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一、 导入新课: 请两位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开头和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 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 | |
| 这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两段景物描写,前者多么明朗、美丽、令人神往;后者多么晦暗、萧条、令人悲凉。前者是小说中\'我\'头脑中想象出的二十年前的故乡的图画;后者是\'我\'眼睛里看到的二十年后的故乡的实景。 二十余年过去,故乡景色在作者眼中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作品中的\'我\'怀的是什么感情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写作背景, 认真地阅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 | |
| 二、介绍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 1919年8月,鲁迅在北京买下了的住宅,于11月21日迁入,结束了长期的会馆生活。12月1日,鲁迅离开北京南返,于4日抵故乡绍兴,在家停留至本月24日,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卖掉故宅后,鲁迅将家中什物“可送的送,可卖的卖”,都处理了, 4月24日下午,鲁迅“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属携行李发绍兴”,于29日回到北京。 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30,已是满脸 | | |
| 皱纹,形容樵悴,向鲁迅讲述了“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深切的同情。鲁迅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艺术地再现于小说《故乡》之中,并以章闰水为原型,塑造了闰土这个朴实的农民形象。 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 | |
| 三、作家、作品介绍: 介绍作者:(采用提问的形式) 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 选自《呐喊》(小说集)。(《百草园》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 | |
| 二、在前面阅读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 (一)闰土 1、 细读课文,把文中描写闰土的语句画出来,并说一说你最喜欢哪段描写?为什么? 2、 作者在对比描写闰土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小结: | 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描写 学生会找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 | |
(1)外貌描写: 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 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淳朴天真,令人可爱可亲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 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 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 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经济生活的艰难和精神负担的沉重),使人怅然、悯然。 (2)动作、语态对照 少年闰土:巧于雪地罩捕鸟雀,敢于月夜叉刺狡猹;“我”短短的一问,甚至 “我”没有问,闰土便说出了许多“天下的新鲜事”,将心中的话尽情倾吐(4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欢喜——凄凉——恭敬;共说七句话,前六句用断 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况 ;说话后的神态,“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 石像一般。” 9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 “迅哥儿”改称“老爷”,写出闰土不仅为饥寒所苦,而且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思想的束缚。 “厚障壁”就是所谓“身份”、“地位”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隔阂。——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3)对“我”的态度的对照 | 学生根据阅读充分交流讨论对比分析人物 学生批注理解内化 学生根据阅读充分交流讨论对比分析人物 学生批注理解内化 学生根据阅读充分交流讨论对比分析人物 | |
|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 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被封建礼教所牢牢束缚
(4)对生活的态度的对照
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猹、拾贝、观潮……――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着热 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生活绝望,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归纳: 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把一个活泼的少年折磨成凄惨的苦人儿。 鲁迅在这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中,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了闰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从精神上揭示了闰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识给他加上精神枷锁,尊卑观念愚弄淳朴的农民。见“我”时,强自按熄霎时间闪现出来的真挚友谊的火光;见面时一系列精神变化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尊卑观念给闰土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对香炉和烛台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揭示内心世界,他虔诚地渴望神灵的赐福,摆脱贫困与苦难,这样描写,可清楚地看到:闰土对苦难根源有直觉,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却又无可奈何;他憧憬未来,却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 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 | | |
| | | |
| | | |
| | | |
教学流程图: 背景 作者 对比描写: (一)润土 (1)外貌描写: 少年闰土:――淳朴天真,令人可爱可亲 中年闰土:——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经济生活的艰难和精神负担的沉重),使人怅然、悯然。 (2)动作、语态对照 少年闰土:――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中年闰土:——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3)对“我”的态度的对照 少年闰土:――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被封建礼教所牢牢束缚
(4)对生活的态度的对照
少年闰土:――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着热 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生活绝望,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
|
课文中一共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现实中的,一个是过去的,一个是理想中的,回忆中中的故乡是过去时的,而现实中的是现在时的,而理想中的,则是将来时的。 回忆中的故乡是充满神异色彩的图画,这里有生机勃勃的西瓜地,这里有儿时的玩伴,这里有希奇古怪的事情,这里有鲜活的世界,这里更有作者美好童年的记忆。总之这里是一个美好的世界。是“我”少年时代的天堂。这个“故乡”是一个美好世界,是少年美好心灵的反映,更是我记忆宝库里的珍宝。而现实中的“故乡”则是一个“苍黄的天底下横着的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在现实社会里失去活力的故乡,是一个让作者觉得悲凉的故乡。物是人非事事休,更何况不光这里的物非,人也非了,原来是童年的好伙伴的闰土,却与自己有了很深的隔阂,让自己禁不住打了一个寒噤,原本性格开朗的闰土,中年的时候却变的吞吞吐吐,原本与自己是兄弟相称,而今却是形同陌路人……原来是文静的豆腐西施而今却是画图仪器里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原本终日不说话的,而今却是尖酸刻薄的化身,这怎么能够不让作者伤心……不管是闰土,还是杨二嫂,他们的身上都反映一个时代的印记。他们的遭遇是当时整个社会的写照,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下了这篇文章,因而更加具有代表性。 |
八、帮助和总结 1.本课意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分析,总结,整合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认真地思考交流问题,踊跃回答问题,并及时讲解。
2.在教学中,采用探究方式,对问题进行研讨,让学生对作品的认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知识目标的掌握情况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