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8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里山纪行》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习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20:0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里山纪行》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习题
课前预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莽莽(máng)浓稠(chóu)山岚(lán)鱼鳖(biē)
B.堪(kān)称风靡(mí)谛(dì)听静谧(mì)
C.茸茸(róng)幢(chuáng)顶禅(chán)纯粹(cuì)
D.雄踞(jù)红桧(huì)模(mú)样镶嵌(qiàn)
2.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句连贯的一组是()
⑴连下数日雨,水势很猛,雪瀑从断崖腾滚而下,跌入弥漫着茫茫水气的深涧,。我在对面的崖边站了片刻,襟前湿了一片。
⑵我回头看岳飞墓后面的栖霞岭,,保俶塔尖尖的塔顶直指云霄。
①真是浪沫激清,云奔雾涌②真是云奔雾涌,浪沫激散
③郁郁葱葱,绿满天涯④绿满天涯,郁郁葱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水游》全书重要人物中至少有一打以上各有各的面目。
B.最初是作者出名全靠作品的力量,到后来是作品有名全亏作者的招牌。
C.该厂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先进企业和二轻局文明单位,南市区政府连续五年授予该厂“重合同、守信誉”单位。
D.凡在本店购货满300元者,本店将惠赠一份精美的礼品。
4.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语气通畅,表意正确。
⑴这种小火车我们在祖国东北的深山老林子里才能见到。
⑵山上树林不是倒映在潭中,与水江镇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
⑶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了《高山情》,“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旅程没有看到。
课内阅读
①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评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是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静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
②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蒙蒙的。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它真像一条条绿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
③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虽是盛夏亭午时分,正是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我们的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
5.第①段描绘的阿里山林区有什么特点,请用一个双音节词加以概括:;作者写“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对表现以上特点有何作用?
6.仔细品读文章,根据第①段中划横线句分析人们的思想感情。
7.请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比较下面一组句子在语言运用和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
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万树,离开了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
8.请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③段中划波浪线句子的表达作用和语言效果。
9.山间气候阴凉,潮湿昏暗,但经作者引用唐诗,立即生出美妙的意境来,下列诗句中与文中诗句所造意境相去甚远的是()
A.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D.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课外拓展
西湖漫笔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①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都是绿的。②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③在冷泉亭上小坐,真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④亭旁溪水琮 ,平稳处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①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然感觉路旁的树莽莽苍苍的,似乎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②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喜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③荷叶,则要表现出茁壮的生命力。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④
从花港乘船而回,雨已停了,波亦如镜;远山青中带紫,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⑤
10.本文凝聚笔力,着重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作者对这种绿,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12.在文中加线的五句话中任选一句,就形象、语言和写法等方面有重点地欣赏评点。
答:第句,欣赏评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这句话是从文中的第一小节中抽出来的,请问它应放归哪一处()
A.①B.②C.③D.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20:02:53 | 只看该作者

十八、《阿里山纪行》
1.C2.C3.B(A“至少”和“以上”矛盾,去其一。C“授予”少宾语“称号”。D“惠”为敬辞,它修饰的动词必须表示对方发生的与自己腾的动作,而不是相反。)4.⑴只有⑵而是⑶却5.宁静(或“静谧”等);这里写若有若无的声音,反衬了林区环境的宁静,会使人感觉更加宁静。6.划线句子流露出人们对林区环境的浓浓爱意,因为爱,所以不忍大声;因为爱,所以要“深深的吸气”“仿佛吸进去以后不再吐出来”。7.两句话的区别是第一句话在描写中运用叠词“森森”来修饰“万树”,用叠词“浓浓”来修饰“团阴”,叠词的运用不仅突出了树木之多、团阴之浓,体现了环境的清幽,而且使语言节奏鲜明,具有音乐美和情韵美。8.这段文字用了6个比喻,句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鲜明,和谐动听,生动活泼地写出了森林之广和盘曲排列之势,引发人的丰富联想和审美体验。9.C10.西湖的绿11.感到蓬勃的生机和茁壮的生命力。12.(略)13.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6 18: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