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9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公开课《约分》优秀 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11:2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知识---约分。  

一、教材简析  

此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五年级小学数学上册第47---48页的约分。约分是在学习了分数与除法、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互质数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节课内容为学生学习分数的计算条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约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大多学生能较快的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同时理解了互质数的概念。这些知识点的掌握为约分方法的学习提供了认知基础,学习本课应该较为容易。但快速并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对少部分学生应该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约分的意义。  

   

2.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与方法:  

   

设置情景与激趣,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利用旧知自主探究新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及遇到问题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  

   

理解最简分数及约分的意义和方法,  

五、教学难点:  

   

能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第一步,复习铺垫,在这里我设计两道复习题,一道是说出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另一道是找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任何新知识都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依托的,所以在课的开始就复习回顾了这个知识点,为下面学习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方法做好铺垫.   

二、实践探究,理解约分的含义。  

此环节分为五个部分  

1.根据图形找分数。先让学生找到第一个分数,然后再创造其它的分数。学生会根据前所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很快找到其它的分数。  

2、观察比较。先比较这些分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找出这些分数中与众不同的分数,引出最简分数。  

3、归纳概括,巩固练习。让学生自己归纳最简分数的定义,得出定义后,通过练习来巩固最简分数,为下面的约分打基础。  

4、引导迁移,掌握约分  

根据前面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说一说,如何把2/3变成12/18吗?  

谁又能把12/18变为2/3吗?  

(1).根据化简的过程找寻约分的方法。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约分的方法是什么?(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同时去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注意观察约分的过程)  

(2).指导学生看书自学,并提示要注意约分方法中关键的地方。  

1除外;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3).交流汇报约分时一般采用的两种形式。  

   

A、逐次约分法。  

   

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过程。在书写的时候,提醒大家注意各个数位对齐。最后都要约成最简分数。  

   

B、一次约分法。  

   

(指出如果能很快看出12和18的最大公约数,也可直接用6去除,一次约分得。)  

(4)、让学生观察师是如何进行约分的。(注意书写的格式)  

5、课内练习,知识延伸  

用课件出示各类题型,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归纳。  

(整十整百数先消零在化简;分子分母都是偶数时先用2去除;倍数关系时用分子去除等等)。   

   

   

三、巩固深化、培养技能。   

此环节中我设计了四个梯度性练习。  

这是第一题,目的是巩固最简分数的概念和约分的方法。
第二题以“找公因数2、3、5”为载体,培养约分技能。  

通过第三题,使学生感受约分在比较大小中的应用  

最后,我设计了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生活,并不抽象;感受有价值的数学。  

四、课堂小结、回顾梳理。  

及时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小结和梳理,加深学习的印象。  

    以上是我的说课设计,还会有待完善之处,恳请大家来指正。谢谢大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5 16: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