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3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初步认识》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09:1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数初步认识》说课稿
吴云支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
    首先,说教材。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认识几分之一。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认识几分之一是第七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的安排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非常注重情境的创设。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时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意义,能把一些实物图片进行平均分,这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感性基础。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数学思考和创新精神。
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表示的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各种图形纸片若干张、彩色笔等。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确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演示法、操作法、观察法和讨论法。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想学、乐学;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数学学习的机会。”因此,新课伊始,我就创设了两个小朋友分水果的情境。把4个猕猴桃分给2个小朋友,怎样分才公平?(强调平均分并板书)。如果是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他们两人?每人分几个?如果只有一个桃子要平均分给他们两个人,每个人能分得多少呢?一人一半,一半应该哪个数来表示呢?让学生体验分数产生的必要性,自然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二个环节:动手操作,建构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因此我精心设计了六个活动来进行教学。
    活动1.课件演示,建立表象
    几分之一的表象认识比较抽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认识“二分之一”时,我利用课件演示并让学生仔细观察:把一个桃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桃的1/2。这一半是桃的1/2,那么,另一半呢?也是这个桃的1/2。在这里,我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这个二分之一是怎么得来的?让学生明白,只要把一个桃平均分成2份,其中任意一份都是整个桃的1/2。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建立了1/2的表象。
    活动2.读写1/2,并理解1/2是怎么得到的
    初次认识分数,教师的引领显得尤其重要,我利用课件演示,示范读、写1/2,再让学生书空1/2,并一边书空一边说出是怎么得到这个桃的1/2的。然后快速地在本子上写出两个1/2。这样,学生在读写分数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了分数。
    活动3.动手操作,折出1/2。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1/2的含义,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吗?并涂色表示出来。折好后,让学生举起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1/2表示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我有意识地展示学生不同的折法,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他们的折法不同,折出的形状也不同,而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2表示呢?”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只要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1/2。”在动手操作中,帮助学生实现了1/2从有意接受到自由表达的过程。
    活动4.举1/2反例,内化1/2。
我拿着一张圆纸片问:“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1/2,请仔细观察,老师把这张圆纸片这样(随便)撕成了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2吗?为什么?”接着出示几道判断题给学生判断,通过正反例子的对比,突出分数概念中相当重要的前提条件——平均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活动5.类比迁移,创造几分之一。
    当学生认识了1/2,我顺应学生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大胆放手,让学生类比迁移,自主创造几分之一,彰显学生的个性。
    ⑴联想: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认识分数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⑵操作:折纸、涂色,表示出一张纸的几分之一。
    ⑶交流:先和同桌说一说:你折出了一张纸的几分之一?再全班交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展示并说一说分数的含义。
⑷探究:选择学生作品中不同的图形展示,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4来表示呢?让学生深刻体会: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1/4。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09:10:41 | 只看该作者
活动6.深入探究,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在这里,我利用一个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猴子和小猪在一次分西瓜的时候,也想用我们今天学过的分数,它们都想多吃点。小猴子想:我太喜欢吃西瓜了,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2。小猪想:我肚皮大,吃得多,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4。你知道,它们俩谁吃得更多一些吗?为什么?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答案,我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出示以下直观图让学生观察,你能比较这几个分数的大小吗?看着直观图,学生很快回答:1/2>1/4>1/8。你还发现了什么?假如把这个圆无限制地平均分下去,得到的每一份会越来越?小。最后得出结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那故事中的小猴子和小猪谁吃的更多一些?学生自然回答,小猴子吃的更多一些。由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激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形成分数的完整概念。
以上六个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中,深刻体会了分数的含义。充分体现出数学知识不是教师直接给予的,而是在学生一步步的操作、交流、感受、体悟中动态生成的,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第三个环节:分层巩固,拓展提高。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练习按照基础——提高——拓展分成了三个层次,意在能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新知,并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拓展,做到有趣、有益、有层、有度。
1、基本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是1/4吗?
学生回答后,追问:为什么?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2、 提高练习: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吃西瓜,一个西瓜我能分多少?
3、拓展练习:爸爸吃了一块蛋糕的 1/2 ,妈妈吃了剩下蛋糕的 1/2 ,爸爸妈妈吃的蛋糕同样多吗?我把剩下的全吃了,我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呢?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延伸铺垫
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
再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22: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