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8-9 14:36:29
|
只看该作者
《加减法估算》教学反思
《加减法估算》是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估算,但近似数的概念、约等号还没出现,只要求用语言叙述估算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同时数学课程标准中又提到:学生应“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估算是数学学习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有重要意义,在数学计算的检验中很有用,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本节课,为了让学生更直接的学习估算,感受它与精算的不同,我先向学生介绍了估算的作用,即:在现实生活中有时用笔算很不方便,我们就需要用到估算。课前设计了猜猜这些数“最接近的整十数”是多少,意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估算的基本策略,知道估算就是把两位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这两个练习为后面解决妈妈买三样东西,100元够吗?打下较好基础。学生在前面的基础上会把三种物品的价格的近似数加起来,但对于其它方法想到的不多。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估算,或者将估算与笔算弄混淆。那么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充分感知估算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况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多举一些生活中关于估算的例子,并发动学生也来说说生活哪些地方用估算比较合适,切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到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提高教学效率。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过程,应把学生看作是有主观能动性的真正意义上的“人”,而非被动接受知识、机械计算的“物”。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中真正体现生命价值,满足孩子的发展与成功的需要,在教学中我发现有学生先用笔算:28+43=71(元),71接近70元,所以100元减70元等于30元,30元买24元的一玻璃杯够。这样,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提出了一个指向性学习策略的问题,促进学生做深层次的思考,这时提出那带的钱就不够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最后使估算的多样化与最优化得到了和谐统一。课堂上学生的课堂行为得到尊重、肯定与鼓励,进一步拉进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延伸练习生活化,发展学生思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获取知识还要有真切的体验。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我精心地设计了一系列让学生感兴趣的习题,让学生的思维有了挑战的机会.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比较,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
总之,估算必须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产生估算的需要,没有需要,教学估算意义无法体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