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4 14:52:24
|
只看该作者
试点进展不顺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主要包括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养老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其中,由人社部牵头负责的是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和养老保险三方面的改革。
对于如何推进改革,今年人社部确定的任务目标是,人事制度改革是要在年内实现公开招聘“全覆盖”,收入分配改革是争取在年内“基本完成”绩效工资改革,而对于养老保险改革,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今年两会期间的政协记者会上解释为,“会在适当的时候向全国铺开”。
相比对公开招聘和绩效工资改革的乐观预期,人社部对养老金改革明显持极为审慎的态度,业内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这与之前人社部在推进在5个试点省市实施养老保险改革进展不顺利有关,进一步分析,则涉及到解决长期以来积存的养老金“双轨制”难题。
2008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决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人社部于2009年1月公布《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其中提出的“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按照企业模式计发”引发轩然大波。当年全国两会上,有约120名政协委员提出议案,要求暂缓实施人社部提出的这一改革。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初始就遭遇阻力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实行的是养老金退休“双轨制”,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社保费用,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则由国家财政统一承担,这使得两者之间的差距可达3倍之多。如果改革仅对事业单位“开刀”,让其养老保险向企业“靠拢”,那么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势必大幅缩水。
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等专家看来,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并不该仅仅是向企业养老保险模式对接,而是应与公务员群体、企业职工养老机制三种类型改革形成联动、对接。在对事业单位实行改革的同时,《社会保险法》等对公务员体系的养老保险改革语焉不详,这正是山西等5个试点省市多年来难以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今年4月16日中央正式发布《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之后,中央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政策进一步明朗,特别是“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逐步建立“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统筹考虑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水平”,给人社部制定相关政策指明了方向。
|
|