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2-7-29 11:59:39
|
只看该作者
《一面》教学反思
今天上午,作为文昌市骨干教师交流展示课的一份子,我在抱罗中心小学六(甲)班教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初识鲁迅”专题中的的第三篇课文《一面》。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文章篇幅较长,意义深刻,主要分两部分展开叙述,先回忆“我”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后讲述“一面”对我的影响和鼓励。因为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年代较远,加上一课时的安排有点吃紧,理解有一定难度。
一、对教材及设计的反思。
根据专题学习要求,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熟练读写生字词的基础上,本课教学继续引导学生了解人物刻画的方法,了解鲁迅关心劳苦大众品质,关爱进步青年的优秀品质。针对这样的阅读课文,在设计时,我准备以四个问题为“支点”,放手引导学生自学课文。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抓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比较具体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虽然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要求上没有要求概括中心思想,但是对主要内容的简要叙述还是要求掌握的。毕竟,对于这样的叙事性文章,虽然小学阶段没有对六要素的分析提出要求,但是掌握这几点对提高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对今后学习中学语文还是很有帮助的。)
2、鲁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找出人物描写的相关语句品读体会。(人物描写是本课的重点,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学生找出句子应该不难,引导学生站在阿累当时的写作立场上读好六处外貌描写,并从中感悟鲁迅的“瘦”而精神,就是这环节要完成的。)
3、从鲁迅卖书,赠书予“我”这样一个受人歧视的贫困潦倒的进步青年这件事情中,你发现了鲁迅具有怎样的品质?(通过了解事情本身并关注、指导朗读卖书、赠书过程中关于人物语言、动作描写,以及对《毁灭》、《铁流》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4、“我”嘴里为什么没有蹦出“鲁迅”的名字?为什么说鲁迅是同我们一起的?(通过简介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引导学生理解“同我们一起”做什么事,帮助学生感受作者对鲁迅的尊敬和爱戴以及鲁迅和这一面对“我”的影响。)
二、对本课设计的落实情况的反思。
一句话,课堂效果不甚理想,朗读贯穿课堂的预期没能实现。
首先,课堂伊始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让大家畅谈对鲁迅的印象时,竟然没有一个同学愿意说,应该说经过前面几课书的学习,孩子们多少应该能说的,也许是我的亲和力不够吧。
在完成第1个问题时,孩子们很难把见面以及卖书、赠书这件事说出来。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概括能力,也许是孩子们阅读不充分,也可能是我在引导的时候缺乏技巧,总之,说出这件事,这么简单的一环我们花费了将近10分钟,效果还不是很好。
第2个问题的落实更是困难重重,要求找出外貌描写的相关语句时,很多同学没有主动举手汇报,因为对学生不熟悉,我在课堂走动时,也没能及时发现找对的同学,经过反复引导和帮忙,才找齐语句,这一环节花费了将近20分钟,虽说这是一个重点,但在找句子环节花费这么多时间是不合常理的。把对比、朗读指导和理解感悟“瘦”的时间给挤掉了,显得很匆忙,走过场的感觉。
至于第3个问题,因为时间紧迫,我只能范读对话描写部分,并简要介绍《毁灭》、《铁流》这两本描写苏联内战的小说,希望通过介绍,帮助孩子们了解在当时,也就是1935年前后,咱们内战频繁,反围剿失败这样的事实,了解鲁迅关爱劳苦大众、关心青年成长和进步的品质。
第4个问题的设计,应该说,对于小学生而言不是个重点,我只想点到为止,本来准备指导最后几个自然段的朗读,通过朗读理解人物,而且,文本最后几个语段语言生动,感情充沛,本身就是较好的朗读素材。可惜没来得及完成。在最后,我补充了《一面》原文的最后几句话:“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放肆的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放肆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也是无法计算的;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希望通过这样的补充,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总的来说,课堂很不理想。原因很多,师生陌生,磨合程度不够,配合不佳,孩子们不愿意主动参与学习;考虑到原班教师已经教授过,我的设计时没有考虑“梯度”,直接切入;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我觉得是本人没有做好充分的应变准备,没能适时设计合理的问题“牵线搭桥”,给孩子们一个平台,才导致课堂一度停滞不前,陷于被动。在这样无法磨合的情况下,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从教师角度尽可能恶补相关丰富的资料,从另一层面上,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异地上课,对教师是一大考验!
三、对本人日常教学的反思。
这次异地授课,是我极少的公开课之一,因为平时很少参与公开课,没有时间和内容上限制自己的习惯,所以我的课堂始终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还自己美其名曰:“家常”。想想真是汗颜!
就像今天这堂课,要是在自己的班级,我就会临时把教学目标改为:1、引导学生说清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引导学生寻找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并通过体会阿累写作本文时的心情指导学生朗读句子,再引导学生感悟先生的“瘦”。其他的目标下节课再继续,照样可以顺利下课。但是在异地,我总不能完成一半教学任务就下课走人吧,按我们平时的习惯,就是拖也得拖完。
今天的经历给我重重敲了一次警钟:在以后的教学中,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必须即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做到课课落实。另外,结合自己平时的备课习惯,我认为,很多时候,自己常常把农村孩子阅读能力低作为理由而擅自把很多应该一课时完成的阅读课文花二课时完成也是不全明智的。我们必须在问题的设计和方法的引导上提高自身的要求,从而提高阅读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增加课时,更多时候是在增加教师讲的成分,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无益。当然,难度过大,篇幅过长的课文另当别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