诱趣:打出幻灯片复述课文,给课文续几种不同结尾。



《乡村的傍晚》是一篇抒情散文,表现了乡村傍晚的美丽、时而活跃时而又恬静的情景。但大部分学生却不大喜欢这篇课文,认为没有故事情节,没多大意思。于是,我设计了课始以“声”引趣,课中以“图”激趣,课尾以“乐”配趣的教学方案。一上课,我先让学生听了这样一段录音:有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笑、喊叫声,有读书声,还有大人喊孩子吃饭的呼唤声,孩子的道别声。听过后让学生辨别: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气氛如何?学生从“把牛牵回来”、“小豆子”、“三娃子”等词语上判断是在农村,从“道别声”判断是傍晚,从欢笑声、叫喊声判断是很快乐的。为使学生学有收获,我鼓动地说:“读读课文吧,你们会有新的认识和收获的。”接着在彩色投影片辅助下,学生理解了文中表现的乡村的傍晚:美丽,生活欢乐,气氛活跃而又恬静。然后,在录音音乐的伴随中,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了课文。最后,学生又兴致勃勃地探讨了“乡村的傍晚”与“傍晚的乡村”的异同,领会了作者所拟题目的精当。



(二)激情──增强感染力



小学课文中,以情见长的文章不少,或借景抒情,或叙事抒情,或喻理抒情。这种教材内容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教学这类课文,就有一个是增强了感染力,还是降低了感染力的问题。阅读这类作品,默默地看与琅琅地读,或在音乐伴奏下朗读,所带给人的内心感受是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电教手段搭设情境,激发情感,就能达到增强感染力的目的,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生动的发展。



例如,《麻雀》是一篇表现小动物感人至深的母爱的课文。教学中,我始终抓住文章的感情线,紧紧围绕母爱之情,以电教为辅助手段,设计了以教师之情激其情,以作者之情动其情,以文章之情悟其道的“激情入境、动情共鸣、入情悟道”的三部曲教学程序。课始,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三段不同的内容,配以由中速欢快到急促紧张再到缓缓抒情的乐曲,出示老麻雀从高高的树上飞下来保护自己幼儿的投影片,声像呼应、视听结合,拨动着学生的情弦。读后,学生还沉浸在故事的情境里,他们的表情是那种被某种情绪感动着才有的神情。接着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将指导朗读与品词析句结合起来。朗读中品味、理解后朗读,学生的情感从描写老麻雀紧张、恐惧、绝望而又奋不顾身地与猎狗对峙,用身体做屏障保护自己幼儿的一系列神态动作中得到了升华。对老麻雀由喜爱到敬爱,并深深理解了作者唤回猎狗的举动,体会了作者此时的心境,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了共鸣。最后,学生从课文叙述的故事中悟出:母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能战胜恐惧,甚至战胜死亡的威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7:47:00 | 只看该作者
讲授《燕子》一课,我用清新、欢快、悠扬的民间乐曲伴以朗诵,再配以画有燕子活泼俏丽、展翅翻飞的投影片,激发起学生喜爱春天,喜爱春的信使──燕子的思想感情。



学习《观潮》一课,我配上一段雄壮浑厚的交响乐,与白浪滔天的涨潮画面相呼应,使学生充分领略、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教学古诗,我根据不同内容配以或急或缓,或轻松或凝重的古筝、扬琴的弹拨乐,配以相应图画,将学生带入了诗中描绘的境界。



(三)解惑──提高理解力



教科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大量的课文却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向学生提供很多的感性材料。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不理解的东西:他们不清楚事物间相互的联系和关系,不认识事物内在的本质,不懂得事物的发展变化,不知道事物的内部结构等。当他们疑惑时,理解就受到阻碍,就会在头脑中产生:“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解决这些问题,固然可以靠科学的讲解,或一些教具的演示,而电教手段则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它能把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再现出来,帮助叙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科学文化知识。



例如,在《月食》这篇课文中,叙述月食形成的原因和描述月食过程中的月亮变化情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学中,通过普通的教具对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运转进行演示,可将抽象的科学道理具体化,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月食的成因。但是对理解文中关于月食过程中月亮一步步变化和复原的两段文字描述却无济于事。学生们仍不明白为什么说月亮在月食中一步步变化时的形状是“被什么咬去了一块……像小船……像镰刀……像眉毛……像细钩……像一面锣”。于是我设计了复合投影片,主片上有太阳和地球,副片上有月亮。拉动副片,月亮被地球的黑影一点点遮住,这时就出现了文中描述的情景。学生不禁感叹:“啊!真像被咬去了一块……真像条小船……”由此,学生不但认识了事物变化的本来面目,也理解了课文里文字表达的生动、准确。由于在前面理解了月食形成过程的描述,也就理解了后面的复原过程的描述,进而明白了在科学不发达的过去,人们为什么会误以为“天狗吃月亮”,会产生“敲锣打鼓吓跑天狗”的愚昧行为。



(四)设疑──促进思考力



古语说,“思源于疑”。有疑才有思,才有探索,也才有收获和长进。没有疑问的学习,是一潭死水,激不起思维的浪花。从某种意义上说,被动的学习与主动的学习,区别就在于是“囫囵吞枣”地接收知识,还是启动思维探索求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使用电教手段,也有一个启发的问题。只有启发思维、激发学生思考、打开学生的思路,才能引导学生发现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17: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